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成长励志
掬一捧心流,在不可知的忧愁中拥有此刻

掬一捧心流,在不可知的忧愁中拥有此刻

作者: 猫小湖看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7:00 被阅读0次
    在不可知的世界寻一条平静之路

    嗨,你还记得2006年席卷全球的那场积极心理学“狂风”吗?它被称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真正的幸福方法”,有人曾经把它编在歌里,有人曾经把它写在书籍中,你看,它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心流》可谓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股清流,这本书大约23.7万字,精华包括:最优体验,控制力,精神熵,意识利用率以及自洽的本质等。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早已借心流理论闻名,他是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30年前沉迷于对“心流”的研究,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他开创 “心流”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真实实验为大众读者解读出“如何进入心流状态”的方法。

    心流在被普通大众了解之前,早在超过二千五百年前是东方精神的重要技法,今日的佛家,道教,日本禅宗等修行者,长期通过心流发展他们的精神力,精气神受益颇丰;无论处于何种人生角色,在面向相同人生命题和心灵困境面前,本书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希望将这种掌握心灵意识的能力赋予每个人,2019年已经到来,在未来不可知的变化中,在人生浩瀚的焦虑中,希望你找到更多可知确定的感官乐趣。

    不过,在翻开书页之前,我想提一个问题给你:你认为心理学究竟有什么意义,能否帮助我们更好的体验人生呢?

    资讯爆炸,人际迭代,技术密集的嘈杂世界里,找到向内打开我们真正自己安心立命的清凉之景;但这也并非易事,想要控制我们自己的心灵体验,连什么是“最好的体验”都无法界定,就犹如是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一叶扁舟,就更不用说一边由身体来协调配合,一边由意识来左右注意力了!别急,本书包含“心流”相关的知识解读,也包含我们关心的应用案例。

    历史文明中,人类的生存处境和心路历程总是惊人的相似,“焦虑增长”也始终如影随行;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我们不曾获得“人生最优体验”并持续掌握内心秩序的和谐,那么我们将永久的,痛苦的,与幸福相背离。

    如果你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幸福感,那么你选对了,这本书正是为你而写。我们不妨就从 “心理学对人生意义的积极指引”这个终级命题展开,找到心理学与现实链接的真正意义。

    在遍览本书之后,我将本书精华提炼为三组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引出三个问题,来引导大家通过核心点直接触达本书的核心面:

    第一个问题,“最优体验”的定义,“最优体验”的心理学原理,检验心流体验的特质“知行合一”等等。

    第二个问题,通过“控制力和阻力”,结合不同职业背景的人获得心流的案例剖析,来解读哪些因素与 “心流”获取相关,心流获取的必要条件,以帮助你简明扼要的获得心流体验的核心技巧;先卖个关子,其实“外科医生”真是非常幸运呢,这个职业为获取“心流”提供了诸多便利。

    第三个问题,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困扰,重点解读“从内心失序到自我融洽”的步骤,以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心流”。

    最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提供了各种与生活场景与职业背景相关的“最优体验”——从自我意识到注意力,从简单的意识与思考到复杂的自我控制,无论作为听众的你从事的是何种职业,我相信想要拥有对“最优体验”的认知和回馈的渴望,是一样的真实浓烈。

    心流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要是回想我们在节庆时,阅读时,静坐时,写作时,运动时那种像“触电一样心身舒畅”的感觉,“心流”其实也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本书提醒我们的是,要持续关注这种体验的长期训练,以及状态检视和技法创新。请随我一起,进入“心流”殿堂,体验意识流打开的乐趣。

    第1个问题 最优体验是什么

    首先,大家知道“什么是最优体验?”吗?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呢?

    “最优体验”也就是“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愉悦感受。这种感受更容易在我们自己非常喜欢、任务有一定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上感受到,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写作等等。

    每一个人都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但作者首先认为幸福并不是刻意为之的人生体验,他认为真正积极的幸福感是渗透在生活中每个细节之中的感受,也因此来无影去无踪。尽管如此,事先有准备,刻意练习注意力,却可以驯化我们对“最优体验” 的灵敏度,从而真正自如享受这种身心融洽的乐趣。

    简单的美食愉悦是“最优体验”吗?作者早期研究数百位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发现热爱是产生“心流”的共同条件,但是只有在面对具复杂挑战性的艰巨任务时,才更能快速激发一个人全身心投入体力和智力的极致,才是最接近“幸福”的状态,才是“最优体验”。

    作者是怎样来验证“最优体验“理论依据的呢?他在芝加哥大学成立了研究小组。通过一种“心理体验抽样法”(简称ESM)的评估方法,帮助测试者佩戴电子呼叫器,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回收不少于8次的心情或感觉描述,进行为期一周的实验。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最优体验的准确描述都要具有类似前面所讲到的这些环境和条件。

    正是这种以科学研究为初衷的意图,使作者对“心流”本身更具有一种接受“信仰”的虔诚。尽管本书的创作基于大量的人物访谈,数据研究和案例挖掘,但作者并不希望我们把它当作“速成指南“来用。他一定希望我们有着科学实验的耐心,将”心流“注入人生的常态。

    因人而异设定人生目标,持续训练自我注意力,关注行为效果的反馈,挑战人生中的困境,以及享受感官乐趣,本书一步步淳淳善诱,真诚负责的打开关于最优体验的一切疑问。从当下的人生经验中反刍,并不断突破心理学对人生要义的精神指引,这才是作者真正想送给我们的礼物。

    了解了什么是心流,以及触发心流的条件。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掌握“最优体验“技巧呢?

    这里就要先引入“熵“的现象。“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代表的是无序的量度。熵增原理,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是说在孤立的一个系统中,体系有自发将混乱无序增大的变化趋势,因此整个系统的熵值(无序性)逐渐增大,而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能量交换。在不受外界促进力的条件下,系统总是更倾向于从有序到无序的状态发展。

    而“精神熵”指的就是我们头脑中,意识总处于无序状态的现象。反省一下,当我们不工作时,独自在家呆一天的时候,会不会觉得效率更低,无所事事。我自己就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感觉周末会过得比工作日没有成就感,也更加没有方向。

    “及时行乐”其实也是一种意识无序的自然选择,我们降伏于为之依赖的社会,组织与社会秩序,在可控的生存状态中,就更加容易创造并享受这种“假自由”,这本身也是一种对无序无力处理的表现。

    没错,“无序”既然是一种常态,我们就会常常感觉到“失控”。面对环境的制约,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有时候会不会一边惶恐落后一边试图摆脱呢?在种种烦恼和压抑中,我们如何为自己塑造有意义的快乐人生,并最大程度保留独特性体验,需要我们基于对自我的认知和判断,就真正找到从“无序”的焦虑中,回到“有序的自我融洽 ”。

    与老祖宗相比,现代人面临“危及幸福的混沌”时更加孤立无助。原因之一,释放心灵和意识的智慧全凭个体自我学习和不断尝试,无法叠加累积,也并不能从一个人传承给另一个。原因之二,自控力或意识的修行和整合,也需要相应的文化背景支撑,我们身处复杂嘈杂的社会环境中,并不一定有非常成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观认同,从人生无序到“最优体验”还只是少数人的觉醒与追求。

    在无序中探索并掌握“最优体验”究竟拿来何用呢?

    最优体验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意识到“例行公式”的反挫力和无序状态下的自控,达到“独立之意识,自由之行为”的境界。

    亲爱的朋友,只要我们仔细回想一下,我们人生真正痛苦的从来不是确定的已经得手的东西,而是那些不确定的,还未曾获得的东西,使我们怀疑自己,感到不安。对吗?学会控制大脑天然的发散和混沌,先是解决我们自身“内心失序“的精神问题,解决我们长期被折磨的失眠,过敏,免疫力下降,心情压抑等问题,这是最直接的意义。

    另外,如果能不沉溺于某一个特定环境或当下的痛苦,更大意义上也是促进社会和世界文明进程,将个人内心秩序和社会秩序有序融合创新的贡献,这当然是科学界检视“积极心理学”社会意义的重要指标。

    我们看到的,我们感觉到的,我们想到的,以及我们渴求的事物,我们都希望掌握这一切,从身体和心灵上获取更强大的力量过上更为有幸福感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挑战,与机遇。

    我们已经对“心流“的轮廓有了较为清楚的认知,那什么是“最优体验“的标志呢?

    大家知道,意识是我们感知心灵和进入“最优体验”的入口,当我们有意识的去设定人生目标,高度专注的掌控我们的行为准则时,才是正确打开“心流”的常态动作。

    当我们听懂一个人说话时,大脑每秒钟要处理40比特资讯。假如同时与三个人交谈,我们大脑的意识就会变得极其有限,反应会变慢,精力会分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注意力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有序,也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失控。

    遵循自我意识强烈共鸣,才能跳出前面讲到的“熵“的干扰,抛开”精神熵“的注意力分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有限的注意力聚焦于某人某事,掌控”内心的秩序“,逐渐选择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

    但是,注意力的灵敏度因人而异,又会受资讯质量,兴趣,任务难易度等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心理误判。只有注意力灵敏度高的人,可以高效在大脑中完成对我们真实意图的判断,并且没有失序现象需要调整,也无需面对任何威胁,可以将注意力全部投入,然后去调动记忆,思考,意志力,身体力量等资源,并在挑战中进入“精神负熵”的最高境界,实现更强大自我的蜕变。

    作者强调,这种境界的体验能够让我们更专注于已经选择的目标,并能够更好调动身心的全部精神能量;这其中最清晰的特质就是知行合一。这种状态强调我们会自觉的放弃知觉,而将某个意图下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意识的有序来协调身体的有序,从而达到一种心灵和行动完全融合的状态,当我们感觉到这种心灵与身体的高度匹配时,这种“洪流一般”的愉快与热流,甚至可以让我们失去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这便是一种“完全自我控制”之下的“最优体验”。

    讲到这里,对应前面讲到的内容,是否有更多洞见?

    比如,为何前面强调“心流”不是一种刻意的体验,而应该是一种融入生活细节的常态?答案是,“精神熵“是常态,要通过自我控制完成”精神负熵“的扭转,我们可以实际生活工作中找到非常多的训练场景,随着技巧熟练,不断训练我们的注意力,提高意识利用率,便可以达到意识的最高境界——掌握内心秩序,并有效维持平静的喜悦。

    这里所提到的意识利用率,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有效启用意识的效率和能力,它决定着我们“最优体验“的最优质量和频次。

    好了,用一句话概括“心流“,便是在人生目标设定下,不断提高注意力,在意识层和行为层达到高度聚焦和匹配和回馈,而实现有序自发的心流涌动的体验。

    那么,请思考:你在人生中有没有体验过心流,是何时,为何事发生过?

    第2个问题 最优体验的控制力和阻力

    这个部分想直接引入不同的职业场景和不同生活话题,来剖析对最优体验的影响因素,比如哪些是促成的正面控制力,哪些是阻力。

    第一个想探讨的话题是“性的发掘与控制“。我们知道,心流最核心的技巧是既要达到个体独特的体验需求,也能适应整合的复杂性。既是调动全部注意力的一次全情投入,也要形成相对“均衡有序”的意志控制。

    研究发现,人生中真正的乐趣有八大元素,而“最佳体验”几乎需要涵盖全部:一个预设可完成的明确目标,全神贯注的投入,毫不牵强的热爱,即时的反馈,自由控制自我的行为,达到“忘我”状态,改变时间感。

    性的最佳体验,是用意识和心灵驾驭感官乐趣的典型案例。我们知道,光靠身体的动作是不能产生心流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女人强调“只有爱一个人,才愿意托付终生”的意愿。

    在爱的艺术的研究中,作者认为在增加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层次,只是性修养的开始,情人之间真正的关怀,让性爱的境界由自我愉悦的意识,升华为帮助完成对方的目标,并从中发掘乐趣;这就需要控制自我意识,更专注于了解伴侣的思想,感觉和梦想;而非单纯的视觉和感官刺激。

    除两性之间,更广泛意义上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心流体验的常见场景。但很多人却认为他人是注意力干扰的主要因素, “他人即地狱“,作者甚至将日常生活中最恶劣的体验定义为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第一个场景是同事关系,而工作主导着我们人生体验的最重要的体验。团队中的领导者,平级的员工,你的客户,无时不刻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状态与感受。而在生活中,我们与伴侣,子女,姻亲关系等等,也藏着诸多情感与利益的冲突与纠葛。

    结合前面聊到的自我控制力,任务目标,其实人际关系的不可控主要来自于不确定性,包括社交目的的不明确。我的理解是,懂得与他人相处,有效管理人际关系中的沟通需求与他人意愿,接纳他人的优点,不断重塑我们的人际关系,势必不能受制于他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在意识控制上我们既关注当下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通过内心的强烈意图将人际关系进行有序组合,分类排优先级。

    人际关系的复杂主要来自于关系的微妙,我们既害怕被排除在人际往来之外,又饱受不能忽视他人反馈与评价的痛苦之中。随着意识的觉醒,自控能力的提升,我们逐渐在人际关系回馈中,学会凭主观意识来判断关系,理性定义自我对他人依赖强度,并从精神和行为上表现出更为倾向与真正的同伴加深关系的结果。一眼看过去,谁是你永远的朋友,谁是你关系一般的朋友,看你的动作和情感,心灵是否知行合一,也的确能从行为中找到意识层面的偏差和选择。

    作为人际关系另一个重要阵地,家庭生活中的体验被认为是人生最强烈而有意义的部分。本书花了较多篇幅解读婚姻中的“最佳体验”是什么,作者认为家庭共有目标是提供心流的前提,意识上要忠于最初的承诺,并在自律的限制中获得自由解放。为家庭生活创造团队活动,是聚合不同意识于同一目标的机会,从而吸引成员注意力,创造心灵上的共鸣。

    有时,我们也需要有独处的空间和独享孤独的勇气。

    心流研究不断提示,如何体验工作和如何建立与他人的互动关系,是影响我们生活品质的两大主要因素。但一个人独处时,更不容易控制和聚焦自己的注意力。

    可以说最优体验品质的最大考验,是看我们在独处时,在没有外来需求帮助时我们组织注意力的能力,以及我们如何采取对策。例如,一个人呆在周末的家里,此时会不会有无法自制的行为,比如迷幻药实验;会不会有与愉悦身心背道而驰的活动,比如参加赌博或自虐等等。

    一个人独处时注意力回到无序的“精神熵“状态,我们必须设法整顿注意力不让精神熵损害我们的心灵,这是驯服孤独唯一的方法。

    在我们忙碌拥挤的世俗生活中,独处本身已弥足珍贵,但很多人还不曾意识到利用闲暇时光的意义,就算有机会独处闲暇,也无法体味在独处中建立自己心灵秩序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独享“心流“状态的乐趣。

    相比大多数职业场景,外科医生算是体验心流最方便的一种职业。

    访谈舞者,登山家,篮球选手,棋手等不同职业人群,并记录下他们多年来对“最优体验”的感觉:不同职业却有着出奇相似的体验:首先,挑战性越强,意识控制技巧越醇熟,心流体验越清晰持久。此外,体验者无一例外都提及“心无杂念,专注一事,脱离外部,内在形成紧密互动”的状态是如何幸福。

    究竟心流是怎样做到的呢?
    一次心流活动步骤可拆解为:

    • 确立一个总目标,可包括多个可行的子任务;
    • 找到可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
    • 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将挑战进行精细区分;
    • 培养随机应变的技巧;
    • 在厌烦时不断提高挑战难度。
    • 然后关注反馈,并周而复始。

    外科医生在做外科手术时几乎完全具有心流活动的全部特色。首先,目标明确,无论移植某个器官,还是切掉一个肿瘤都像水晶那样透明清晰。而手术后的反馈也是持续不断的,无论向好还是出现病变,都能获得明确的下一步目标。

    外科手术同时也具有挑战注意力,和身心协作强度的压力。对于手术步骤中的针的拿法,针的位置,缝线的种类等,都要求医生不断改善技巧,并控制高度的注意力以保证动作的准确高效。

    比起外科医生的幸运,更多人对自己谋生方式怀有内心冲突。研究表明,人们既有很强的工作动机,却又希望拥有更多闲暇时间。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矛盾来自于人们往往受不了长时间面对高强度挑战,却又渴望获得心流。

    请思考,如何基于你的职业现状,设计与心流体验模型匹配的工作方式?

    第3个问题 如何从内心失序完成自我融洽

    如前面我们讲到的,最优体验强调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这就是需要有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目标,这里就想与各位探讨下以目标赋予创造力的话题。

    再结合我们身后的世界,回想一下,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工作环境中,我们总会难免有浪费时间的空洞感,对吗?无论这是焦虑还是不安,总之这是一种不好的感官体验,尤其还是一种极大精神能量的浪费。

    全人类每年浪费数以百万年计的意识,这些精神能量足以支持人类完成更加复杂的目标,创造更为有意义的成长,却被大众休闲和虚拟刺激白白浪费。

    回望本书,最优体验并不能解决健康和财富问题,心流只是创造生活主观满足之上的探究和研习。在看似平静稳定的社会生活中,和谐似乎随处可见;而当我们真正面临人生重大机会与变化时,复杂的欲望,选择的矛盾重重,内心的失序,都将回归到“精神熵”意识分散和内心失序的本质。。

    意识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借由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演化和成长,随之便由创造力赋予我们在人生目标之下的独特性和整合能力,独特性希望我们有更多最优体验,而这种企图又激发我们意识和身体却做更多“知行合一”的整合。因此,在不同企图和行动之下,我们和他人的语言,信仰体系,行为规则,人生愿景,注意力才逐渐有了天壤之别。

    这里,要讲清楚“精神负熵”也就是“心流”的影响因素,就不得不讲到“自我误判心理学”。误判心理学总结人类二十五种心理倾向,提醒人们要真正认知自我,认清人性中的弱点和优点,并加以校正。我是想提醒各位,“误判心理学”中提及的人性弱点,很有可能会不自觉的被“精神熵”利用,而影响我们大脑在意识上准确判断内心真实兴趣和意图的能力,成为从“内心无序”到“自我融洽”的阻力。

    小孩子可选择的机会较少,冲突也会小;而随着年龄越年长,我们接触到的矛盾目标将会越多,不能协调的行动机会也越频繁。随着社会角色的多样化,人际关系的圈层扩大,资讯越来越密集多维,精神熵逐渐占领我们最初如孩童般的清明之心。

    《心流》既是心理学之作,也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启蒙。假如想通过一本书,就来捕捉“心流”的快感,也多少有点过于随意。这或者也是人类误判心理学中的一个心理倾向。但是查理.芒格为我们整理出的25条人类误判心理学规则也是非常有必要去了解和阅读的,芒格曾认为“心理倾向为数众多,而且它们在生活中会产生相互影响”。

    想要获得心流,减少精神熵的伤害,我认为对人类误判心理学一无所知,就是纯粹的无知,因为人类的意识和知觉有时确实会失灵。

    比如:我们天生有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也有倾向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同时有社会认同倾向和压力影响倾向。

    在知觉和意识不灵敏时,我们就需要找到刻意训练的技巧与反馈路径。

    反馈的意义在于评估,心流恰恰要求我们及时掌握注意力,并对行为的反馈及时调整。

    以演讲为例,书中提到德国实验物理学家海因茨.莱布尼茨的一件趣事:他总是在演讲开始令人厌烦时,用手指轻敲桌沿。训练自己的手指完成一种像敲击乐一样的节奏感,想象一下,他一边在张嘴分享自己观点,还要同时用两只手的手指来完成888 种不同节拍的组合,这该要有多么强大的意识自控力和注意力。

    不过,海因茨.莱布尼茨擅长控制注意力。他还将这套游戏用于记录思绪的长度。他用12分钟将888种组合重复三遍,共敲击2664次,反复练习之后,他完全可以借由敲击声,立刻知道自己手指的位置和他正在敲击的次数。正是这样出色的注意力掌握能力,为他在一次演讲中,找到物理实验中问题解决的灵感。

    为什么有人信奉一万小时定律,却最终没有获得成功。真正的科学家,是将科学当作一种心灵架构来享受,并付诸于持续的好奇心,细心观察,持之以恒的记录,并从大量的练习数据中找到规则,并谦逊的佐证。

    心流主导之下,去刻意练习注意力以提高我们生活质量,并非都能实现控制心灵和思维,自由运用记忆,语言,逻辑,因果律的效果。但是我们讨论心灵的力量,找到心流练习的回馈路径,意识的强弱,引导自发的行动机会,在量与质上,都绝不逊色于我们的躯体体验。

    深刻了解最优体验之后,我们再来反观我们人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心流活动,表面看是为了提高我们独立于世的状态和质量。向内看,是帮助参与者掌握自我世界的能力,降低犯错的几率。

    不得不说,除了积极的人生境界,我们所将要遇到的危险也是心流产生的契机之一。在不能放弃人生竞技场的规则控制之下,我们如何凭借并运用自身的内在力量,去破解人生中的迷局,重负和艰难时刻,并非得益于某时某刻的一时清醒,而要借由长期安放于内心的意识,兴趣,意志力和控制力。

    心流将追索我们的“人生计划”,是赋予一个人生命意义的所有行动指南,心理学家把它称为“人生主题”。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通过“心流”引导到有规则的行动体验,方是生命长久乐趣的泉源。

    具有“发现性”的人生主题与“接受性”的不同。“发现性”人生主题是一种自觉的脚本撰写状态,有明确的目标设定和探索动机,更关注自我而非他人,注意力较为集中;它不必像“接受性”人生主题那样照本宣科,僵化老套。尤其是一旦社会体系等外部环境出现问题,“接受性”主题的人生很可能出现扭曲,表现出不能适应的极端行为。而“发现性”人生主题因为更关注于自我体验也有其自私性,也要逐渐学会接受世俗,将个人最佳体验的规则与普世智慧融合。

    我记得美国科学家费曼曾研究出这样一个结论,是说“世界范围内的年轻人的智商,每年都在递增”。我们今天的社会,人与人看似是智商和资本的竞争,其实我更想说当我们将意识训练和“心流”体验的进化,作为局限自我成长的条件时,我们独特人生主题才算是真正开启。

    那么,我还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什么是你的人生主题,你如何实现?”期待你给出自己的答案。

    本书金句

    除非一个人学着去确立目标,辨认与评估回馈,否则无法从任何活动中发掘乐趣。
    ——P134

    知行合一,当事人全神贯注,一切动作都不假思索,几乎完全自动自发;他们的知觉甚至泯灭,人与行动完全合一。 
    ——P131

    一个人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只有在我们因一个人本身的优点而重视他时,他才能成为最丰富的幸福泉源。
    ——P282

    欲望很单纯,选择很清楚,没有矛盾存在的空间,也不需要妥协,这就是简单体系的秩序——它根本欠缺秩序。
    ——P367

    认清人类意志的极限,接受与宇宙合作,而非统治宇宙的角色,我们就会像终于回到家的流浪者,觉得无比轻松。
    ——P381

    真人生计划有自发的动机,因自身的价值而被拣选;伪人生计划则必须靠外来的力量推动。
    ——P369

    在困难和威胁几乎使我们陷于瘫痪时,我们必须找到投注精神能量的新方向,一个不会受到外来力量影响的方向,以便肯定自己的控制力。既使所有希望都破灭了,我们还是得寻找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围绕着它重新整顿自我。
    ——P182

    竞争只有在它以使个人技巧臻于完美为目标时,才有乐趣;当它本身成为目的时,就不再有趣了。
    ——P128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掬一捧心流,在不可知的忧愁中拥有此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qz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