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法是七种,也有十种的说法。其实都不重要对吧,对号入座这种事,你也许生怕把你漏掉了。

要我说呢,无非内外两面。外面的,你会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包括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张嘉奖令,或者是物质的一些东西。我们都是社会性的,外面的东西,由不得我们不去在乎。

然后就是内在的,就是我们的所思所想。过去的沉淀,新鲜的加入,还有我们的加工。太多的素材,无人能做到精准归类,精确判断,精到分析,算无遗算。
中庸讲究“中”,不喜不悲,也许更难。我建议,不执。因不执而不硬,从而不易伤人伤己。
————今日读书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