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伦比亚的倒影
农村,是离大自然最近的地方,这里的生活,和别处不太一样。
丰收季节来临。烈日下,金黄稻子成片铺展,收割机在田地中央顺着一定轨迹移动。收割机上,农民目视前方。
一位戴头巾的农妇坐在地上休息,我走过去询问产量。
“今年大丰收啊,每亩地能收一千多斤稻米!”说完,朝身后米袋指了指,补充道:“大概能装十二袋这样大的。”
路边,两位年纪大点的农妇正叉着腰聊天,不时发出笑声。
收割机驶近,带着隆隆声响。两个轮子碾过之处,留下凹陷轨迹,深灰色泥土露出。
待它一靠边路边,坐地休息的农妇立即起身,双手撑开麻袋对准收割机后方长管,一颗颗稻粒哗哗哗从管中倾泻而下,如倒转漏斗时的沙。
装满整袋不到三十秒,几分钟后,七八袋已磊成一堵小墙。
一辆小红机动车缓缓开来,农民们用绳索将麻袋束口,把它们拖动至车沿,再齐心协力一袋袋抬上车去。
背着手路过的老人家,带着骄傲语气说:“同样的米种,种在这里就是比种在其他地方好吃。”
大米,是村民们引以为傲的东西。
这个有一万多人口的农村,总共拥有约54亩田地,经高山上的水流常年灌溉,土质深厚肥沃,加上日照充足,所以种出的大米口感细软而香甜。是公认的优质大米产区。
“米好有什么用?没法靠种田卖米过生活啊。”家有三亩地的农民老莫似乎在回应老人的话语,尽管老人只剩下背影。
老莫把大米卖给厂里,收购价一斤才1.4到1.7元,而一斤肥料就2元,还要算上农药费、人工费和收割机租赁费,这样一来,卖米根本赚不了钱。
很多村民都和老莫一样,稻谷收成再好,也只能留着自己吃,卖米是亏本生意。
村里,年轻人已不多见,听说大多都已外出打工,即使家里有田。种地卖米养活不了全家,他们不愿留下。
“等我们这辈人老了,这些地可能就真的没人种了。”一位农妇望着自家的田说。
蓝天白云下,一群黑色八哥不时飞散又聚集,麻雀叽喳声从未停歇。
这个村里,没人能知道以后的生活将变成什么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