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作者: 林建明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23:54 被阅读0次

    约好下午两点,去《西桥东亭》杂志办公室。在楼外停好车,却进不了门,疫情后遗症还没有消失,门口还有像警察拦的警戒线,红一道,黄一道的,不仅刺眼还挡住了脚步。

    一个穿制服的人刚好出来,问他可以上楼吗?他说不可以,我又赶紧说,去四楼的。他眼睛盯着我看了看,那你上去吧,走里面的电梯。我谢了他。

    进了大楼,顺手确有两个电梯门,灯都亮着的,让我走里面的电梯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在人家的地面上就得听人家的。

    能上去就好。

    出电梯门,向前再右拐,宽阔的走道尽头,朱老师高大的身影在招手,昏暗的光线里,看似一张黑白照。

    我随朱老师后面进了办公室。

    这是我第二次进朱老师的办公室,一切还是熟悉的模样,不曾改变。朱老师招呼我坐下,他取出了两本协会成立后出版的首本杂志《嘉定文学》,上面有我的三篇“文章”,又拿了一本刊有掘文《漫游安亭汽车博览公园》的杂志《西桥东亭》。

    接了书,我没去翻动。但将自己的心思向朱老师表白出来:请他为我待出的集子作篇序,并帮我重新整理一下。

    说这番话的时候,内心是翻动,翻腾着的,我知道朱老师很忙,年纪比我又大许多,况且还不是怎么太熟悉。于情于理,这些请求都有点勉强。

    朱老师名叫朱超群,1957年8月出生,上海嘉定人。中共党员,系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龙文学奖”组委会秘书长等,现任《西桥东亭》杂志主编。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诗歌集、名人传记等12部,计250多万字。在全国网络上主编小说、散文和诗歌等文集等15部,计300多万字。在全国几十种报刊、网络上发表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等数上千篇。

    请他作序是我去年参加昆山开发区文化促进交流会后就有的想法,压在心里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终于吐了出来。

    吐出来,心情就舒畅了,更让我舒畅的是朱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让我将文本发给他。

    说话间,毕建明老师推门而入,他手里拿着一幅书法作品,铺展在桌上,用甲骨文书写的,据后来题写《嘉定文学》的老师说,这字没二十年的书法功底是写不出来的。

    陆续来的还有几位,我最面熟的是《上海散文》主编沈裕慎老师。我有一本他的散文集《风荷记忆》,他也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上海散文》今年第一期曾刊有我的小文,但没收到样刊,和沈老师说了,他爽快地让我给地址发给他,回去就邮给我。

    和这么多优秀的人在一起,听听他们的教诲,学学他们的经验,多努力,不松懈,自己也会优秀的。

    附作品简介:

    林建明,笔名(愚人),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铜陵市作家协会会员,铜陵老洲镇人,现定居上海青浦。业余时间爱文学,爱读书,爱码字。在《光明日报》《长白山日报》《铜陵日报》《池州报》《德州晚报》《枞阳杂志》刊物及省内外多家微信平台发表文章两百余篇。

    书名:《走出村庄的人》(暂定)

    出版商:上海文艺出版社

    署名:林建明

    内容提要:

    《村庄走出来的人》一书收集了65篇散文,约十三万字。这是作者从最近三年写的两百多篇文章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也是自一九九O年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后的内心独白。

    本书语言质朴,文笔流畅,叙述生动,蕴含着对作者思乡之情,对家乡以往的风俗、风情、风貌的深度回顾。也有对乡村在改革后发展的细腻观察和探索。

    本书属非虚构创作,涉及到的人和事都曾生活在现实中的村庄,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熟悉如在身边的情感。读来亲切、感人。因受同乡们热情鼓动,故成集。期待读者们喜欢和收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nb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