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或那个人
20201006
有句俗话,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此当然有各种解读,而其中一个解读是说因果,简单的说,就是因其可恨所以才有可怜。
在一档说外卖小哥的节目,局外人也理解他们的辛苦,也有人会想,如果当初他们能再努力一些,或许可以有更体面的工作和作为,这样的解读成立吗。
实际上这样的解读不能说不对,但并不确切,这里面涉及立场和角度,而形成了不同的解读和认知。
就个体的,局部的立场和角度看,这个说法是成立的,正确的。还说外卖小哥,如果当初他不打游戏,能够再用心一些,他也可以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也就可以在写字楼里上班,也就可以成为点外卖的人了。
然而这只是一个角度,一个立场,一种情况,如果能够把视野放开一些,站在全局的立场上看,这样的说法和做法毫无意义,局部的改变不会对全局的格局和结果产生影响。
某企业工资低,待遇差,工人不满意,有的就离开了,可是企业并不着急,有走的,也还会有来的,总会有人需要这个工作。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整体和全局的意思。
从全局的角度看,基本结构是确定的,基本组成也是确定的,且基本组成与基本结构之间是相互匹配的,这种形态是无法改变的,可以变化的是匹配的形式,不可改变的是匹配的内容。
假设现在有一个由十个职位构成的微结构,其中七个坐办公室的,三个送外卖的。还有十个人形成的微组织,来匹配相应的微结构,当然需要绝对匹配。很不幸的是,你被匹配成了外卖小哥,我呢做了白领。你说这不公平,你有些懈怠了,你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这个结果。你这样说是可以的,也可以重新再来一次,然而你所知道的,别人也知道,那么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最坏的结果,你依然还是要做外卖小哥,没有变化,你必须承认现实,因为别人也在努力。
最好的结果,你做了白领,你通过你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你自己的命运,我呢,或许也不是我,可能是他,做了外卖小哥,你在那里欢喜,别人呢,承认现实,做着自己事情。
在这两种情况下,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呢,你的命运改变了,可是微结构与微组织匹配呢,七个白领和三个外卖小哥,依旧如故,不会因为你的命运的改变而发生任何的改变,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其实不过是一个伪命题,改变的只是个体的,局部的形态,无法对整体结构产生任何的影响。知识改变命运,不只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同时也会改变另外一个人的命运,只不过两个人命运的改变的方向是反的。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结果,该是值得思考的,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的,是什么呢。
记得简爱对罗切斯特的一段对白,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与美貌,这样的如果真的会成立吗。
这个人,或那个人,一定是存在在那里的,不是这个人,就一定会是那个人,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