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明明只是想去买外套,却在店员的推销下,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买了一整套衣服。
我们明明只是想去买肥皂,却看到超市许多物品打折,买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无论是需要的还是不需要的,看到降价就会往购物车里扔。
明明只是打算买一本书,却看到书城搞满减活动,为了凑单,买了许多不感兴趣的书。
你明明不喜欢某个人,却对他提出的要求无法拒绝。
为什么我们经常买一些用不到的东西,做一些自己内心并不想做的事呢?因为我们被难以察觉的影响力武器摆布了,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悄无声息的指引着我们掉入一个又一个坑。
什么是影响力
影响力是用一种以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
我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构成了经验习得心理原则或范式,并利用它们去解决相似的事情,以节省时间、精力和能力。
影响力还表现为一种说服行为,被说服者总能按照说服者的意愿发生相应的行为。就像我们逛商店随便看某一件商品时,店员就会详细的为你介绍它的性能,以及它能为你带来哪些好处,我们就会心甘情愿的把实际上并不需要的商品买回家。看,我们是多么容易又多么频繁地成为影响过程的受害者。
影响力这把武器能激活我们大脑中近乎机械化的过程,思维定势与自动行为模式。如果我们掌握了触发这些自动响应技能,就能从中获利。如果商家借用这些自动影响力武器就能让顾客乖乖就范,任其摆布。
影响力招数
第一招:互惠原理
互惠方法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先给予他人恩惠,再索求回报;第二种方法是,相互让步,率先让步,从而让对方觉得有义务回报让步!
第一种方法: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给予的好处时,如果不进行回报的话,就会被认为是自私、忘恩负义。所以别人给予我们好处时,我们就会产生亏欠感。
当我们请朋友帮忙后,一定会有所表示,也许是一顿饭,也许是帮朋友另一个忙,总之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回报,来缓解亏欠感。
亏欠感让人很不舒服,沉重地压在我们身上,时不时在大脑显现,增添了我们的烦恼,所以要轻快消除。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化妆品柜台推出帮顾客免费做护理,教顾客画彩妆等来吸引顾客,如果顾客在体验后不买东西会不好意思,觉得有亏欠感,所以她们就会通过购买化妆品来消除亏欠感。
超市免费试吃也是如此,人们在试吃完后,不买会觉得说不过去,产生亏欠感,便产生了购买行为。
第二种方法:互惠式让步,就是拒绝——后撤术,也叫留面子法,先提出大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再提出稍小的要求,而这个稍小的要求才是真正的目标。拒绝——后撤技巧之所以管用,主要是用了知觉对比原理。
就像我们买东西讨价还价,说老板给便宜20块钱吧,老板说不赚钱还赔本,怎么着也得够成本钱和饭钱,最低便宜10块钱,一人退一步,再也不能少了。听了这话,我们喜滋滋的付了钱,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其实被老板算计了都不知道。后来在遇到相同的产品时,才发现它原本就值这个价,甚至还有比它更便宜的,心理懊悔不已。
互惠原理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是朋友之间的互惠可以增加友情,但如果被不良商家利用则可能掉入圈套。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判断、界定顺从伎俩,看看最初的恩惠是否出于善意。
如果我们赞同别人的提议,那就接受它;如果发现提议另有所图,那就置之不理。互惠原理只说要以善意回报善意,可没说要以善意回报诡计。
第二招:承诺和一致原理
作者说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
我们大家都知道,言行一致、诚信的人会受到尊重;言行不一的人会遭人疏离,甚至被认为有病。
所以顺从专家就会利用承诺策略来诱使我们做出表态,通过我们内心保持一致的压力逼我们顺从。
书面声明法:书面声明由参与者自愿写出,且会公之于众,由大家来监督,为了不被大家认为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不得不遵守承诺。另外书面声明承诺比口头承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也更为珍惜奋斗得来的东西。
抛低球法:先给人一个甜头,诱使人作出有利的购买决定,而后等决定做好了,交易却还没有最终拍板,卖方再巧妙地取消最初的甜头!但是买方仍然坚持最初的购买承诺,并且找到更多新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购买决定!
虽然保持言行一致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甚至当它只是一种机械式反应时,也可以为我们减少很多麻烦。但是机械的保持一致有危险,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它来牟利。
我们需避免愚蠢的死脑筋,即使是对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请求,我们也要保持警惕。答应这种请求,不仅会使我们更容易答应相似的、更大的请求,而且也会使我们更容易答应那些更大,但与之前小请求无关的请求。
第三招:社会认同原理
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正确时,我们的看法取决于其他人是怎么做的,然后再来决定自己该怎么做。我们生活中许多人都是人云亦云,抱着从众心理,害怕受到排挤,都在努力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很少关注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多元无知效应:在我们自己不确定的情况下,想通过观察他人反应来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但是我们忽视了他人也可能正在观察中寻找社会证据,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所以社会上才会出现许多旁观者。
当我们在马路上遇见被跌倒的老人时,人人都在观看围观,却没有人敢上去询问搀扶。
一是我们大家不愿做出头鸟,是因为周围有其他人可以帮助。
二是觉得情况看起来没那么紧急。所以我们并不是冷漠无情,而是无法确定事情的紧急存在,否则我们一定会伸出援手帮助,哪怕只是叫个救护车。
有样学样:我们在观察与我们相似的人的行为时,我们会随之效仿。就像电视上广告的商品,要是周围的人都在买,都在使用,我们也会随之购买。
但是并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模仿,比如一些危险的杂技表演、自杀等等,所以我们在庞杂的社会信息中保持一颗清醒而又足够理性的头脑。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当我们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时,无形中被他们的做事学习方式所感染,要多结交优秀的人。
社会认同信息并不都是正确的,对于牟利者蓄意伪造出来的,要保持警惕,甚至是主动反击;对于多元认知现象,要四处看看,与我们自己的判断进行对比。
第四招:喜好原理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答应很容易自己认识或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故在面对朋友或同事请求帮忙时,我们无法拒绝或是不好意思拒绝。销售者利用这一原理,先让顾客对他们产生好感,喜欢上他们,然后达成交易。获得喜欢的可靠因素有以下几点:
外表魅力:我们都喜欢漂亮的人,所以在面对他们的请求时,我们很容易顺从他们。长得好看的人不仅更容易获得帮助,也更容易说服别人,获得别人的信赖。所以化妆品柜台都挑选长得比较好看的人来做柜员。
相似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都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相处,如穿着、观点、兴趣、背景、生活方式等。我们在面对跟自己相似的人时,会不由自主的顺从他。
恭维称赞:我们总是喜欢别人的赞美之词,喜欢上那些擅长说好话的人。当销售员恭维奉承我们时,我们明知道是欺骗,但是脸上的笑容解释了一切,我们很享受这种被人奉承高高在上的感觉,没有人喜欢被批评。
接触合作:接触合作往往能带来更大的好感,顺从专家利用这一原理努力与他们建立为同一目标而奋斗的氛围,并成为所谓的战友,进而达到最终目的。
关联:人们通过对原始的关联过程转换到其他东西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屋及乌。
如果我们喜欢某一明星,相应的我们也会喜欢他代言的商品。所以制造商们利用关联原理把自己的产品与当前文化热潮、名人联系起来,已达到销售目的。
过度好感会让我们成为顺从的受害者,当我们打算买东西时,要明确自己喜欢的是东西,还是导购员;当我们在做出决定时要把请求者的感情与其提出的要求分开,敢于说不。
第五招:权威原理
对权威的尊敬和信任带来的压力使人们对权威盲目服从。例如面对父母、老师、上级提出的要求,我们无法说不,只能顺从。
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具有代表权威的特征,如头衔、衣着、身份标志、车辆等,来伪造成权威,以使我们盲目顺从。
为了避免盲目服从,我们要学会辨识真假权威,辨别他说的是不是真话。同时我们自己也要不断进步,不断变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真正的权威,一个人人敬仰崇拜的人。
第六招:短缺原理
当我们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变得稀有时,难免有些焦躁不安;特别是在有直接竞争的情况下,更是容易情绪激昂,容易冲动,感情用事,失去理性。所以作者说数量少的说了算。
人们都说物以稀为贵,越难得的东西越珍惜,越是普遍遍大街的东西,我们越不懂得珍惜,直到要失去时才会后悔不已。
商家利用这一原理,经常人为地制造缺货的现象来使我们入网,比如某某商品限量版、定制、内供,商品清仓大甩卖等之类的消息,其实都是噱头而已!
物品短缺会增加竞争,同时也会使我们的需求更加强烈。拍卖会就是利用短缺原理来引入竞争,来获得更大的利润。
为了避免购物头脑发热,我们必须做到一旦在顺从环境下体验到高涨的情绪,我们就可以提醒自己:说不定有人在玩弄稀缺的手法,必须谨慎行事。
影响力的力量无穷大,有利有弊,我们可以挖掘它的正面,创造未来;也可以利用它的负面,谋取利益,这取决于我们的内心。
虽然我们不能制止别人利用它,但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关键的时刻抵御那些看似光鲜却暗藏玄机的心理陷阱,发现行为的秘密,做一个理智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