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之“观”

作者: 一曲隐曰 | 来源:发表于2019-05-25 17:20 被阅读5次

              老子著述五千言,其主旨有二:一是修身明道,二为经世治用。两者相比,修身明道应是其行文的核心或重点所在。因为老子在经文中多次明示修身的重要,并强调修身而自明见道是经世治用之根本(如经文第54章所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等等)。同时,老子也明确指出了脱离修为而刻意经世的不良表现及其恶果,即轻则“虽智大迷”(见经文第27章)、重则“终身不救”(见第52章)。但是在老子所言修身见道以致证道、用道的过程中,其始终离不开一个知性过程——“观”。通览老子经文可以看到,其直接提及“观”的地方共计有七处之多,它们先后分布在第一、十六、十九、廿一、五十二、五十四和五十九章节之中。间接涉及到观身修道章节的也有第十、第十二、第廿二章等三处。由此看,“观”在老子《道德经》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当然这里有必要先说明一点,即老子所言之“观”不是观察之观而是侧重于内在的知性之观。以下,本人试围绕老子之“观”表述几点看法:

          一、作为基本理念的"观”——中观

          《道德经》中老子之“观”,首先是作为一种识道体道的中介性的理念,看似不经意却又无可回避地呈现出来的。在其经文首章,老子在阐述其有、无关系时以中介之性两次提及了“观",即”故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意思是欲以道体之“无”变现其种种“妙”用,离不开"观” ; 欲从道之万千功用之“有”复归于道“无”之湛明体性(皦),同样离不开"观"。如此说来,“观”,就决非可有可无了,它无疑成为我们体道识道用道不可或缺的重要中介了。正是由于“观”在老子所言道之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有”与“无”顺逆关系中必不可缺的“中转”作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开始就树立中观的认识理念对于深入领会老子之“常道”“常名”的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根本性的意义。质言之,中观的理念完全可以归属于识道的见地范畴。在其以后的经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观的理念中观的知性特质与老子力倡  的”守中“、“抱一“、“信”等重要概念有密切的关联性。

          二、 作为见道途径的“观”——内观

          在老子经文16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我以观复。"此处之”观“非耳目之外观,而指心识之内观。故"我以观复”之"复”当为”腹“,即示为观其自身而”虚”之、观其自心而趋”静"。"万物并作”指身心浊气杂念之种种表现(这里身之生理反应与心之纷杂之念都属于”万物并作"中之"物”)。只有自识内观才能达身心之清静进 而再深入精微而至真明见道。在本章中,老子先讲观的基本目的是身心虚静,有了这一基础便能达”明"而见道、没身而不殆。可见这里老子之"观”是他见道的极重要的途径。

          另外,经文第21章中有”孔德之容”一词,然此句之"孔"有内观意而非作”大”解(此为针孔之孔,意同内视)。本章在叙述了其内观由粗而细由恍惚而精真的整个观修过程并达通透万物之究竟("众甫之状”)之后,以反问语气小结了一句"我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这里之"此”正是”指得其自性内观的过程。

          再者,在经文第54章节中老子更具体更明确地阐述了”观“在修身治国中的重要。他强调只有"以身观身”、有了真德之基,才能具备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诸功诸德功。最后又是以”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再次强调了修身观身的重要。

            三、老子内观的前提内涵以及目的

          老子深知其内观之于道的重要,更知此事因大逆世俗而必贻笑于俗众但行文中又不得不说,故经文没有专门系统地述及如何内观的内容。但老子注重内观的用意虽表述分散但若有心寻找也是不难发现的。下面就其内观的前提条件、内容要点分一一加以明示:

            其一  内观的前提条件

          孤身寂心恒而坐进___老子经文中多次提及要见道就须耐得孤寂且有恒行之力的必要。从47章的”不出户”(言孤)到56章的”塞其兑,闭其门”(言寡),从第10章的”载营魄抱一”(此'载'是加持恒持意)到62章”美行可以加入……不如坐进此道”(此处之“加入'非'加人'指加持并进入解,此处之"坐进'是坐而精进意),另外22章"曲则全"三字更是将内观及其实证真义做了高度的概括,即——内曲而自观自明则全通全明。如此等等章节和关键词句,体现了老子对于内观之行德的高度重视。

            其二  内观的内涵与对象

          老子强调两点,即观身与观心(从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同时自观)。老子身心之观最明确的表述是在54章。该章节中以"修之于身""以身观身"为基本,阐释了各种层面的德功果境,其未句"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是强调观身之重要。当然上述老子所言之"身"有身心双层之意。其余的表述虽不太明显但也不离身心修持的宗旨,如"挫其锐,解其纷"(见经文第4章)、"专气致柔""涤除玄鉴"(见第10章)、"燥胜寒,静胜热"(见第45章)其前句皆指观身,后半句皆指观心。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身清心静进而达真___"清静以为天下正"(见经文第45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见第54章)。

    其三  老子借内观矫枉俗众的努力

            老子之观,重在内观、旨在中观而不倡外观 。老子有言”百姓皆注其耳目"(49章)、”圣人为腹(内)不为目”(12章)。还有第52章不惜以危言重语警示世人,说若重其内(”塞其兌,闭其门")则”终身不勤"(即终生悠然永逸)、然若注其外("开其兑,济其事")则终身不救(即虽活而无益枉度终生了)…等等,都是明确的强调内观的表述。这里,老子的偏言于内观实出不得已,因为世俗之实情为”人之迷其日固久”(58章)”百姓皆为'我自然'”(见17章_即言百姓皆以耳目为然、为其究竟),故此老子不得不矫枉过正反世俗而动(即轻外而重内),以此才能使迷执者复归于中观之境(即道之境)。中观,就是中正之观行___其事理无二、心物合一,体用互融,恰适地表现了老子之”道“的理想境界。

          四  老子所示的中观境界

          在经文27章中,老子着重表述了中观的行德,其先叙述了有道者的五种超常的善功圆德即"五善”(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后文老子又以"袭明"加以概括。所谓”袭明“者,即万变不离其宗的意思。此"袭”意为多变善变之解,尤如变色之龙身(故也可以理解为”龙之衣者谓之袭“)。此词也恰切地涵盖了老子中观的意旨。      另外,老子经文中有些关键字词也反映了其中观的行德,如第13章”宠辱"二字。本章中老子的本义是想以圣俗对比的方式说明如何才能使人生自由自在的道理,然由于后人对"宠辱若惊”一词多出误解,故使得老子本意也多招曲解。其实这一章中老子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是:  一个人如果能像圣者那样见奇不奇(也即名者心平)、能不贵自身(也即利者气和),这就是真正自由(託天下)自在(寄天下)的人生。这也是老子中观境界的写照。下面,我尝试以通俗的文字将老子这一章经文翻译示众以作为本篇的结束语: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什么是 宠辱若惊呢?这是就圣凡对比来说的:即圣人视名誉如常事心平如水;而俗众则得之惊喜失之惊惧心总难平。这就是我这一句话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对于圣者看来一个人的大不幸莫过于贪生了,而若能做到超然于物欲之外他又何患之有呢?但众人无知,反以贪溺物色为幸事。所以我的结论是:人生天地间,要的无非就是一个自由自在。而若是以贪利为目的行存于天下,我们永远不会有一个自在之身;若是以争名为目的行存于天下,我们永远不会有一颗自由之心。这,就是我的人生观。

    cdm95638

    邮箱:cdm95638@163.com

    签名由 网易邮箱大师 定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老子之“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jg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