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道她自私,却忘往日深情处。
要总结一个词来形容陆小曼,我觉得真实纯粹最适合不过。
陆小曼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同盟会会员,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职位,也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母亲吴曼华,小名梅寿,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上祖吴光悦,做过清代江西巡抚。母亲的多才多艺,对陆小曼的影响颇深,从小陆小曼活泼聪慧,喜欢绘画,十六岁便通英语法语,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却没有大家闺秀的作派,比起同样身世的林徽因,陆显得更为张扬也更为直率。便是这样的陆小曼吸引了王庚。她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即便是奉父母之命同王赓结婚,她还是广交名满京城的社会人士,她才情出众又有姣好的容貌,当然很受人欢迎。用胡适的话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陆小曼的骨子里是高傲的,她喜欢这种被众星捧月的感觉。陆小曼和王赓的婚姻也是不幸的,王赓天性好学,不喜社交,而陆天性活泼好动,又爱社交,这样的两个人难免有矛盾。王赓是喜欢陆小曼的,在他眼里陆小曼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他照顾体贴陆小曼,但他又不希望陆小曼纵情在和自己无关的世界,而陆小曼却不喜欢这个男人,觉得他寡淡无趣,这也让陆小曼生活地失意。一次,唐瑛请他们夫妇吃饭由于王赓有事不能陪陆小曼,便嘱咐小曼不要外出跳舞,小曼没听去了,刚要上车被王赓看到了,当即王赓就骂小曼说话不作数,在那种场合,陆小曼气得第二天回了娘家。就在陆小曼失意的时候,徐志摩闯进了她的世界,徐志摩跟王赓是玩地好的朋友,两个人走地近,徐志摩的热情浪漫和陆小曼的性情很相投,王赓事务繁忙时还让徐志摩陪陆小曼一块玩,不得不说这心也是大。在徐志摩的诗里,他这样写道:我的肝肠寸寸地断了,今晚再不好好地给你一封信,再不把我的心给你看,我就不配爱你,就不配受你的爱。这是徐志摩还未离婚不能与陆小曼相见时写的,字字动人。后来陆小曼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同王赓离了婚,跟徐志摩结了婚,这是一段不被人祝福的婚姻,徐志摩家里人不喜欢陆小曼的作派,陆小曼家里人觉得徐志摩这个人不靠谱,而且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女性,离婚也是不光彩的。可陆小曼偏偏喜欢徐志摩的才华,喜欢徐志摩的浪漫,喜欢他这个人。陆小曼为了爱情,什么都不在乎,公婆认张幼仪为干女儿把财产分给她一部分,陆小曼从未放在眼里,新婚遭受谴责她也不计较,甚至跟父母断绝了关系,在她眼里,徐志摩就是一切。所以,她作。一个女人在遇到爱情的时候就开始失去理性。她所作的一切,也只是证明徐志摩很爱自己。她吃完饭后当着公公婆婆的面要徐志摩抱着上楼,当着众人的面和徐志摩亲昵,也当着张幼仪的面温柔地唤“摩摩”。在那个传统的年代,公开秀恩爱从不害臊。
图片来自百度她挥金如土,吃穿用度从不计较,这些花销也让徐志摩这个文人讨生活讨地很吃力,他为了小曼和家庭,常年奔波两地,为了省钱省时间,很多时候搭乘熟人的飞机,也正是忙于奔波而疏忽了陆小曼,两个人见面不到很长时间就开始吵架。陆小曼希望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有精神上的充盈。陆小曼凡事都讲究体面,哪怕后面徐志摩去世还特意为用什么材质的棺材跟张幼仪闹别扭。一边是花销无度,一边是疲于奔命,徐志摩为了照顾陆小曼的起居,算是捉襟见肘。这在现在读来这些人和事,多少会觉得陆小曼虚伪,醉于荣华富贵。但这恰恰是她的真实和纯粹,她所做的,从来都是遵从自己内心,那份骨子里的高傲她始终丢不掉。要说多金,王赓比徐志摩有钱,在徐志摩去世后,王赓还念念不忘希望小曼能够回去,他可以照顾她饮食起居,但陆小曼拒绝了,在陆小曼穷困潦倒的时候还不忘照顾陪伴当年救济自己的翁瑞午,很够义气。
陆小曼的一度任性也造就了她两段婚姻的失败,她在追逐爱情的道路上是勇往无前的,却也是坎坷的。她视爱情为珍宝,却又不愿牺牲一点点自由,可惜这两者总有一点需要作出妥协,这才是世俗。
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后在忏悔中度过了余生,她始终没有料到自己和徐志摩的赌气会让自己和他天人永隔,这段事实也不需要揪出谁对谁错来承担这个后果。在爱情里从来都是你情我愿,她作,他便放下姿态陪她一起。
陆小曼也是在徐志摩去世后变了个人,她不再交际,整日蓬头垢面,并开始吸食鸦片。从这看来徐志摩的去世跟陆小曼的颓废有着很大的关系,世人说她只在乎自己,不顾及徐志摩,这种说法还是有失偏颇的。她想要的,不过是她的深情他能懂,外人怎么看都是无关的。
图片来自百度陆小曼的晚年算是大彻大悟,投身于绘画,不问世事。
如果要把和徐志摩有关的三个女人比做玫瑰,那么张幼仪是雨中的铿锵玫瑰,林徽因是徐心头里的白玫瑰。而陆小曼,是那朵带刺的红玫瑰,伤人却又忍人喜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