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在大多数的张爱玲作品集上,都可以看到一张张爱玲的黑白照,身穿旗袍昂着头叉着腰目光看向远方,神情高傲而漠然。正像李碧华描述的:每以鹤姿仰视,冷静,自信,独立,而且毒辣。我们永远见不着她顶上朱红。
张爱玲与《色,戒》“纤手叉腰,下颌上扬,目光斜视,孤傲一世。”
王安忆道(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现在,不写张爱玲的著作,手法,生活。就简单说说其中一本在百度上不打出《色戒》就不会出现的作品。
张爱玲与《色,戒》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成为了一段传奇,不仅是因为他们二人的特殊身份,还有他们二人对待爱情的各自态度。胡兰成说“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当张爱玲在努力用一辈子去铭记他这句话时,胡兰成却流连于其他女人的怀抱间将张爱玲轻轻遗忘。武昌逼婚未果后,张爱玲带着满心的失望离开了胡兰成。在亲情的世界里千疮百孔的张爱玲,在爱情里同样伤痕累累。张爱玲说,这个世界总归是脏的,沾着人就沾着了脏。也许与她所处的环境,遇见的人儿有关吧。
看完张爱玲的《色戒》,我总是这么觉得的,她笔下的易先生就是胡兰成,而王佳芝就是她本人。只不过有些事并不是事实罢了。在张爱玲的写作生涯中,小说《色,戒》无疑是最为特殊的,它是张爱玲晚年最精彩的创作小说,也是在她作品中有举足轻重分量的小说,整整写了近30年,是张爱玲创作生涯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一篇小说。这是我百度得知的。
张爱玲和胡兰成最早知道《色,戒》是因为李安导演的《色戒》,在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心里是百感交集的。李安对后面结尾的设计也是让我落泪不止的。可能电影版的终究还是和张爱玲的小说有差距。不谈影版的大尺度,不谈小说版的细腻描写,色情的渲染在这个小说里是有存在的必要的。网评:《色戒》这部片子不仅仅是色情,更多的是利用色情渲染情节的故事。《色戒》里,王佳芝是为了革命牺牲自我去勾引汉奸易先生,在与易先生相处的过程中,慢慢的爱上了易先生,而放弃杀死易先生的一个可怜可恨的女人。
在易先生为王佳芝买了一枚硕大的鸽子蛋戒指时,她颤巍巍的戴上,眼里复杂的情感凝成一汪泪珠,滑落下脸庞。滚烫地,灼烧着她的心,她仿佛背叛了自己唯一的爱。咬牙切齿般吐出一句:“快走”!那一刻,同为女生,我竟能感到那种心痛。明知道会暴露自己,会害大家陷入绝境,王佳芝还是忍着救了易先生,在这场感情的博弈里,王佳芝输了,还输得一塌糊涂,仅是因为易先生真的想让她们一起白头到老,相伴永远。
我永远记得,看影版的那个画面,易先生签上名字要抢杀王佳芝他们一伙人时,镜头转到王佳芝,欣慰一笑而无悔意的表情,不禁让人感叹,也许是易先生给了她渴求的爱,是易先生给了她安定,是易先生给了她身为女人所需的依赖感吧。如果没有周遭的环境,情势,也许他们也不会遇到,不会爱上对方,不会成为仇敌。
易先生站在窗边,不知道在想什么,钟声一响,枪杀时间到了,他心里此时应该也在想念着王佳芝,他知道,王佳芝是真的爱他,但他,却必须让她死。可以说,王佳芝为了他,自己甘愿被枪杀,但是和王佳芝的那些伙伴呢?她已经无所顾及了吧。在男女的感情世界里,女人总是最先爱上,最先受伤的那一个,就像胡兰成和张爱玲的故事一般,结局也总是让人唏嘘。
张爱玲与《色,戒》“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一段话。话里面就能看出来,张爱玲当时是真的很喜欢很喜欢胡兰成啊,即使胡兰成身为汪伪政府的一员,身份是让人唾弃的,而张爱玲才不管这些,在她心里,她喜欢他,欣赏他。可后来呢?他的滥情,她的等待,最终还是被磨出了失望。
自古男子多情也滥情,应了“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那些年的上海,那些年的爱玲都在中国的历史上不可或缺,她们都是一个缩影,一如上海之于中国,一如爱玲之于文坛,同样那么璀璨。
张爱玲对文坛的贡献,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是很重要的一个旗帜,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和女性文学的新天地。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家中寓所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享年75岁。
余秋雨:“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颗敏感的灵魂,一种精致的生态,风韵永存。我并不了解她,但敢于断定,这些天她的灵魂漂浮太空的时候,第一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应该抬起头来,迎送她。”
一个女人,一个有才华的女人,生活在那个年代,所遇见的,看到的,写下的,多多少少都会有她自己的影子。《色戒》是我看的最深刻的小说之一,也许有人觉得这个著作有太多色情描写,也许有人觉得这个著作本身就不应该拍成电影,也许有人觉得写这些并没有什么意义。嗯,我只管我喜欢的,我只管我爱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