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博傻

作者: 肖小跑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09:08 被阅读316次

    地球上最强大的去中心分布式共识算法(Decentralized consensus algorism),不是区块链,不是比特币,而是“博傻”。

    此算法,无需代码,您和我都会用。就像斐波那契数列的尾递归(tail recursive):一个人“犯傻”的结果,是下个“犯傻”的原因,互为函数,通过重复开头的“犯傻”来实现循环,完成自动累积。

    一键开始,永不停息。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博傻”这个概念,已经被很多需要我仰视的“入世”哲学家解释过。但他们大脑皮层之厚,思维之跳跃,认知之混杂,把这件事解释的晦涩无比,根本不会顾及我羸弱的理解能力。

    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让我在真实世界中又找到了案例,救活了我的理解力。而且就在身边,正在发生:

    索罗斯:反身性

    1

    请听题:

    “长岛冰茶”改名“长区块链”,股价一飞冲天;柯达破产五年,区块链附身,一个鲤鱼打挺居然活过来了。任何概念,只要跟区块链沾边儿,都一飞冲天。这是谁干的?

    傻钱干傻事。当然是我妈和邻居刘大妈。

    答案不完全正确。

    我妈和邻居刘大妈只是外围主力部队,前面冲锋造势的,是由日间交易老炮、高频交易、和机器算法组成的梦之队。

    您记得小时候校门口的棉花糖机吗?

    把白糖倒进小罐,加热,加热,再加热。糖化成浆,整个装置开始旋转。离心力把糖滴甩出,在空气中凝结成丝。新糖丝层层缠绕在旧糖丝上,动作越快,棉花糖卷的越大越蓬松。直到糖浆用尽。

    在一潭死水的市场上,比特币的出现像在锅里撒了把糖,苦寻波动性的日间交易员如饿狼见血(在这里跟大家讨论过),欢快地扑上,pump and dump,加热加热再加热,拉出一条条糖丝般的上影线。

    日间交易员的肾上腺素,唤醒了高频交易员,跟“区块链”沾边的关键词,都是高频抢单塞单的活靶子:用大量极速报单和撤单淹没市场,迷惑住日内交易员的大脑,食之。

    日间交易和高频交易搅起的异动交易量,触动了“趋势追踪”算法。不管交易策略跟“区块链”有无毛关系,只要趋势“pattern”出现,机器都会以快过人类千万倍的识别速度,不带情绪地执行。

    以上所有,再反馈给我妈和邻居刘大妈,就是这真是个好东西。外围大部队遂入。

    Michael Covel老师写过一本书《趋势跟踪》(Trend Following)。里面有句话“职骗老炮永远会找新奇之物来搅浪(Con artists will always try to ride the new new thing)”。棉花糖机一旦启动,只要糖浆还没化完,市场上还有血能输,这么甜蜜的事业,不粘上去才不正常。

    人世间这般躁动,会反作用于真实的世界:区块链技术将借此继续进步?还是完全变味?

    至少有一点确定:此时的区块链,已经不是彼时那个区块链。

    2

    这个过程,就是索罗斯老师反身性中的“正(负)反馈”。只不过新时代有了新特征,机器和算法的加入,让整个过程更刺激。

    The Age of Fallibility
    “反身性通常出现在相对狭小的那部分现实之中,但正是这部分现实对参与者来说意义最为重大。它表现为“认知功能”和“参与功能”的互相交织、互相干扰:使我们对情境的理解不完全,决策也往往事与愿违。现实的主客观之间有“短路反应”,通常表现为实体的价值属性与实体本身之间的循环联系。这种循环联系会导致一种开始时自我强化、最终却自我摧毁的“繁荣—萧条”过程。”《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

    干读这段话,就像吃了没熟的香蕉,涩在嗓子里咽不下。有了上面的博傻案例,才算送了一口水下去。

    您有两个意识:一个用来弄明白自己在真实世界的处境,称为“认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另一个试图影响世界,叫做参与功能(participating function)。这俩意识,作用相反,互相影响,是为“反身性”。您的“思维”与“现实”的关系,就像骑着马射大雁:飞来的雁,射出的箭,您对世界的看法也在改变着真实的世界。

    结果就是:您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永远是错的。

    为什么?

    就像大学食堂里的“斐波那契汤”:今天的汤=昨天的汤+前天的汤,您不完美的认知,与您下一步的行动,互为函数,唇齿相依。

    在缺乏知识的情况下,您只能用自己的判断和偏见来作决定,结果一定是偏的更远。回到前面的博傻案例,请问这场遭遇战中,有多少人知道“区块链”到底是什么鬼?

    反身性祸祸完您的世界观,接着通过您的行为,给真实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

    索老师开出药方:与其试图预测未来,还不如搞清楚您眼前这个自我强化的过程,怎么展开,如何收场。

    前提是,承认自己易犯错。但人类生理中好像没这功能:就算对自己干的事嗤之以鼻,知道自己在斐波那契博傻漩涡中,在某一时点,仍然会跟上大部队。

    为什么?

    塔勒布:不耐烦的少数人

    1

    因为从众的,不一定都是傻子。

    成为大多数,会带来安全感;成为少数,您得背上更多压力和风险:万一落了单呢(FOMO:Fear Of Missing Out)?在这个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永远存在的世界里,人多的地方更安全。即使“安全”只是假象。

    微信和头条会放大此情绪。因为媒体的天职,就是告诉您大多数人在干么。

    群体犯错更容易,但真相永远在少数人手里。这就是为什么塔勒布老师一直痴迷于成为“少数”。

    The Most Intolerant Wins

    让变革真正发生的,不是51%,而是1%。

    社会的整体移动,不管经济,道德,还是思维模式,都来自一小撮人。靠共识、选票、民意、委员会、学术会议、和少数服从多数,并不会推动任何事情,那些都是表演。只有“不耐烦的少数人(The intolerant)”砸了老秤砣,或者改了秤的刻度,才能打破平衡(All one needs is an asymmetric rule somewhere)。

    2

    我中华上国《礼记·中庸》早有分教:“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投资原则,跟做人原则一样:先要有一个终身坚持的立场。但真到撸起袖子时,如果只从“立场”出发,一根筋,只用单一原则,或者大多数人的原则来衡量,肯定走偏。无论是道德,钱,技术,还是政治。

    正确姿势,该是让少数人差异化的原则来参与。贴标签之前,必须是不同原则合力作用的结果。

    孟子有“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权”就是秤砣,一个平衡状态。但不管秤杆两头的重量变化,永远把秤砣放中间,您也平衡不了,决策依然会偏。

    塔老师开出药方:既然现实不可测,您就不能靠大部队来找“安全感”,而该锻炼自己的“反脆弱性”:这跟孟子老师的秤砣平衡功是一个道理。

    什么是反脆弱?一个诡异的解释:一只碗,摔在地上,不是碎成八片,而是变成八只碗。

    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反脆弱的事物则于混乱中成长。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火炉里的煤球,越捅越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斐波那契博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yq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