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60)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06:41 被阅读45次

       卷二(一〇)

       唐人有“南宫歌管北宫愁”之句,盖赋体也。不如方子云《晚坐》云“西下夕阳东上月,一般花影有寒温”,以比兴体出之,更妙。

         唐人,指唐朝诗人裴交泰。“南宫歌管北宫愁”出自其《长门怨》:

            自闭长门经几秋,罗衣湿尽泪还流。

            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管北宫愁。

         方子云,袁枚友。资料缺。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风、赋、比、兴、雅、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类比,比喻。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如今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作诗三法:赋、比、兴。赋以描绘事物为多。泛泛描绘易,精准描绘难,精美描绘更难。比则以此喻彼,“秋似美人无碍瘦,山如好友不嫌多。”可谓比喻之佳句。兴则寓情于象之中。杜甫《客至》诗前四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人虽未出场,但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杜甫愉快的心情。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离别之悲已经寓于风雨西楼之中。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硬读《随园诗话》(60)

    卷二(一〇) 唐人有“南宫歌管北宫愁”之句,盖赋体也。不如方子云《晚坐》云“西下夕阳东上月,一般花影有寒...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 硬读《随园诗话》(6)

    三 《随园诗话》原文 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6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so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