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讲述的是三个“问题少年”被父母送到一个训练营,希望通过生活军事化管理,借此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家明,泽清,张钊就是这部纪录片《镜子》的主人公,他们有许多共同点,比如辍学,暴力倾向,沉迷网络,比如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问题少年。
《镜子》里有一句话: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的确,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就有“问题”的,只有“问题家长”才能教出“问题少年”。
我们总是喜欢高高在上,以“爱的名义”去指责孩子,批判他的行为,其实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反倒激起了孩子的叛逆心理,到头来满满的爱都是伤害。
家明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公司高管,家庭条件优渥。
按理说,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家明应该很幸福的,但他却实实在在是个“问题少年”。
初中刚毕业,年仅15岁的他就不读了,沉迷网络,天天呆在房间不出门。
父亲问他要干什么?
他说,他要做背包客,浪迹天涯。
在采访中,记者问道:“为什么要辍学?”
家明回答是,受不了父母的控制。
第二个问题少年,是泽清。
和家明不同,泽清没有被逼迫,而是主动选择去“改造学校”。
原因是有CCTV的记者跟拍。
记者问他:“为什么觉得有媒体拍摄,你就想去呢?”
泽清沉思了很久说:“有存在感吧。”
后来,在谈论到关于拯救孩子的话题,泽清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我之所以答应来培训,是因为这课程里面,有6天是教父母怎么做父母。”
“其实,真正需要培训81天的是他们父母。而我们学生,6天就够了。”
泽清的妈妈是医院骨干,爸爸也是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爷爷奶奶更是大学退休教师。
但是泽清的问题比家明更严重。
一次妈妈尝试跟他沟通,但是却被泽清按在墙角打,泽清有时甚至还动刀,连门都被捅出个窟窿。
泽清觉得,他的感受、想法没有被父母看见。
他想通过这种极具暴力的方式,让妈妈看见自己。
“比如说,我打你两下,你还没什么感觉。那我杀你一刀,你总有感觉了吧。”
第三个问题少年,是高三的张钊,如今辍学在家。
关于辍学的原因,父母认为是早恋导致的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产生厌学情绪,不得不辍学。
事实上,张钊的辅导员说:“张钊并不是因为谈恋爱才上学的,其实他很想上学,很想考大学......”
当张钊因为学习压力大,向妈妈倾诉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却是:“学校那么多人,怎么就你受不了了?”
当张钊压力太大想要跳楼时,他的爸爸这样说:“我不信,他没有那个胆子,他是在试探性地攻击你,他找到我俩的弱点了,你怕什么,他就说什么。"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生育孩子,养育孩子但是不把他们占为己有,不把他们当做一件物品,去主宰他们。
纵观这三个问题少年,其实,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言行上发现,出问题的,根源不在他们,而在父母身上。
家明想当一名背包客,是因为爸妈对他的控制太严了。
泽清主动去“改造学校”,是因为他觉得父母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
而张钊,他的爸妈根本就不会相信他说的话。
这三个孩子,对自己的家庭都缺少归属感,他们的真实想法,在家里得不到表达。所以,才不得不变成问题少年。
父母给他们的爱,全部都变成了压力。所以,他们做出的种种被父母当做是叛逆的行为,其实正是他们寻找归属感和想要被爱的表现。
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孩子在努力寻求归属感时,他们很快就了解到,如果想要永远被爱,并成为父母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具有特殊的价值。而证明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变的特别”。
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相信大家都知道,但他天生就是坏人吗?当然不是。
这与他的童年经历就有很大的关系。
本拉登出生在一个大富豪家庭,父亲相当有钱,娶了22个老婆,生了55个子女,本拉登排行第17。
所以,可想而知,本拉登在这个大家庭里的地位。据说,本拉登只见过亲生父亲一次面。
虽然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想要什么都有,但是本拉登对这个家庭缺少归属感,他从来就没有感受到过父爱。
有一次,本拉登和兄弟们坐飞机出去玩,别人都想要飞机飞得更高一点,飞到海面上去看看。但是本拉登不一样,他吩咐驾驶员,看到前面那两栋楼没有,给我撞。
驾驶员当然不可能听他的,但是本拉登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要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引起父亲的注意。
本拉登的表现,其实与问题少年的沉迷网络,辍学本质是相同的。
一个人,当他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其实这就是被忽视,因为没有人在乎他的感受。
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是平等。
每一个父母都需要知道,孩子不是私人物品,不可能随我们的意志我们肆意摆动,更不是我们生活的延续。
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他们有梦想,有思考,有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我们需要的,是呵护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他们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