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写作的口诀是“快写慢改”,之前一直在谈“快写”,今天谈谈看“慢改”。
这几天在剑飞老师指导下,对自己之前的一些语音稿进行了一轮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自己也有一些心得体会感受,进行一下归纳。
老师指导的语音稿修改,分为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修改错别字,第二个步骤是增加标题,第三个步骤是将句法修改正确,第四个步骤是去掉自己的惯用语,并且进行段落的切分。
这个方法论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非常快速的获得一篇具有一定质量保障的作品,而且除了形成作品之外,我还有一些其他更重要的收获。
审视自己的思维
从四个步骤可以看出,修改文章有一个原则,不动骨架,只动细节,这是一个把原石不断打磨成翡翠的过程。
修改的过程是对自己之前语音写作的过程进行一次整体回顾,感觉还挺有趣的。自己之前还真的没有重新去看过自己语音输出的结果,这是第一次体验。
在回看的过程中,我感到,写作输出的质量是不如自己最预期的,讲的时候会自以为非常流畅,思路非常到位、全面。在看的时候还是会发现有一些很奇怪、不流畅、不通顺的部分,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的时候,是无法发现这些点的。而重新回顾来看的话,非常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
我会发现在某些段落里面,整个逻辑关系完全看不清,不知道自己当时在想什么,所以就整个删掉了。这是一次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对于自己输出的作品,居然会有陌生感,居然能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如果是用书面方式来写作的话,很难暴露出自己这些在思维上的缺陷和漏洞。
原石不怕切,好文章也是不怕删的,语音写作尤其如此,因为写的又快有多,没有心理压力的,哈哈。
标题体现利他
第二点是补充标题,作品是向读者服务的,所以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体验感跟我们写作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
在写作时不断的不断的进行输出,把脑中的内容输到空为止,容易流水账。对于读者来看的话就很难阅读,我们有思路指引,读者可看不到,需要一些引导,这个时候标题跟分段就特别重要。
我们写作的时候会有一些隐含的、以为不言自明的内容,比如主题、比如目标,自己在写作的时候,因为非常清楚自己讲的主题目标是什么,会懒得明确写出来,但读者是完全不知道的。我们需要把标题作为主题的引导,给予补充和标识。
这几天看语言学大神平克的书,着重讲到了主题与目标的关系。我们所有的写作,首先必须开门见山,讲明主题,告诉读者我们讲的范畴是什么,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大家带的这个主题带着问题去看,效果会好很多。
断句锻炼逻辑
我现在写作时,会先设定问题,然后进行展开,但是在具体的输出过程和内部表述有时会忽略这个点。可以把大主题分成小主题,然后再进一步的进行展开,锻炼下结构化思维。
从大主题的小主题,比较直觉的是采用并列方式就是1、2、3,但这个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展开方式。我们还需要一些更具有逻辑性、更具引导性的主题拆分,比如时序关系、因果关系等。在大脑中构建起来,这个是一个锻炼结构化,锻炼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的途径。语音写作过程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分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练习。
在语音过程中分段操作有点麻烦,所以会不太愿意分段。但对移动阅读来说的话,超过三行就是比较差的阅读体验。这里就要打磨好,在形成语音稿时尽量要说短句不要说长句,短句是能够帮助到读者理解,而长句的话难度会比较高。
长句变短句这个是目前主流写作界比较推崇的一个方式,因为长句非常容易造成认知的负担。平克在书里也讲到,当长句的主语跟谓语之间有距离的时候,对于读者来说,会有非常高的认知负担,大家需要把非常多的东西放在短时记忆中,一直到整个语句完成才能进行释放,体验感是不愉悦的。我之前看得到上的专栏,会非常有意识的把长句变短,就是用来防止思维的负荷压力。
反过来说,这会造成一个新的问题,如果阅读对读者来说完全没有思维负荷,那如何成长和提高。有时候我们开动大脑的能量去进行理解,是一个锻炼我们思维和提升认知的过程快餐化的写作和学习方式就会有这个局限。
当然作为写作者来说,我们是要尽可能帮助读者容易的进行理解,因为能读下去就是最关键的问题。在容易接受的前提下,写出更为有思想价值和深刻的内容,这个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术和道的关系。
改变自己的语言
下面一个很有意思的收获是,我发现了自己非常多的惯用语。剑飞老师让我来修改一些自己的惯用语,我居然发现了将近十个自己的惯用语,就是说那种完全可以去掉,跟实际内容没有关系的,只是自己在反复表达的内容,比如“那么”、“其实”、“然后”等等。
这个是反直觉的,在书面语表达中,我们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在语言表达中,包括在日常生活中,这会就特别容易出现。当我们思维出现停顿,出现不连贯的时候,我们会用一些惯用语进行过渡,会不断的冒出来。惯用语密集的地方,往往会体现出自己思维不够流畅。
我昨天真的是吓了一跳,一篇5000字的文章,大概挑出了将近500处惯用语,占比非常的高,如果不进行修改,一定是会对阅读造成障碍的。
这种体验非常独特,我上一次意识到自己语言的问题,还是在现场拆书的时候,当时就有个小伙伴提出我有个口头禅“然后”。我发现真的是很有趣的是在之前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但是在被提醒之后我发现就特别容易抓到,会觉得特别刺耳。
没有提醒就没有意识,说明这是自己内心的思维屏障,是需要外力帮助打破。而这次修改我发现了更多的惯用语,可以帮助我打破更多的屏障。
惯用词也往往是一些模糊用词,可以改变我们的形象。
首先是提升自信,如果我们的惯用语非常多,让人家觉得我们发言不够利索,发言信息质量不够高。背后体现出的是一种自信,虽然不能指出哪个具体表达的问题,但大家会有这种感觉。
大咖的发言,其实是即兴发言,也是很少出现这样的词汇,让人感觉是胸有成竹,非常自信。就算讲解的内容是一样的,我们在表达中出现一些模糊性的词语,比如说“可能”、“我觉得”、“好像”,“也许”这样的一些词,会暴露出自己内心的虚弱,我自己并不特别有把握的情况下,就讲出来了。
其次是体现诚实,阳志平老师一直在强调,写作时要诚实。我们心里一旦产生犹豫,会加上一些这样的惯用词,恰恰说明了自己还没想明白,体现出自己的薄弱。既然表达,我们能不能更明确一点,的给自己点自信,我们既然讲出来,就是要对这句话负责任,不要给自己留回旋或者是退路,这个我觉得是作为一个作者的专业态度。
这里可以形成数据分析统计,知道自己有哪些惯用语之后,我们可以在讲的时候有意识的进行克服,也可以在事后采用工具来进行统一的修改,都是比较简单的。同时分析自己惯用语的出现,就很容易发现自己表达的不够清晰,是给自己的反馈,让我们可以进行定向加强。
在这个改进过程中,自己日常的语言能力也会跟着提高,很神奇。
打开周哈里窗
对于我来说,修改原文这是一个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切入点,特别感谢老师的提醒。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周哈里窗: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时候需要有反馈和提醒,而且一旦踏入不知道的领域,会能获得一个比较快速的提高。在修改的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这点,也反过来推动我语言表达的提升。
这段时间体验下来,“慢改”其实并不慢。语音稿一直在那儿,可以随时断点续做,并不需要连续时间,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来做,我们的时间是被延展了。
语音写作写起来爽,改起来更爽,现在真是每天都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惊喜,所以我现在是动力十足,继续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