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简友广场亲子教育
孩子内向害羞,要怎样培养社交能力?这4点你可能不知道!

孩子内向害羞,要怎样培养社交能力?这4点你可能不知道!

作者: 书果星球儿童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2-10-10 10:42 被阅读0次

“我家孩子太内向了,能顺利交到新朋友吗?”

这是不少家长在担心孩子学校生活时问的问题。但是,内向的孩子,真的就交不到新朋友?社交能力弱吗?

研究“个性”的权威——兰妮博士,在《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中说:内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它由你的孩子的基因构成所决定。内向,并不阻碍一个人发光,也可以大有成就。

调查显示,成功者中,内向者所占比例高达70%。有时候,成就一个人的,恰好是他内向的气质。内向的人专注于研究事物的深度,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在很多人固有印象里,内向孩子社交能力就会很弱。其实,对于孩子社交问题,家长不必过于焦虑。也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成为“呼朋唤友”、“左右开朗”的人。很多内向的人,一样在生活、工作中和他人相处的很愉快。

父母要做的是,逐步引导孩子在社交中学会重视自我成长,成为具有安全感、高情商、懂得理解包容他人、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期待的人。

《给艾米的信》这本书,可以让父母在与孩子亲子阅读时,引导内向孩子勇敢走出面对新朋友的第一步。我们今天来读读此书。

01

《给艾米的信》作者是艾兹拉·杰克·季兹,他在美国儿童文学史上举足轻重,曾获得凯迪克大奖。

这本绘本中,有一个叫彼得的黑人小男孩,他可大有来历。这个经典的形象第一次出现,是在1962年出版的一本叫作《下雪天》的书里,距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

彼得系列图书一共7本,每本都记录了彼得的成长烦恼。彼得书系是艾兹拉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作品。

在《给艾米的信》里,彼得学习到的是如何不害羞,勇敢地面对新朋友——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重新定位自己,这就是成长的本质,也是黑人小男孩彼得这个形象所体现的精神内核。

这是能不能读出彼得系列绘本“门道”的一个重要指标。

艾兹拉非常擅长描绘孩子的世界,他能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包容他们的个性。在《给艾米的信》中有深刻体现。

书中,彼得想邀请艾米参加生日会,因为羞于直接说,便用心地写了一封邀请信。

在去寄信的路上,信被风吹走了。慌忙的彼得在追信时不小心撞上了艾米,两人摔倒,生气的艾米哭着跑开了。

彼得虽然把信寄了出去,但非常失落,他担心艾米不会来参加他的生日聚会。生日当天,其他小伙伴都出现了,只有艾米没来。

马上要切蛋糕了,艾米带着鹦鹉及时现身,彼得开心极了,觉得自己过了一个最完美的生日。

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孩子之间的情感互动,他们流露出的细腻的情感,那份想说而不敢说的犹豫和沉默,都十分珍贵且有力量。

02

一份真挚的友谊在孩子的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并且是亲情无法替代的。

因此,父母可以适当引导内向的孩子去社交,让他们能从朋友那儿也获得成长的快乐。

从《给艾米的信》中,父母可以学到四个引导孩子去交朋友的启示。

首先,鼓励孩子去交朋友,要适度。

在故事中,害羞的彼得害怕主动发出邀请,怕被艾米拒绝,从写信到送信,一直惴惴不安。

诚然,谁都会害怕被拒绝,但只有尝试才可能有所收获。所以,父母要适时推孩子一把,鼓励并帮助他们迈出那一步,主动去结交朋友。

具体来说,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从一个简单的问候“早上好”开始,当孩子收到了对方的礼貌回应后,下次可能就没那么害怕了。如果孩子不愿意主动开口也没有关系,父母切忌说“你胆子怎么这么小”,从而伤害到孩子的自尊,适得其反,导致孩子更不愿与人打交道。

很多家长被“孩子害羞,怕和生人说话”所困扰,把问题想得很严重,其实大可不必。

害羞除了天性使然,也受环境影响,很多成年人也是进入社会后,通过学习社交技巧来弥补自己在社交上的短板。

其次,给孩子时间慢慢融入。

家长首先要清楚孩子的性格特点,并接纳它。

如果孩子确实有些害羞,不妨给他时间,引导他学习社交技巧,让他在“自己舒服”和“社交准则”中找到平衡。

绘本中的彼得,不敢直接向艾米发出邀请,选择用写信的方式,让这种情感变得更加绵长和诗意。彼得的妈妈一眼看穿彼得写信时的不安,但并未拆穿,而是温柔耐心地提醒他在信上写明生日会的时间。

再次,父母亲子示范,引导孩子主动跟他人社交。

比如,大人见到朋友可以先聊几句,不用着急给孩子介绍。

让孩子慢慢了解这个陌生人是爸爸妈妈的朋友,他们聊得很愉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孩子对陌生人的焦虑。或者直接就先跟朋友交代:“我家孩子有些害羞,还不太擅长主动问好。”

但同时,可以说说孩子其他的闪关点,来转移大家的关注点。

有句话说得好,最好的防御就是主动出击。

当我们主动谈论孩子的害羞时,说明我们已经完成接纳孩子的这个性格,孩子也会明白,害羞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

最后,通过头脑风暴模拟场景。

读完绘本,我们可以提问孩子:“如果有一个聚会,你会邀请哪些朋友,可以用哪些方式去邀请他们?”

并跟孩子一起讨论,尽可能想出多种邀约方式。这是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的过程,“原来我还可以用不同的办法去交朋友”。

总而言之,孩子时代建立起友谊的正向认知,才能在成长过程中,从朋友那里汲取更多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内向害羞,要怎样培养社交能力?这4点你可能不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na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