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
众所周知,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比,这种关系称之为需求定律,也就是说同样一种东西,价格高的时候销量会低,当他的价格下降的时候销量会变高。
在市场上不管是买什么东西,消费者都有“货比三家”的观念,但最后买下来的却未必是最便宜的东西;相反一些东西虽然价格较贵,但是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更有甚者,有的人明明预算有限,却依旧会选择购买贵的东西。更有趣的是,很多时候你的价格越高,大众趋之若鹜,买的人就越多,而这种情况就被称之为凡勃伦效应。
消费者购买高价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些商品对别人往往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购买高级轿车显示地位的高贵,收集名画显示雅致的爱好等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愿意购买,因为只有商品的高价,才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和地位。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消费随着社会发展有增长的趋势。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研究发现,人类总是追求自身的身份与地位的欲望有关系,他把这种欲望分成了两种:
金钱竞赛,想在别人那里证明自己属于上流阶级,(比方各种炫富,各种土豪)
歧视性对比,就是不想被别人认为自己属于较低的阶层,(比方各种装逼,各种“高贵冷艳”)。
想想这几年中国人从奢侈品的各种包,到加价才能购买预定的各种名车。好像是你的东西越贵,买的人就会越多,就会有足够的富人去追捧你。
我就曾经真心的被一个有钱朋友的话碎过节操,他高冷痛心地讲:你造吗,在中国做有钱人太他妈累了,买什么都他妈的排队……
用凡勃伦效应来分析的话,奢侈品牌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身份认同,消费者可能是想要通过使用价格高昂奢侈品来引人注目。换句话说,人们买的不是包,而是一种身份认同的标签,也就是传说中的“证明你的逼格”。
我的一个朋友买东西的原则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问起原由,给出的理由是:买便宜的东西,你会因为便宜而在付钱时感觉到一点爽,但后面用一次就难过一次;买贵的东西,你可能因为贵而在付钱时有一丝不爽,但后面用一次就爽一次!
帮助用户证明自己这招,在现在的广告和产品定位以及营销传播当中屡屡的被当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使用。比方说当年的老罗英语的逼格就是:“有思想的年轻人都来老罗英语”。
小米在公众中被贴上“屌丝”的标签(其实标签是小米给自己贴的),以致于很难“高大上”起来,其恶果是难以形成品牌价值,这就是很多人不用小米手机的原因——小米逼格不够!这也是小米价格上不去,很难获得获得利润的原因。其实,小米产品本身并不错。
华为深谙凡勃伦效应的影响,为打造自己的逼格而努力将荣耀与华为品牌划清界线。
和购物心理一样,在投资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也喜欢“高价”,不管是股票、基金还是期货,越涨就越会有人买。但是盲目跟涨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等“牛市”一过,很多人都会血本无归。每一种投资品上涨都会有顶,在追涨的时候,我们想要涨得更多才能赚更多,但是金融市场变化无常,谁也无法预料后面的走势。
所以,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最好是选择稳健型投资,均衡风险和利润。了解“凡勃伦效应”才能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延伸阅读】古老的东方故事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这个人去了。
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最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
他回来,师父说:“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
在这个故事里,师父要告诉徒弟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门徒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凡勃伦效应。
【项圱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