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
2018年的新年计划就是搞定2017年那些原定于2016年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2015年时要完成2014年计划的承诺……
扎铁了,老心。。。
我曾经也是这句话戳中的一份子,而且我以为将会永远时其中一份子。
直到我遇见了它: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092/88114b4ffcb5e7fb.jpg)
我第一次把这本书带到拆书帮的时候,一位小姐姐跟我说,她并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她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只管去做。
就好像天大的事,只要去做都可以解决一样。
谁说不是呢。
说到这本书的作者邹鑫,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只要提到他的第一本著作,你就算没有看过,也一定有所耳闻——
《小强升职记》
关于邹鑫和《小强升职记》,秋叶大叔曾这样评价:
要知道,《小强升职记》已经卖了快十年,依然畅销,他的书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我们今天这些大热大卖的课程,不要说十年,就是今年,能不能持续销售,都不好说。
一本著作,畅销十年,实属不易。
秋叶大叔说邹鑫是“温和地坚持”的人。
他从来不会火急火燎的去赶任何一个热点;也不会大张旗鼓地去推销自己的产品。
他的坚持和努力都是不动声色的。
记得新书刚出来的时候,拆书帮的小伙伴们都在群里为他打call,他出现,默默地说了一句“谢谢”,我这才知道原来他一直都在群里,但是却从没为自己的新书也好、签售会也好,说过一句宣传。
嗯,因为好作品自己会说话。
《小强升职记》教大家时间管理;《只管去做》教大家目标管理。
看过《小强升职记》的人,应该对邹鑫的写作风格非常了解了。
《只管去做》依然采用职场“路人甲”小强和“人生赢家”上司老付对话的形式,用最轻松、最易懂、最有代入感的方式帮助大家进行目标管理。
全书共有6大板块,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运用,将这6大板块整理合并成了四部分,并用“读书手帐”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一部分 写给五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
顾名思义,这一部分就是要实打实的给自己写一封信。
这里需要注意三点:
1. 用走心的五感写作法,不要列干条条;
2. 不能只写感受;
3. 把这封信当作一个重要的仪式。
想一想你五年后将会是什么样子?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
当你真的打从心里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当你看到未来的自己朝你款款走来的时候,你真的会被自己感动。
而当你写完这封信后,你也就知道了自己的愿景到底是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092/c41fc8116ed6d364.jpg)
第二部分 九宫格+SMART原则
九宫格的意义在于“平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092/5b2a8c90b6bb3348.png)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这一生中所扮演的各种不同角色,都决定了我们不应该只以一种模式活在这世上。
不应该为了工作而忽略家庭;
不应该为了娱乐而忽略成长;
不应该为了事业而忽略健康……
可以有侧重点,但不应该因为只关注其中某一点而忽略了另一点。
这样对我们生命中的其他人而言不公平,
对我们自己而言不公平。
也许这个九宫格对你而言非常好写,因为我们总有那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想要去实现。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我们“九宫格”里的内容是切实可行的呢?
这时候就要放大招了——
SMART原则。
是不是很耳熟?
没错,《小强升职记》也提到过。
SMART原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但凡是设定的目标都可以用它来检验。
用SMART原则过滤一遍的目标就会变的非常清晰可行了。
第三部分 项目管理计划法
目标已经有了,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当然是分解目标了。
一个个年度目标放在那里,看起来非常令人头痛。可是当它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后,一个亿说不定也可以拥有哦。
项目管理计划法包括甘特图、待办清单等方式。
甘特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来,我们的年度计划在每个月分别进行到了哪个程度。
待办事项则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知道,要做的事情还有哪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092/742e814a8133a6d3.jpg)
第四部分 习惯养成法
关于习惯养成的书籍真的非常多,《小强升职记》之前也讲过。
但是在这本《只管去做》里,邹鑫又给我们带来了两个新“玩意儿”。
一个叫“习惯打卡”,
一个叫“习惯培养卡片”。
“习惯打卡”就是我们平时的“每日打卡”。不同的是,这本书中专门提到,我们要接受自己每天打卡曲线的变化,甚至还可以给自己准备“三条命”,给自己的“偷懒”的机会。
当你能接受自己并不是圣人,打卡也可以偷懒时,你的习惯养成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那么另一半呢?
就是我们提到的“习惯培养卡片”。
习惯培养卡片其实是一个模板,是对我们本身的一种激励,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这个模板填写好,然后放在钱包里,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因为这个模板中还给出了当自己想要放弃时的解决方案,所以可以说是非常实用了。
想象一下,在今年年底的时候,你手上拿着一沓已经完成的、有着自己签名的习惯培养卡片,这种成就感一定不亚于升职加薪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092/f1dc38678d8bb0d5.jpg)
以上就是我关于《只管去做》这本书的全部理解。
目标是可以有的,一个亿也是可以实现的,
重点是你打算怎样去做。
“有的人25岁就死了,一直到75岁才埋。”
这句话很残忍,却也很现实。
我不想死在25岁,
我甚至还想在75岁的时候,活得像25岁一样漂亮,
怎么办呢?
只管去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