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说,我是被《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这本书的副标题所打动,找到表达彼此的语言,这是沟通的基础。可能是我的原生家庭在沟通方面做的并不好,导致我更为重视这方面。加上孩子算是比较慢热,我一直担心,将来他在人际关系方面也如我这般困顿。一方面因为这并不是我的优势,所以引导就显得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担心他们会忘记或淡化现实的相处机会。
但好在我们沟通一直还算顺畅,也建立起一起解决问题的共识。但渐渐的,孩子每每长大一点,就会遇到他和我不曾预料的问题,就比如众多家长担心的手机问题,孩子对小游戏的热衷一天天强大着,这当然需要时间去维护。于是在玩多久游戏和看多久动画片的问题上,我们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不知道十分钟具体是多久。一旦发现十分钟的时长,远远不够他操作游戏完成最有趣的环节,他会大呼上当,情绪相当强烈,每次干预都不欢而散,这令我很沮丧。
我认为,这就是沟通出了问题。读亲子教育类书,有时候未必能对准自己孩子所遇的问题,药到病除,但是,总能启发我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我愿意从书里找找看。曾经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特别叩准,当时我内心的怕,我认为那是我读到的最直指我内心的问题的一本书。《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是《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的续篇。这本书三个部分的内容:现代家长的困境;传统价值观对孩子内心的影响;优化内在,成就完美亲子关系。第一部分是大多数家长都有的困惑;手机、游戏、互联网越来越显示出,在孩子生活、学习中的地位。孩子们即依赖它们,又不能过度沉迷,这个度的把握对于成年人也是个难题,更何况对于孩子,我是希望作者能给出了具体的底线方案。
为什么作者的具体化建议值得借鉴,这还要了解下作者,作为美国家庭教育专家,赛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这两位教育学博士,但他们属于那种活跃在家长、老师、孩子们中间的教育学者,他们拥有大量的关于不同年龄阶段孩子问题的咨询数据。本书中的每个小建议都来源于儿童、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咨询案例。从教育理念到可操作性建议,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案例丰富,实操建议细致周到。一般文化的家长都能读懂,且对儿童到青少年的教育有大致总体的认知。有了这样的认知,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排解作为家长的焦虑,家长到底需要带给和能够带给孩子什么?基础的价值观培养和基于孩子特点的正面引导,这远比把孩子送进各色的素质培训班要紧得多。
传统价值观是家长养育孩子用到的基本教育观念,中国家长往往会把诚实守信,这等观念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灌输,而这种灌输常常是理念大于行动,不免空洞教条。渐渐地中国父母开始结合西方教育理念,遵守身教重于言教,注意细节影响的素质培养。但在这条路上还需要更多、更详实的理论和实践建议。
我认为情绪是观察孩子最重要的部分而观察孩子又是沟通的基础。关于情绪的分析,作者按照潜在问题--问题根源--如何帮他们,依次把情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化。赛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基于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不同状态,在每个观念分析给出不同的指导行为建议,比如耐心:定义耐心--儿童的耐心--灌输给儿童耐心的小建议;青少年的耐心--灌输给青少年耐心的小建议。这样的区分,令各年龄阶段的孩子家长可以各取所需,重点阅读。当然作为儿童家长还可以提前预习青少年时期孩子的变化。而青少年阶段家长则可以回顾孩子的成长,找准问题所在。更可贵的是作者的建议中,往往是侧重点到为止,温柔有力。
事实上养育孩子,真的需要反复复习,这点我深有体会,孩子1岁多时,我发现图形的奥妙,于是想介绍给孩子,三角形、圆、方形,我通过书,画,视频,可是我总觉得孩子并没什么反应,虽然我认为这很重要,但孩子并不感兴趣,我甚至怀疑过他的学习能力。但到了他两岁时,他在路上找到两块砖边角拿给我,说三角形,我一看,还真是,从那以后,他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四方形、圆形,并且乐此不疲。 一旦发现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我觉得超省力,只需你的赞许,他就热情不减。于是我便想更多的捕捉他的主动性,可是竟然很难。我不断地找原因,回忆图形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前段时间,我才发现,原来我从引导他认识图形,到他自己认识经历了竟大半年的时间,所以引导还是起了作用的。复习引导成功的经验,可以更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向以及兴趣点,这比直接问他,尤其是儿童时期的孩子,更直接有效。
跟自己了解的人沟通往往不是难事,跟孩子常常又难以逾越的代沟,这只能说明我们不够了解他们,我现在也渐渐有种感觉,最初孩子是在我们身后,我们需要带引他们,而慢慢的就会变成我们跟在他们身后,接触和认识我们所不了解的,属于孩子的领域。跟着跟领着的心态确有不同,但在本书里,我隐约领悟到的跟着的姿态却并不被动,且有尊严、有权威。而这种权威和尊严或许更多还要靠当下我们家长树立起,我们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先行一步地学习并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