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17】今日阅读《非暴力沟通》,P83~130;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要素:需要。
001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地三个要素。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责备自己。例如和老公吵架的时候他气愤地跟你说:我从没见过向像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能会自责“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
第二中选择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例如我在和我的老公吵架的时候,如果听到他这么说,也会恼怒地反驳他“你才自呢。。。。。。”
第三种选择是用心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有些伤心,因为像我老公说我自私的时候,我希望他能看到我对家庭的付出。
第四种选择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恼怒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002从“情感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的代价实在很大。这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觉得自己现在就是处于”面目可憎“阶段。工作7年后,褪去刚踏入职场的青涩,想着日子不要过得太憋屈,不想迎合别,人有时态度就显得很生硬。别人好好说话,我也会好好说话。如果别人说话不客气,我也会毫不客气反击。明显被别人情绪牵着走。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惭愧。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为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互相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