
【一】
坚持的源动力在于渴求成长的那份决心。
然而,“成长”二字的意义,可深讲可浅解,每个人对其都有不一样的见解,总的看来是一种长时间的积累,换句话说就是短时间很难显现效果。
就算有对的方向、有明确的目标,可若不会把目标分散为若干个小目标,不会把通向目标的这一条路划分出几个重要的进步节点,只知道一味的盲目的坚持。
这样进步成长的进度太模糊,虽然,按理论来讲只要你每天坚持执行,每天就会更进一步离目标也就更近一分,可这只是理论!
若我们在坚持的过程中看不到实质的进步成长效果,那么几个月后,后续的坚持源动力就会减弱,心理上逐渐就会显露出疲乏。
对于这种不妙的感觉,我这段时间已然察觉!
【二】
昨晚到了十一点还精神充足的无一丝疲倦之意,不禁捧起阅读器找到这几天还没看完的一本《思维导图笔记整理术》看了起来,书中最后一章作者讲述自己对学生考试的一些见解和备考的学习方法。
其中一小节讲述考生如何高效复习的方法,让我感到了久违的如醍醐灌顶般的领悟,一下子明白了很多。
【三】
现在我是比较喜欢看书的,可慢慢看的书多了就容易忘记,虽然后来我每看完一本书就会写读书笔记,这样过段时间忘记了看看笔记书中的内容就都记起来了。
可是慢慢的我发现若不看笔记只看书名就难以回忆起内容,再加上现在每天快节奏的生活,几乎很少再回头去看笔记,看过的书量也在逐渐增加,因为很少翻笔记,致使连笔记都越来越懒得写了!
这样看过书的内容过段时间就很容易忘记,因为记不住所以逐渐就产生了看书也记不住的念头。
慢慢的感觉自己有点逃避看书的想法,看书速度也慢了不少。
【四】
经过昨晚与知识偶遇引起的感悟,我深思后发现,致使如此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心里感觉社会发展太快,心中的求知欲太强,一心想用最短的时间可以产生最好的效果,再加上没有设置短期目标与计划,使看书进步成长的幅度效果如每天往湖中投掷的石头一般,后续效果不可见,这样潜意识就会判定为没有效果,虽然心中坚信每天坚持一定有进步,但还是难以完全消去潜意识所带来的负面干扰。
所以,思索若想使好不容易培养的看书兴趣能继续坚持下去,那就必须要制定出使每天看书所带来的进步有可见性的计划。
以我的阅读器来算,我之前计过时知道自己一小时能看180页左右,每天计划抽出三个小时看书,若看一本为1600页的书,那3天就可以看完。
这样就制定四天看完这本书的计划,前三天看完,第四天回顾并写出读书笔记或画出思维导图。
这样制定计划,不仅看书进度成竹在胸每天的进步也一目了然。
一个月下来还能看七八本左右的书,不仅能更好的掌握书中知识,有了然于胸的计划心中也不会慌了。
【五】
换个思维方向这个方法用在大部分坚持上都很有效。
培养兴趣一味盲目的坚持是不正确的,找到科学的方法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避免事倍功半。
致使坚持可以达到最好效果的方法,就是让每天的进步幅度可以看的见。
看得见大脑才会完全相信你的坚持有效果,才能消除潜意识带来的负面干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