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与“好”

作者: 阿瓦隆的异乡人 | 来源:发表于2015-12-31 14:01 被阅读185次

    近来在闲思的时候,突然思想到一个日常话语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语境里,作为定语的“新(的)”这个词在多数情景下,都会被词汇使用者赋予一种隐含的“好(的)”的涵义,比如我们常常会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一个新的时代将要来到”、“那会是一片新天地”……词句之间似乎透露着一种信念:即伴随着“新”的来临就会有“好”的到来。

    但这些“新的”就真的是“好的”吗?或者是潜在的“好的”么?在这里我无法推理出“新”与“好”之间的直接的逻辑关联。“新”是属于时空范畴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而“好”是价值范畴的概念,是和人类的意志活动、价值判断强相关的。那究竟是什么,让人把“新”和“好”,这两种完全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联系起来?一种表示时序先后的词汇,为什么会被我们附加上一种价值评判的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回答道:“人性是喜新厌旧的”。确实,似乎在人性里存有一种对于“新”——无论是一个具体事物还是一种状态——的偏好和追求。对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先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究:在某种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伦理学的观念里,人的幸福只来自快乐或不痛苦,所以人的意图和偏好也是增加快乐和减少痛苦。反过来说,人所喜好的也必然是能让人经验到快乐的,而这种能带来快乐的,就是“好”的。据此看来,似乎存在一种特别的情感(我们先称之为“新鲜感”),它就是人在面对“新”这种状态或者更直观的“新鲜事物”时会产生的某种快乐的感觉,所以“新”——无论是作为一种状态还是一种外部事物的属性——便可以被认定为值得慕求的,即为“好”。而当事物不再“新”的时候,这种“新鲜感”也不再保留,人也不再喜欢和追求这种“非新”。

    这种解释似乎是合理的,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首先,这种关于“喜新厌旧”的伦理观念预设了一种普遍的人性和基于人类经验感觉的价值判断标准,然而这二者是预设的,所以只能承认其不仅正确并且不证自明,或者陷入诉诸“潜意识”和“深层动机”等概念的诡辩中;而且以快乐和痛苦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过于主观和不确定,那么如何确立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好”之标准也成为难题,更是与第一个前提构成矛盾。其次,“新”这种概念并不是固化和绝对的,既然属于时空范畴,那么“新”就具有相对性。然后面对这种相对性的概念,我们又该如何去界定和区分“新”和“非新”?尤其是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其从产生之初到何时即不再为“新”呢?

    再次,这种“喜新厌旧”的解释还存在经验上的矛盾。既然人更喜欢“新”并以之为“好”,而旧的东西,因为不再能使人有“新鲜感”所以也不值得欲求,那么,人为什么又会有回忆和“怀旧”这种行为和情绪呢?人既然已经因为追求快乐的缘故而“喜新厌旧”,又为何要怀旧,并且并不以此为痛苦?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或许我们可以说,在“新鲜感”之外,还存在另一种面对旧事物时的愉悦感——“念旧感”,正是这种“念旧感”让我们对回忆和旧事物有了偏好。很显然,这一附加解释看似弥补了之前与经验事实的不符,实际上却取消了“新”在价值上的优先性,因为一对相反的概念同受偏好本身即是无所偏好和侧重。并且这种“打补丁”式的解释无法消除根本的矛盾,也就难以说服我们接受。

    那么,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我个人认为,这里可能存在一系列涵义混淆和逻辑跳跃,最后直接把“新”和“好”关联起来。首先,在我考虑到的这个问题里,“新的”涵义往往只是指“尚未来临的”或“尚未发生的”,是指向未来和未知的。厘清了这一点,就可以把讨论的范围缩小很多,也避开了前述的关于如何界定“新”与“非新”的问题。此时我们再来看,为何会将未来之时和未见之事视为更好之事,其中其实包含了一种感性的思维——“期盼”。未来之时和未见之事都是未定型和未经验的,具有着丰富的可塑性和可能性,而这些丰富的可能性,就给了人更多的选择和想象——出于感情(或自我安慰),人们自然更情愿想象美好的可能性,并对之兴起期盼。所以还原之后,人们所期盼和偏好的并不是“新的”这种状态或属性本身,而是由“新”带来的丰富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让自己能够有所选择或作为的可能性;人们认之为好的,也不是未来之时和未见之事,而是蕴含在未来之中、可能会出现的那种更美好的状态。即“你认为是好的,是你认定是好的”如此同义反复。

    所以,别自我麻醉了。新的一天又如何,新的一年又如何?未来之新从不会也永不会应许你更好的一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与“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ni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