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由于长期在外漂泊,我一年回家一两次,对老家的人和事都有些记忆模糊。
今年过年在家待得有点久,偶尔出门碰到昔日熟络亲近的长辈,居然叫不上称呼了,略显得有些尴尬。
一天和妈妈晚饭后散步,听见临街一家小院里小孩子的嬉戏声,分外清脆稚嫩。
我低声呢喃道:“妈,这是谁家啊?我记得他儿子健健天生残疾,难道他们夫妻又生了一个孩子?”
“难能呢,那是你岩生叔家的孙子”,我妈轻声道,“大概有两岁了吧,特别健康活泼的一个小男孩”。
“孙子”,我有点疑惑。
这时,他家半开半掩的一扇铁门被一只胖乎乎的小手缓缓推开,眼前跳出来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两只胳膊高高举起一上一下地摆动着,小碎步踉跄地向前跑,像个晃晃悠悠的不倒翁,明媚清澈的双眸怯生生地望向我们,笑意盈盈。
这般模样,倒是和岩生婶家的儿子健健有些许神似。
岩生婶也紧随其后,生怕小家伙有半点闪失,总在自己的半米视线内,一边满眼宠溺地看护着她孙子,一边也不忘和我们满脸笑意的打招呼。
这久违的笑容,似乎在我二十几年的记忆里很少见。作为一个年仅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她承受了太多生活的苦难和艰辛。
02
说起她家健健,这是一个悲伤又掺杂着些许希望的故事。
健健和我年纪相仿,是我未上学前的玩伴,也是常被同龄的邻居小孩欺负的对象。
他一出生,就被诊断患有血友病。这种病,只传男不传女。患这种病的人,缺乏凝血因子,身体某个部位一旦流血,没有医护包扎是很难止住的。医生也告诉他们夫妇,小孩活不过18岁,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作为他们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年轻的他们没有选择丢弃健健,而是精心呵护着他一天天长大。印象中的健健,身体十分羸弱,头发稀疏,脸色蜡黄,右脚踮起脚跟才能一瘸一拐地走路。身上总有一些淤血和斑点,不小心磕着碰着,就会血流不止。
同龄的小孩也总爱欺负他,有些调皮的小孩故意把他推倒,看着他血流不止,蜷缩在地上大哭的狼狈样子哈哈大笑。岩生婶则会以飞快的速度用早有准备的纱布紧紧捂住伤口,抱起瘦小无助的健健赶往乡医院。
如此三番五次后,父母再也不敢让健健和同龄的小朋友玩。快到上学年纪,他也吵着嚷着去上学,学前班,他好像只去了两天,老师以小孩生活不能自理劝退了。从此他的生活圈被圈定在自家四五十平方米的院子里。
上下学路上,经过他家门口,经常会看到他孤零零地坐在在自己门口的石凳上,时常看到他的膝盖肿的很高,或者一只胳膊缠着绷带。他眼巴巴地望着一路嬉戏打闹上学放学路上的我们,眼神里带着难以形容的羡慕和渴望。
不过有一个令他开心热闹的事——基督教徒聚会。岩生婶不知何时成为基督信徒的,她家院子临街,屋子宽敞,她也热情好客,成为附近村信徒的聚集场所。
每逢周六日晚上,她家里总会聚集很多基督信徒。伴着悠扬的音乐,虔诚的村民在这里礼拜、讲耶稣故事、唱圣经歌曲,在大街上总能听到屋里传来阵阵整齐嘹亮的合唱。坐在一旁的健健也学着大人的模样礼拜,听讲经,唱圣歌。这群虔诚的信徒,是健健的大朋友们,总会给他带来一些小零食、小玩具。
记得小时候,我也去过了两三次,只是凑个热闹,讨个糖果吃。屋子里黑压压的坐满了人,大家微眯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每个人的心灵像刚被洗礼了一般澄澈明净。记得岩生婶还送我一本圣经小册子,她像一位得道的大师,耐心地给我讲解亚当夏娃的故事,还讲了做人要向善,我们的所作所为上帝都会看到之类的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了中学、大学,就很少和健健和他家人接触。他大概十岁左右,他的妹妹楠楠出生了,是个健康可爱的小女孩,他也多了一个玩伴,冷清的家里增添了些许生机和活力。
后来听妈妈说,健健病情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严重,身体机能出现了各种问题,时常夜里疼痛不止,折腾的全家无法安歇。不仅仅是身体外出血,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内出血的情况。每个月几千甚至上万的医疗费用。定期要输血补充凝血因子,随着年龄越大,需要量就越多。
岩生叔婶不断花钱给他进行医治,中西药物没有断过。在市医院做过好几次大型的输血手术,有两三次都是医生把他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的。
这背后付出的辛酸和苦楚,我们不得而知!靠着父母的坚持,铭铭居然奇迹地挺过了18岁这道坎。我妈妈说,这是你岩生叔婶“善良+坚持”的结果。
我偶尔过年时还会在他家门口看到他,他还是15岁左右的模样,瘦弱稚嫩,脸上苍白,双目无神,四肢纤细,可是各个关节处已经畸形,格外的粗大,毫无一个健康人的生气。而他的妹妹已长成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亭亭玉立、清秀俊丽,看起来她更像位姐姐。
后来的事情,我就不太清楚了。
03
岩生婶和我们话语间,小家伙一个机灵,转身又跑向自己院里,岩生婶也匆忙转身跟上。我和妈妈也回家了。
从我妈妈口中得知,原来三四年前,岩生叔婶为22岁的健健讨了一个媳妇,虽然姑娘智力有点问题,但是身体健康,为人实在。他们希望寂寞寡言的健健生活中有一个伴。作为父母,也算是完成了孩子结婚成家的终身大事。
过了一年光景,傻媳妇居然怀孕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孩。孩子办了满月酒的第二天夜里,健健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安详。一年前,夫妻两又给傻儿媳安排了一门婚事,让她改嫁了。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在悲伤中,我们能看到了人性微弱的光芒,父母对子女竭尽所有的爱,倾尽全力的付出;看到困顿中的生命力量,在面对人生困苦时挣扎后新的转机;看到一个家庭生命的延续和传递,小孙子是他们余生最好的礼物。
在落后的农村,家庭男子生儿育女、延续香火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但是这正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一代代家族血脉的延续,是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岩生婶家,新的生命陪伴着他们老去,他们也精心地哺育新的希望长大,也许这正是他们后半生努力生活的意义。
作者简介:苏小棠,妥妥的一枚吃货!热爱旅游,喜欢不断尝鲜的90后老阿姨。在职场摸爬滚打三年,回归初心,俯下身姿,放慢脚步,继续做着诗和远方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