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餐饮报告】目录

2018中国餐饮报告-内容节选
从行业大数据看餐饮大趋势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一个古老伟大的行业,也可能是产业链条最长最复杂的行业之一。从小处说,餐饮业与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大的方面,餐饮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底,中国餐饮业整体收入突破3.9万亿元,餐饮业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正在进入变革期。海量资本、前沿技术纷纷涌入,在重构餐饮业的生态场景,一方面餐饮业迎来空前繁荣、焕发出新的生机,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淘汰和竞争。当前的餐饮产业在发生着什么?消费者的需求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相信这是很多餐饮从业者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2017年,美团联合餐饮老板内参推出了《中国餐饮业报告(白皮书)2017》,受到了餐饮业及其周边产业的广泛关注。2018年,我们继续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实际案例推出这本餐饮行业报告,希望能够帮助餐饮商家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生态伙伴们俯瞰中国餐饮业的完整图景。
第一章 行业脉络
2017年餐饮营收3.9万亿

近两年倒闭餐厅平均寿命508天

餐饮从业者一年增加700万人。跨界高知促进行业人才基因突变,传统餐饮人行业积累优势显现。餐饮从业者从2013年开始进入干万级,2014年1400多万人,2015年2000万人,2016年2300万人,2017年,近3000万人。
中餐出海新浪潮:海外中餐厅约60万家,超过1/3美国人每月至少吃一次中餐

外卖成餐饮通用能力模块。2017年,线上外卖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和2011年的203.7亿元相比,增长了13.7倍。预计到2020年,外卖的线上化率将达到90%,餐饮在线外卖达到7000亿,将占餐饮大盘的13.5%~14%。用户习惯方面:2017年,线上餐饮外卖用户规模超过3亿人,用户的消费频次和单均价在近3年来均显著增长。以美团外卖为例:消费单均价从2015年的24元/单,增长至2017年的42元/单。2017年,餐饮企业的线上外卖渗透率(线上外卖占餐饮总营收的比重)还非常不均衡,低的只有1%,高的已达50%,综合来看,2018年平均渗透率13%为及格线,这也是检验餐饮企业外卖业务“是否拖了后腿”的基准线。预计到2020年,外卖线上渗透率均线将突破20%。
单品餐饮爆发式增长,一道菜开火一家餐厅

二三四线城市成餐饮增长潜力点


投融资:60多家投资机构频繁“掐尖”,投资100多个餐饮项目

第二章 品类报告
店铺数变化:小吃快餐一年增加61万家,面包甜点一年减少10万家

订单量波动:小吃快餐订单金额同比增长209%
价格带分析:170万家!小吃快餐客单价15~25元的店铺数最多
搜索量排名:饮品热度大涨,“餐”和“饮”平分秋色

小吃简快餐:5个城市小吃简快餐店铺年增量超过5000家

饮品新势力:饮品店数量超越火锅成第三大赛道

火锅:细分趋势明显,串串香、鱼火锅表现抢眼

烧烤:北京烧烤店铺最多,哈尔滨烧烤一年倒闭2000多家

川菜:全国川菜店一年减少4万家,13个城市川菜门店倒闭率超过10%

日韩料理竞争加剧,上海日料、韩料店1年减少4700家


第三章 外卖报告
从2011到2017,外卖行业增长13.7倍。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线上外卖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和2011年的203.7亿元相比,增长了13.7倍。2017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3.9万亿元,对照美国和日本,外卖占餐饮份额在30%计算,未来中国的外卖市场将是万亿规模。
外卖用户超3亿,将与淘宝用户相当

日订单量近3000万,每天至少有1成用户点外卖。单均价3年涨18元

20~30岁的人群贡南献了65%的订单量,35~45岁人群客单价最高
从送餐到送一切,非餐饮类外卖占据7.4%
非正餐时段增长迅速,早餐、夜宵空间巨大


用餐场景更加丰富,酒店成为新增长点
中国外卖发展的四大有利因素 1)中国人饮食的独特性、丰富度 2)中国的人口红利:人口多,且密集 3)平台、互联网公司的推动 4)行业传统势力相对薄弱
超过三成商户接入外卖,覆盖1600个城市
三四线城市外卖市场广阔,一二线城市仍有空间


马太效应明显,1/4订单来自知名品牌商家。外卖交易额前20的品牌占据了整体12.6%的份额
第四章 消费者报告
90后消费崛起:90后餐饮消费是80后的近两倍

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年轻人在餐饮消费中关注的元素

甜鲜味餐厅比麻辣味餐厅多了94万家

微信添加某某的小秘书[微信搜索:cpfood2016]为好友,获取【2018中国餐饮报告】【2017中国餐饮报告】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