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精品美文集萃简宝贝散文
从黛玉葬花宝钗扑蝶联想一二

从黛玉葬花宝钗扑蝶联想一二

作者: 2dfbb611f679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19:35 被阅读81次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个问题:请从林黛玉葬花和薛宝钗扑蝴蝶分析二人的性格差异。

仅从一个行为就判断主角二人的差异,这个问法相当有趣。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问题虽一直萦绕无心,却没能看到让我怦然心动的回答。

刘再复在《罪与文学》中把林黛玉和薛宝钗做了道儒的划分。认为林黛玉代表道家无为去伪的传统文化,薛宝钗代表了儒家入世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他说贾宝玉选择薛宝钗还是林黛玉是一种文化无意识下的两难,虽然贾宝玉自己倾心于林黛玉,即道教文化,但薛宝钗代表的几千年儒教正统思想的控制,贾宝玉是没有办法轻易抽离的,所以贾宝玉的两难其实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正是因为没有对错之分,所以《红楼梦》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悲剧,而不是说教。

我认同这个观念,所以在看到有人说宝钗扑蝶代表了她是个心机girl的说法嗤之以鼻,因为以对错来看红楼梦,着实肤浅。

自此从儒道文化去分析宝钗黛玉,便成了一种有趣的视角。

Lxb在批评李泽厚的书中提到,李泽厚积淀的说法来包装丑陋的落后的古代传统文化,然后儒化马克思主义,他说李泽厚写的绝不是马克思,而是死灰复燃了的孔子。

李泽厚书中一再赞扬的孔子所代表的天人合一的积极乐感文化,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和谐统一中,消除掉现实生活的冲突矛盾,臣服于天,臣服于天子。

这种对现存世界意识形态,现存世界秩序没有怀疑,只有认同的思想在本雅明看来就叫做有韵。

本雅明把艺术分为有韵和无韵之分。

有韵的艺术是一种古典的审美,讲究结构和秩序,是对世界秩序的存在的确认和认同。

而无韵的艺术代表着一种破坏,一种对现存世界秩序的怀疑。

重新回过头来看黛玉葬花和宝钗扑蝶,其实代表的正是这两种思想。

宝钗扑蝴蝶,在花朝节这天,一种轻松愉悦的女儿心思,在她的内心是对这个世界秩序的认同,对这个世界的美好的确认,在三春过后诸芳尽之前,在还没有被这个世界所摧毁之前,她爱这尘世,积极乐观的做着其中顺从的一员,同时还说服着像贾宝玉这样的异类,能够回归正统思想之中。

而林黛玉则不一样,她把花葬在泥土里,不愿意花像诗词中写的那样随流水而去,并为这花的离去悲痛不已。对林黛玉而言,她的小心思里充满了叛逆,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抗争,她更要破坏那天所谓的天命,所谓的金玉良缘。

而最让人感动是,在这份抗争争取的背后,还站着一个傻子——贾宝玉,在和她一起偷偷的哭泣。

他们的内心其实一直结伴同行,只是奈何这世界。

相关文章

  • 从黛玉葬花宝钗扑蝶联想一二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个问题:请从林黛玉葬花和薛宝钗扑蝴蝶分析二人的性格差异。 仅从一个行为就判断主角二人的差异,这...

  • 七绝二首(黛钗)

    一 宝钗扑蝶 曲水回廊细柳桥。东风妩媚海棠娇。 美人信步追蝴蝶,纨扇扑飞折玉腰。 二 黛玉葬花 花事渐残香...

  • 读书摘记

    曾经读到的有趣的成语或典故。 记录如下: 1. 红楼梦四大美图: 宝钗扑蝶; 黛玉葬花; 湘云醉...

  • 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撕扇小见

    有问:“宝钗可以撕扇吗?黛玉可能扑蝶吗?晴雯是否葬花?” 黛玉是个缺少安全感的人,从小父母双亡,又无不亲兄弟,姊妹...

  • 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探春的苦恼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即是写两大行为艺术:“宝钗扑蝶”与“黛玉葬花”。作者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把黛...

  • 【细说红楼】一对双生花

    若说起红楼最经典画面,除了宝黛读西厢,就是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了。 在人们眼中,宝钗是一个举止端庄的大家闺秀,外表冷...

  • 红楼梦话/ 湘云之“憨” 湘云之“真”

    红楼十二钗各有代表画面,但若是能与宝钗扑蝶、黛玉葬花相媲美的,只心许“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了。 果见湘云卧于...

  • 《红楼梦》中情侣之(二)贾蔷、龄官

    【文|霖霆】 看过《红楼梦》的人应该都对“龄官划蔷”这一处记忆深刻,它堪与“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晴雯撕扇”...

  •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与黛玉葬花

    红楼梦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片段,本回居然出现了两个:宝钗扑蝶与黛玉葬花。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先简...

  • 史湘云醉眠芍药裀源于唐诗

    一、“史湘云醉眠芍药裀”唯美意境的创造 《红楼梦》中呈现的美丽场景并不少,像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塑造了类型各异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黛玉葬花宝钗扑蝶联想一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gk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