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六期课题研修侧记
参与者:吴晓妮、刘沛方、明佳丽、王霞、高丹、南亚琼、苏帅铬(语文)
冯淑娜、朱美娟、赵敏、董瑞云、(数学)
苏肖茹、宁甲婷、南彦琴、王婧(英语)
经过上次课题组成员的碰头商议后,为了促进研讨的实效性,大家举手表决通过“一周一人一课一分享”的研讨形式,整改后的第一次活动由明佳丽老师针对部编版三下第四单元《小虾》这节略读课的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落地,和大家作以文本解读、备课思路以及课堂展示、议课评课的一个整体闭环的分享。
文本解读及备课思路:
《小虾》是一篇略读课文,它在本单元承载着单元阅读要素习得效果的检测与运用的任务。
纵轴分析: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花钟》、《蜜蜂》、《小虾》三篇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落地到每一课时,《花钟》一课通过观察,发现植物不同的开花时间,其中渗透的写作指导——如何用不同的方式生动表达同一种状态;在语文要素落地的角度来看,《花钟》是一篇重中之重的文章,第一自然段承接上一个单元“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个语文要素,再进入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将能概括本段大意的句子放在了段中的第二句话里。本文的第二自然段则需根据“为什么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这样的问句提示,从本段中找出两个原因,并将两者整合、提炼为一句话,来概括本段大意。因此,《花钟》一课要用心、精细去上,这节课学好了,那么学生在《小虾》中的实践与运用就顺理成章了。
《蜜蜂》这课则是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蜜蜂辨认方向的本领。其中,实验过程通过图表的方式,训练学生提炼改写关键语句的能力。除此之外,本篇课文还有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教学生学习如何将实验过程写清楚的方法,这更多指向的是习作要素的落地。
《小虾》则是通过观察,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并在读文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本单元习得的“借助关键语句概况一段话大意”的方法。
横轴分析:关于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地,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一个逐步递升的思维训练形态。之后的高段学习中还会进一步强化。具体体现为:一年级——找出明显信息;根据课文明显信息,作简单判断;二年级——整合信息,作出判断;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三上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下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三下第四单元(本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况一段话的大意;三下第七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三下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通过梳理不难发现,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从关注“明显信息”开始,就已经走向了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路上。本单元,是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都是为了最终达成课标中关于中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阅读要求的。
针对横轴、纵轴的综合分析,再结合《小虾》一课的课前导语,最终确定了本课一课时的课时目标:1.通过读文,了解了小虾的哪些生活习性呢? 2.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紧紧围绕“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这个关键语句写了小虾的各种有趣的姿态。3.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其中,第一个目标就融合到课中的师生交流与对话中完成,并不做显像的呈现。
然后,目标转化为三次学习活动:
1.大声读课文,关注注音的字词,做到正确(字音准确)、流利(断句合理)、有感情(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
2.默读课文,用“~~~”画出自己认为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并用“∆”标出语句中的关键词,再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我仿佛听到了……看到了……感觉到了……) ;
3.再读课文,借助其中的关键语句,试着概括出各段的段落大意。(任选一段)
教师课堂学习活动生成体系表
议评环节:
大家对《教师课堂学习活动生成体系表》中“评价标准”一栏,提出了异议。其实,明同学作为分享人,她非常清楚自己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是很清晰的评价标准,也没有可实际操作的细则,但是这个评价标准的设置,是紧扣课上的三个大的学习任务而设定的,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设定的,基于这样的思考之上,才形成了这样的评价标准。但如何进行每一节课的评价标准,还是有待老师们更进一步地研讨和厘析的。
课堂展示:
议课评课:
大家基于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认为三个学习活动,在因时间紧张,孩子陌生进课的情况下,完成度还是不错的。吴同学认为第三个学习活动略有“拔高”,有些段落的大意,并没有特别明确,其中的关键语句也不够鲜明,会给学生造成特意的困扰。每一项训练都应该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稳步前行。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研修之路,我们继续前行……
下期预告:
时间:2021年4月13日
地点:录播室1
内容:基于案例,浅谈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落地
汇报人:苏肖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