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莫言

作者: 绰号图图 | 来源:发表于2017-08-12 17:54 被阅读0次

《丰乳肥臀》是我读莫言写的第一部小说,拿起书就被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客观描叙吸引了,一口气看了200多页。晚上睡觉,书中描写的细节像成群结队的幽灵一样,一个个的钻进梦里,以至于后来连续好几天都沉浸到书中纷乱复杂的情感之中,像第一次恋爱一样,刻骨铭心!

以前,喜欢路遥,一位用生命创作的伟大作家。他写的小说三观极正,表现手法传统规矩,典型的文学范文。如,《平凡的世界》开篇第一段:“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从时间、空间、地点到人物,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像望远镜一样,把场景一点的放大放仔细,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莫言,却争锋相对。他写的书三观模糊,没有政治,没有文明,只有人性,是赤裸裸的人性。文章中从不过多的描述人物内心,只用客观的事物和环境来烘托,丰富的想象力,像刀子一样,一刀一刀准确无误地刻画着时间和空间的每一个细节;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像豆子一样,一颗颗活灵活现的蹦出来,构成一幅直观而又惊叹的画卷,不知不觉的把你拉进了场景,成为其并行空间的旁观者。

渐渐的喜欢上莫言的风格,对事物观察入微,对故事了如指掌,但描述起来却始终客观、全面,不带个人观念、不下定义结论,没有对,也没有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我想,这应该正是一位作家的功底深厚之处,也是我们写文章所欠缺的。比如描述一个故事,还没描述清楚就急忙下结论;突出一段场景,容易形容的过多烘托的过少;发挥想象力的时候,容易偏离主题显得零散,而不能突出中心让人意犹未尽。写出来的文章就像一块木头,让读者一看就是块木头,缺乏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味道。如果一部小说被读者解读出N多种思想,那么这部作品才能称之为文学,不然只能叫科学。我想这也是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因素吧。

相关文章

  • 初读莫言

    《丰乳肥臀》是我读莫言写的第一部小说,拿起书就被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客观描叙吸引了,一口气看了200多页。晚上睡觉,书...

  • “丰乳肥臀”之读后感

    2022年11月9日读完莫言先生的“丰乳肥臀”,忍不住理了理这些年读过、听过的莫言先生的书。 初读莫言...

  • 《蛙》:这是一个时代的插曲,也是历史长河的沉淀……它让人无法痛恨

    初读莫言的《蛙》,揪心不已。再读,痛心不已。 过了好久好久,才得以缓和。 莫言老师的文字太有魔性,思维也极具张力。...

  • 满盘皆荤檀香刑

    初读檀香刑的时候是抱着拜读的态度去的。高中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令莫言名声大起,坐在我前面的男生还因看莫言的《...

  • 初读《檀香刑》

    1、抽五天上班空闲的时间,把莫言的《檀香刑》读完。这是我第一次读莫言的书,初读的时候,翻着前面的几页,有种不太习惯...

  • 初读莫言的小说《蛙》

    黄昏时分,云淡风轻。西边看不到晚霞,只有一些灰色的云层,分布在天边。晚饭后,如同往日,我怡然自得地斜靠公园长椅上,...

  • 读莫言《读鲁迅杂感》有感

    读莫言《读鲁迅杂感》有感 韩同常 我看莫言此文意在颠覆鲁迅和...

  • 读莫言

    翻看莫言《晚熟的人》,思绪飘回了十年前。 大概是2012年,莫言获得诺奖后,花了很长时间阅读了莫言的《生死疲劳》《...

  • 读《晚熟的人》

    读《晚熟的人》 读莫言的《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小说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 01 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

  • 我读莫言

    我读莫言,莫言是个异数。 莫言是个为数不多的存在。 莫言出身贫寒。贫寒是最易成名作家的前题。关键主要在于多奇思。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读莫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uj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