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人母》(Little Children):情欲绽放的那季夏雨
(文:火神纪)
女人是否应该去努力地争取自己的幸福生活呢。因为所有的辩驳都是建立在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的基础之上;所以,这样的辩驳显然徒劳而无力。
当一部已经被世人所熟知的悲剧作品被作为象征性意义的隐喻投射到一部电影里的时候,小说给这部电影埋下了一种深厚并且无奈的悲剧氛围。
读书会开始谈起了《包法利夫人》的时候,我开始觉得,这部电影不可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也许,只是因为我既不男权亦非女权;所以,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只是一味的悲怆。——火神纪。题记。
一个清闲的早晨,带着孩子们在社区公园里玩耍;无所事事的年轻妈妈们坐在一起谈论着彼此最隐私的闺房秘事,一直细致到一个星期里和她们的丈夫们有过多少次房事。这样的一个写景能带给我们多少的遐想呢。
一个炎热并且潮湿的夏天午后,一个孤独的女人带着一个同样孤独的男人回到自己的家里避雨;穿着湿漉漉带有点透明的衣裳站在狭小的洗衣服里彼此相顾无言。这样的写景又将带给我们多少的遐想呢。
带着有点超然的味道寂静地旁白,正如美剧《绝望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所吸引我的,同样是这种超脱于故事构架之上的视角所进行的淡然旁白。我们可以时时显得客观并且冷静旁观,正是因为电影自身给了我们一个高于故事本身的视角。
如果说,《绝望主妇》是面对热档期绝大多数观众餐后甜点;那么,这部《身为人母》也许就像是一部面对午夜场成人观众的理性反思,如同一杯淡香清茶或者浓郁咖啡了。
这部电影里的那些女人和男人们,生活在同样一个中产阶级的社区,男人们有着体面的工作,而女人们则悠哉游哉地打理后院,相夫教子以及奔走相诉。但是,与《包法利夫人》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所讲的并不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激情的故事。
漫长的时光如此流逝。丈夫忙碌于事业,孩子也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自己也许更像于游离在丈夫以及孩子之外一个多余的人。缺乏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也许是这部电影里每一个人所不想承认的;但是在我看来,正是他们这种认同感以及归属感的缺失并且在努力地想找回这种东西,才有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这并不是一个快乐的故事;纵然,我们也许看得挺快乐。如果你问我说,我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是什么,我会说出许多连我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的一些让人想到阴秽语境的词语来。
恋童癖、露阴癖、性侵犯、通奸、网络色情、制度化的生活、压抑的个性、梦想的渐行渐远以及尚未死绝的渴望。这并不是那个美国梦里的幸福生活,这更像所有的人无奈的中年生活。也许,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也正是如此——至少它在告诉我们一些事实而非那种粉饰太平般的痴人说梦。
这部电影像极了一部美国中年男女的性生态调查。制定了严格时刻表的夫妇,每周一次的房事从不例外;或者和丈夫做爱到一半却睡着了的妻子,以及没发觉妻子睡着了的丈夫;或者沉溺于网络的情色世界不能自拔的丈夫以及愤而出轨的妻子;或者依旧沉醉于母性的澎湃而忽略了丈夫生理需要的妻子,和一个事业失败而终日郁绝的丈夫;更偏激的是电影一开头就出现在新闻里的那个曾经因为儿童猥亵罪被判刑的中年独身男子……
当然,主妇们在性的饥渴上更多地表现在精神的暧昧遐想。社区公园里一个长相俊俏的男子,每天带着自己的儿子出现一个纯粹由女子和孩子组成的场合里;这本身就已经引人注目了。Sarah是这样对Brad说:你在那些女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幻想。精神上的顶拜膜拜。与之相对的是在真实世界里的畏惧与腼腆。“白马王子”这样的一个称呼,完全可以表现出Brad和这些社区的主妇们之间那种欲道还休却看似冷漠的关系。
在于角色的塑造方面,这部电影显得极为丰满。每一个角色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尤其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角色。
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饰演的Sarah过着和这个社区里的每一个主妇差不多一样的生活,只是,她却从不曾溶入这里的生活;从丈夫的前妻接手了一个装潢精雅的房子,游离在社区生活的边缘,带着一个文学硕士应有的高度俯视着身边的人们。然而她同样寂寞而且哀伤,从她和丈夫仅有的几次对话来看,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
又如帕特里克·威尔森(Patrick Wilson)饰演的Brad Adamson。事业成功的妻子留给了他一个年纪尚幼的儿子,自己因为已经连续两年没有通过考试得到律师资格,法学院毕业的回忆只停留在了曾经轻狂的充满活力的渴望。
Sarah的丈夫以及Brad的妻子,还有他们的邻居们,一个成功的广告策划人,一个成功的纪录片导演,一个离开母亲就无法生存的变态男子,一个曾经开枪射杀了一个孩子的中年警察,一个恪守计划推崇妇道的卫道女子……每天晚上,男人们在球场上回忆他们的年少时光;每天早晨,女人们在社区公园里幻想着一次不可能实现的爱情。
Sarah和Brad的结合,其实只是一种对无力摆脱现实生活的绝望,以及对这种绝望最无奈的反抗。从一场意外的相识,到相互因为对彼此生活的不满而有着暧昧的精神交往,直至后来两个人彻底地结合,再到最后那些稚气、冲动并且疯狂的私奔计划;所有的这一切并不是因为爱情,不是因为两个人彼此相爱,而仅仅只是对一场情感意外的渴望,以及两个人相互依偎着的慰藉。
Sarah对Brad的情感并不是爱情。仅仅只是因为她与卫道女所争论的《包法利夫人》时那种尖锐的观点带给了她勇气,对快乐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绝望。因为丈夫的不忠而让她对自己的外遇毫无负罪感。Brad对她的情感同样不是爱情。他所以曾经渴望过Sarah,是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以及无力自恃;他所以曾经渴望过Sarah,是因为他在她的面前,他可以做任何平时不能做的事。
他说他怀着浓烈的负罪感,一边说一边更疯狂地抽动。他们所共通的,仅仅只是对旧有但却已经逝去的激情最后的缅怀。一时冲动的私奔计划没有实现,这一点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他们所真正在意的其实都不是对方,他们所要的只是疯狂,以及被疯狂欲望所支配着的更疯狂的冲劲。以此来冲击他们如死水一塘般平静得近乎阴沉的生活。
电影用一种极轻缓的镜头,不吝啬的特写镜头以及散乱式的叙事把所有的一切拍得极美。而与之相反的是从电影一开始就一直压抑着的氛围。渴望打破现状的那种强烈愿望就这样通过镜头转化成了抽象思维直接地传达给我们。这也许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电影的最后是一场类似于蜕变的成长,纵然这样的成长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然而我们应该庆幸的是,这部电影虽然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至少在这部电影里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了蜕变式的解脱。
我喜欢这部电影。喜欢这种充斥于空气中浑浊的暧昧味道,也喜欢那种类似于雨过天晴后的清新。绝望的主妇们的生活依旧在继续,当最后的那点激情彻底地宣泄出来之后,她们依旧会回家,回到那个她们一手布置起来的屋子里,抱着自己的孩子坐在沙发上,讲那些永远在不停重复的童话。
唯美的情色描写,唯美的背景音乐、唯美的写景以及唯美的镜头语言;所谓圆满,并不一定非得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至少完成了它本身的圆满。谁说那些已经年近中年的人们就不能有孩子气一样的疯狂和对幸福的渴望呢。谁又说,那些已经年近中年的人们就不能孩子气一般地轻易放弃呢。舍弃一个恶俗的圆满结局,对于一部艺术作品而言,其实是一种更难得的圆满。
2008-07-09;戊子年己未六月庚戌初七夜。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Little Children》
■译名:《身为人母》
■导演:托德·菲尔德(Todd Field)
■原著:汤姆·佩罗塔(Tom Perrotta)
■编剧:汤姆·佩罗塔(Tom Perrotta)、托德·菲尔德(Todd Field)
■主演:帕特里克·威尔森(Patrick Wilson)、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詹妮弗·康纳利(Jennifer Connelly)
■类型:爱情、剧情、犯罪
■片长:130分钟
■摄影:Antonio Calvache
■剪辑:Leo Trombetta
■原创音乐:托马斯·纽曼(Thomas Newman)
■出品国家: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制作公司:新线电影公司(New Line Cinema)
■发行公司:A-Film Distribution
■首映日期:2006年10月6日(美国)
tom电影独家稿件,此为网络完整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