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97398/9264991925393bf1.jpg)
喂,其实人生也没有那么多消极悲哀的事情,人都是要往前看的。物极必反不就是在说,每件事情都会有转折点吗? 事情急剧变坏和突然变好似乎就在那段时间。
被孤立的乔之刚好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于是慢慢地,她从被班级孤立,变成被全级孤立。她走在路上的时候,经常都能听到人家说,你看看她,天天跟个书呆子一样,只会捧着一本书,下课了也不上厕所,就坐在那儿做题,真是变态。她们全然忘了,变态是因为被孤立才成了变态,不是因为爱学习才成了变态。
乔之只是除了学习,没有别的消遣而已。她没有朋友,没有办法下课就一伙人窝在一起讨论最近哪个发型最流行,哪首歌最好听,哪部言情最好看,哪个男孩比较帅,以及,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上厕所?所以,她能干嘛?她也很羡慕人家可以一下课就去小卖部买零食,坐在校道的大理石桌椅上边吃边聊八卦。那些或爽朗或清脆的笑声,她是真的很羡慕的呀。
但是乔之成天沉迷学习,乔妈妈实在是看不顺眼,于是总见缝插针地劝她,周末就别学习了,跟同学出去玩会儿也挺好的。乔之没敢告诉她妈妈,她甚至连“一个”同学都没有,只是笑嘻嘻地说,大家都忙着学习,没空出来玩儿。乔妈妈一想也是,能考上这所学校的孩子非得是聪明且用功的。
综上,乔之中考考得意料之内的好,H市的好高中基本任她挑。乔爸乔妈商量着,心想这三年女儿读了个寄宿学院,终究还是太亏待她了,夫妻俩统共就这么个女儿,上了大学更见不着了,于是坚决选了一间离家近的高中。
乔之就读的高中,叫市北中。虽然听起来很像公立中学,实则是挂公家名,收高额学费的私立学校。关于学校的评价,外界也是好坏参半。好是学校升学率高,保送名额甚至令最负盛名的市一中眼红,坏是学生生活奢靡,攀比现象令人咋舌。
乔爸每天六点半就起床给乔之做早餐,然后准备送她上学。乔之倒是很乐意每天起床都能享受到爸爸做的爱心早餐,但是学校的位置跟健身房的位置正好相反,而她自己坐公交车只需要三个站的距离。于是大概过了半个月,乔之就坚持拒绝爸爸接送。乔爸一开始不同意,心想着,怎么自己这么勤快,努力地想塑造一个世界第一好爸爸的形象,女儿居然不领情?这不符合剧情发展方向!但是在乔之偷溜出门几次后,也就伤心欲绝地作罢。
乔之开始了自己搭公交车去上学的生活。因着学校里的学生非富即贵,大部分都是由私家车接送的,因此乔之很好地享受了空旷的早班公交车时光。
搭公交车到达北中站后,乔之一般不直接往回走到学校,而是穿过马路,再拐进一条小巷子里。小巷不长,两边是民国时期留下的小洋楼,贴着红色的砖,有少许的脱落。虽然格局不大,却整齐划一。每家的窗台上,都会放着几盆花树,仿似述说着过往的时光有如现在生气勃勃。
小巷是条死胡同,末端便是乔之最爱光顾的早餐店。没有喧哗的叫声,只有一对半老的夫妇忙着煮豆浆,旁边摞起的屉笼冒着烟,热乎乎的小笼包就快要蒸好。阳光的手总是不够长,撒不到地上,只给洋楼镀上金光,时光好像就是那样定格在了乔之的记忆里。
乔之的标配是一屉小笼包加一杯豆浆。吃完早餐,她才满足地朝着校门口走去,开始无趣的一天。当然,只是读教科书无趣,其他的一切都是有趣又鲜活的。就像那条沿途植满七里香和樱花树的校道,让无趣的朗读声也变得柔和起来,在记忆里轻轻作响。
时光会让很多东西褪色吧,可你却还是鲜活的,让人忍不住伸手去触碰,可惜最后扑了个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