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做了饼,孙先生回来一看,赞叹到:“喂,这是买的还是做的?看上去真不错,比街上卖的还要好。我都舍不得吃了。”我笑了笑,“因为这饼是用心做的。”
说起做饭,真是一门学问。而且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饭菜里包含的温暖,爱,和期待。喜欢做饭的人,大抵都有一颗温婉的心,当看到家人吃着可口的饭菜,面露微笑,那一刻,幸福不由自主漫上心头。
《都挺好》里面的石天冬,爱好研发新菜,以做菜为乐。他把做菜做到了极致,凭借一手好饭菜,成功牵手苏明玉,并使得老蒙一家三口也汇聚于他家,在他的美食里面,找到了家的感觉。
美食是有治愈功能的。《问题餐厅》里的千佳,为了妈妈,辍学在家,每日用心为母亲做饭菜。母亲最终走出抑郁,千佳也慢慢释怀。
我们大多数人是要一日三餐的。吃不好,或者吃得不对胃,肯定会影响心情。俗话说“病从口入”,可见吃对人们来说的确相当重要。经常吃饭店,会腻味。只有那家常便饭,才是长远的。
我爷爷就是一个会做饭的人,而且还非常讲究。妈妈跟着爷爷学会了做炸油果子。而我的父亲,更是个对美食有独特品味的人。他每吃到一种美味,必会记住做法,回家后做给我们吃。记忆里父亲很严肃,我们都不亲近他,但是一说做美食,父亲瞬间就亲切感来了,他招呼我们品尝他为我们精心制作的美食,眼巴巴地看着,满意地笑着。你说,如果不是有一颗爱家人的心,能会这样用心做食物?
我继承了家庭爱做美食的传统。
不论做什么饭,我都想精益求精。从菜谱上学来的菜,我一定要有自己的做法,搞创新。就连一碗简单的清汤面,我都要注意味道。一次朋友在我家吃饭,九道菜盘盘吃光光,清汤面喝上一口,梁先生竖起大拇指,一个字: 美。 特精炼。我也非常高兴自己做的饭菜让大家吃得愉快。试想:如果一桌拙劣难吃的饭菜,聚会的人会高兴吗?那食物里面融入了东道主的热情和友爱。
家里的孩子都喜欢吃我做的饭,有一次在母亲家里给大家做饭,我把各种食材混搭在一起,用肉汤炖煮。外甥女吃得尽兴,问:这菜叫什么名字?我答曰:嗯,就叫一锅乱炖吧。孩子高兴地说:下次你来还做一锅乱炖好吗?凭着咱做饭麻溜,美味,赢得了大伙的拥戴。我不是偷懒的人,把锅碗瓢盆刷洗得干干净净,为让家人们吃得健康,吃得愉快,我总是那个在厨房里洗刷刷的人。
做饭有时候也需要有悟性。不要小看做食物的人,能做出可口美味的食物,需要有灵气,有智慧,有思想。更重要的是有爱。
每一道菜,都如一篇文章一样,是用心烹饪出来的。而这颗心,是在为吃的人,为阅读的人事先设想过的。如果能入你心,那就甚为宽慰。
爱,在美食里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