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形势不如德论
论曰:《传》有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言形势之不如德也。而吴起亦云:“在德不在险。”太史公以为形势虽强,要以仁义为本。儒者之言兵,未尝不以藉其口矣。请拾其遗说而备论之。
凡形势之说有二,有以人为形势者,三代之封诸侯是也。天子之所以系于天下者,至微且危也。欢然而合,合而不去,则为君臣,其善可得而赏,其恶可得而罚,其谷米可得而食,其功力可得而役使。当此之时,君臣之势甚固。及其一旦溃然而去,去而不返,则为寇仇。强者起而见攻,智者起而见谋,彷徨四顾,而不知其所恃。当是时,君臣之势甚危。先王知其固之不足恃,而危之不可以忽也,故大封诸侯,错置亲贤,以示天下形势。刘颂所谓“善为国者,任势而不任人。郡县之察,小政理而大势危;诸侯为邦,近多违而远虑固”。此以人为形势者也。然周之衰也,诸侯肆行而莫之禁,自平王以下,其去亡无几也,是则德衰而人之形势不足以救也。
以地为形势者,秦、汉之建都是也。秦之取天下,非天下心服而臣之也。较之以富,搏之以力,而犹不服,又以诈囚其君,虏其将,然后仅得之。今之臣服而朝贡,皆昔之暴骨于原野之子孙也。则吾安得泰然而长有之!汉之取天下,虽不若秦之暴,然要皆不本于仁义也。当此之时,不大封诸侯,则无以答功臣之望,诸侯大而京师不安,则其势不得不以关中之固而临之,此虽尧、舜、汤、武,亦不能使其德一日而信于天下,荀卿所谓合其参者。此以地为形势者也。然及其衰也,皆以大臣专命,危自内起,而关中之形势,曾不及施,此亦德衰而地之形势不能救也。
夫三代、秦、汉之君,虑其后世而为之备患者,不可谓不至矣,然至其亡也,常出于其所不虑。此岂形势不如德之明效欤?《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人存则德存,德存则无诸侯而安、无障塞而固矣。谨论。
译文
论客观环境再好不如实施德政
论点是:《左传》里有这样的说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说客观环境再好也不如以人为本的德政好。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也说:“(军事上)在于实施德政而不在于修防御工事。”司马迁也认为客观的形势虽然非常的重要,(军事上)还是要以仁义为根本。儒家学者谈论军事战争,从来没有不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请让我采用他们遗留下来的见解再详细的论说。
关于形势的说法有两种情形,有的是以人为优势的,夏商周三代册封诸侯就是这样做的。天子之所以能够管理天下的原因,是最微妙的也是最危险的。(天下人)很高兴就能聚合在一起,在一起而不愿分开,就必然要分清君臣的关系。臣子们的好处可以获取并且要进行赏赐,臣子们的恶行也可以控制并且要进行处罚,他们的谷米可以获取而作为享用,他们的功劳和能力也可以获取并且可以派遣使用。当时的这个时候,正是君臣关系的形势最是牢固的时候。等到一旦他们的君臣关系崩溃败坏后离开,并且离开后再也不返回,那么他们的关系就成为了相互的仇敌。兵力强的人行动起来就是攻打,聪明的人行动起来就是使用谋略,犹豫不决,四处观望,也不知道这样做依赖的是什么。只是在这个时候,君臣关系的形势是最危险的时候。先前的帝王知道这种牢固的关系是不可以依赖的,并且君臣关系的决裂也是不可以忽视的。所以要大封诸侯,适当的安置亲属和贤臣,以来展现顺应天下的形势。西晋法学家刘松这样说的:“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会顺应形势而不是依靠人,考察郡县,就使小的政务得到治理但大的局势却很危急;诸侯作为藩邦,则会日前虽多失误但从长远考虑却很稳固。”这就是以人为优势的做法。然而周朝衰败的时候啊,诸侯们肆意妄为而没有人能够禁止,自周平王以后,周朝离亡国也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说德政衰败了即便是有人的优势也是不足够救国的。
以地理环境为优势的,秦朝、汉朝的建设都城就是这种情形。秦国的获取天下统一,并不是天下人心悦诚服而甘愿做臣子的。用财富与其他国家较量,用实力与其他国家搏斗,即便这样胜利了还是不服,又用欺诈的方式囚禁别国的君王,掳掠别国的将军,然后才能达到目的。今天要求这些国家的人要臣服并且还要朝贡,而这些人都是那些战死沙场暴尸原野的子孙后代啊。而自己怎么会心安从容的认为可以永久的拥有这个天下呢?汉朝取得天下,虽然不如秦朝的残暴,然而关键在于没有以仁义为根本啊。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不进行大封诸侯,就没有什么能酬谢功臣们的希望,而诸侯们自我发展强大了必定会引起执政者的不安,而这种形势就不得不用修固都城的城墙来面对,即便是尧、舜、商汤、周武也不能使他们的德政在一天之内而取信于天下,这就是荀子所说的这些天时地利都可以参透并利用的。这就是以地理为优势的做法。然而等到这种有利的地理形势失去衰败后,大都是大臣们不奉上命自由行事,危险从国家的内部就出现了。而首都的地理优势,也就来不及施行了,这就是德政衰败之后即便又地理上的优势也不能救国的原因吧。
夏、商、周、秦、汉朝代的国君,因为考虑后世延续而做出防范忧患的措施,不可说不详尽了。然而等到国家灭亡的时候,常常出现他没有考虑到事情,这不就是形势不如施行德政最明显的地方吗?《易经》上说:“ 玄妙高深的道理,要让人明白向往。”人心向往必然就有了德政的实施,只要有德政的实施就会没有诸侯国家也会安定,没有关塞障碍都城也会牢不可破了。非常谨慎地议论到这里。
读后诗曰:
治国修身德性多,天时地利不如和。
圣君备患极微至,三百周期运不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