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家长不喜欢家里养小动物,因为有孩子,担心有细菌。当然,卫生也是一大问题。养个鱼什么的还好,养猫养狗似乎都不行,更别提,小橙子说的她养只兔子,妈妈养着长颈鹿,爸爸养只大象了,简直可以开动物园了。
朋友送给我一只小猫,不过是只流浪猫。
带回家,给猫咪用纸箱做了个窝,还特意找了个靠近暖气管的地方,还准备了一个箱子放上猫砂,算是给它弄了个卫生间。一个碗,算是给它的饭碗。就这样,算是简单在我们家安了个家。
这只猫咪卫生习惯还好,已经养成如厕习惯,倒是不随便乱拉,但是猫咪本性,就喜欢抓,挠,爬,咬,所以自从它来了,我几乎都得在晚上之前把垃圾桶清理干净,要不然第二天,满地都是他拖出来的垃圾。
一股没注意,把我的瑜伽垫挠了一片,小橙子练功的时候,说,妈妈,痒。我一看,她的脚刚好在猫咪挠下的一片印上,摸起来非常不舒服,看起来都有密集恐惧症。
猫咪很馋,果然。给吃过肉之后,啥也不吃,天天就叫唤,我都感叹比我都吃得好啊。有次吃火锅,忘记把它关起来了。结果我夹着一个丸子,准备往嘴里喂,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起来就要咬,差点咬到我的手,我狠狠踢了它一脚,它都不离开。只有再补一脚,把它赶走。
真是见了肉就走不动。
02
小猫咪在吃饱喝足之后,就会找各种可以玩的东西来玩。比如我忘记收起来的一支笔、一根绳子、一个毽子,它跳上跳下的抓这些东西,看起来就像在训练自己抓老鼠一样,非常敏捷,矫健。
像很多小朋友一样,小橙子也挺喜欢小猫咪,喜欢跟它玩,还愿意跟自己的朋友介绍自己养了只猫,跟他们班同学视频的时候,都要让人家好好看看自己的猫咪,还约好了要一起来家里看猫咪。
小朋友喜欢动物,仿佛是天性。还说,自己跟猫咪是好朋友,自己的好吃的也舍得分给猫咪。
自从这里猫来了,小橙子又多了新的玩伴,猫咪喜欢围着小橙子的脚转悠,她不像我一样,将它一脚踢开,她倒是挺高兴,你看,猫咪喜欢跟我玩,它跟我熟了,是我的好朋友。
03
有时候,我看见小橙子,学我教育她的样子训斥猫咪。
那姿势、腔调一样一样的。
家长总是感觉有时候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怎样?养一个猫就知道了。
我在小橙子对待猫咪的态度上,看到了自己训斥她的样子,这是孩子眼中训斥人的妈妈的形象。
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让你看到了自己生气的时候有多丑陋。
当我们都是正常人在正常情态下,都是文质彬彬的儒雅之士,可是生气了,仿佛就换了一个人一样,变得急躁粗暴,没有耐心。
这个对比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作为父母往往是无视的,因为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我吼叫你、训斥你都是因为“我要对你负责”,“我比你懂”、“我是对的”。所以,默认自己所有的行为也是对的。
当然,很多时候,站在父母的立场,我们是为了孩子好。但同样是“以我为中心”的。
早上要去幼儿园,她总是拖拖拉拉的,我很着急,因为马上就要迟到了,她纹丝不动,好不容易叫起来了,又躺下了,还卷上了被子,还很有道理,“我冷”;
好不容易梳好的头发,一滚,还得重新梳;
该出门了,因为穿哪件衣服无法统一意见,也一直在那耗着,明明是冬天了,还想穿夏天那件裙子。
这个时候,我只能是强迫她,赶紧收拾出门,其实,仔细想想,依然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因为迟到了,老被老师说。孩子没反应,但是作为家长,肯定觉得不光彩。这么多孩子,就咱家的要迟到?何况还住的这么近。
你看,其实还是为了自己。
04
看到她教育猫咪的样子。
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做法。
其实,也明白对孩子吼叫没用,自己作为被教育对象的时候,一是烦别人吼,二是烦别人唠叨。
可是,自己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时候,那一瞬间,似乎都已经忘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顾着赶紧解决问题,即使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老师,其实最管用的不是言传,而是身教。耳濡目染,她就是另外一个你。
教育孩子身上,千百次费心的成果往往可能因为一次疏忽而失效。我们一心想为孩子做更多,更好。但是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浪费了。
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思考100个问题:18/100,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