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涔汐
七八年前,我参加一个拓展沙盘的活动,参赛人数大概20人。
教练拿出一个纸盒箱子,箱子里放着一堆的纸条,每个人像抓阄一样随便抓取一个纸条,参赛要求为不准相互看纸条的内容,不能说话,全程紧闭嘴唇,然后完成各自任务。
每个人接收到字条的信息不同,比如有人看到的信息是“底座”,有人看到的信息是“大梁”、有人看到的信息是“柱子”等等。
看到自己收到的信息,又不能相互用语言交流,相互独立,大家顿时一脸茫然,到底要完成什么任务呢?啥底座、大梁这是干啥的啊?
但是这20人中有一个人拿到的纸条是:我们需要建造一个塔。
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团队要完成这个任务,其他的人获得的都是琐碎的信息,根本不知道要完成什么任务。
01
后来,获取到需要建造一个塔这个信息的人,迅速用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
他的手势好像在说听我的,我知道要干什么,然后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一个塔的形状,这个时候手拿着塔尖这个信息的人,隐约猜到要建塔。
而有些人手中的纸条中没有“塔”字眼的人,还是一脸茫然不知道到底要完成什么,接着所谓的“领导”比划着手势,最后花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大家才猜到:哦,我们要建造一个塔,
最后完成了任务。
通过这个沙盘活动,我第一感受:
沟通能力真是太重要了,明明建造一个塔嘴说清楚就行了,最后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比划半天,猜了半天才猜到团队任务要搞啥。
但是,当我进入职场后,才发现很多职场人跟当时我参加沙盘活动一样,因为欠缺沟通能力,执行任务经常出错,甚至南辕北辙浪费时间成本,我们都误以为:
谁都有一张嘴,难道不会表达吗?
那是因为你对沟通能力存在盲区,沟通漏洞型法则中:
你心里想的是100%,嘴上说的是80%;别人听到的是60%,别人听懂的是40%,别人行动的是20%。
你心里想的和别人执行锲合度越高,代表你的沟通能力越强,而出现的出入越大,代表你的沟通能力越弱。
我曾经听到不少人抱怨:
我说清楚了,是他没有听懂,为啥怪我;这个事儿,明明是他没有处理好,为啥怪我没有告诉他等等。
今天涔汐给大家上沟通能力的干货啦!
02
核实信息的准确性,而不是我“以为”
案例:电视剧《都挺好》中,姚晨饰演的苏明玉是一家分公司总经理,她的手下有一位得力干将助理小新。
这部剧,有很多职场学问。
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苏家的几口人上,而忽略了不起眼的配角,今天我来剖析身为总经理助理的小新,大家仔细看电视剧会发现,小新有着非常强的沟通能力。
有一次,苏明玉叽里呱啦给小新安排了一大堆的任务,小新听完苏明玉安排没有屁颠屁颠立马去处理,而是说:1、2、3、4、5明总,你看是不是这些。
苏明玉点头后,小新拿起文件夹就出去了。
而我们在职场中,很多人犯了一个职场沟通大忌:不向沟通者反馈自己获取的信息。
比如:表达者想表达的是100%,而接收者可能收到10%的信息,就跑去吭哧吭哧干活了,结果是南辕北辙。
甚至偶尔当我们脑子混沌的时候,嘴里说的连80%的准确度都达不到,比如心里明明想着周五的交稿,但是嘴里却说着周四交稿,我以为我说的是周五,但是表达的却是周四。
如果接收者解码信息不核实,我就一直以为我嘴里说的就是周五,这就是沟通中表达者偶尔会出现的错误。
03
马东在《奇葩说》中说了这么一句话: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很多人心里想的是100%,但是表达能力有限,准确信息只输出了70%甚至60%的信息。
这就让信息的输出打了折扣,如果接收者解码的能力再打折扣,最后还剩下多少准确信呢?
沟通中一大忌讳:我以为
我以为你让我明天来处理这个事儿;
我以为你当时不需要人员;
我以为你跟客户沟通了呢;
把你获取的信息向对方核实,这是沟通中的一个关键程序,如果你核实的信息,对方说:完全正确。
OK,完全按照这个指令执行,出现问题是对方的责任,而你没有获取100%的信息,却根据你理解的20%的信息去处理,这个时候会出现相互扯皮争论的局面。
我初入职场时,上司给我上了第一课:
不要把“我以为”当成口头禅,懂了就懂了,没懂再沟通,别不懂装懂,信息核对清楚再去执行。
否则你会习惯性犯了沟通大忌,浪费时间成本。
04
不顾及信息接收者的理解能力去表达,称无效沟通
有一次,我看到贾玲参加的一个综艺节目《方言版传声筒大比拼》。
游戏规则是由第一个人把一句话用粤语传递给后面四个人,后四个人提前是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的,只能听着传递者的表达。
第一个人拿到一张纸写着“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旗”,接着播放出粤语读取这句话的声音,第一个人用粤语把这句话说给第二个人听。
第二个人听完第一个人表达云山雾罩,然后根据自己接收的信息比划着表达给第三个人贾玲。
贾玲一听快哭了,这到底在说啥啊?后来贾玲硬着头皮向第四人传递信息,成了“咯咯哒咯咯哒咯咯咯哒”。
最后一个人接到信息后,主持人问猜猜这句方言啥意思,他意味深长的回答:我猜测意思是“肚子大”。
沈腾在下面笑的人仰马翻,一句“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旗”的信息,最后他们猜出来的是:肚子大。
这两个信息得相差十万八千里啊。
05
其实这就反映了沟通中的误区,表达者只顾着自己表达,没有考虑到听者的理解能力。
游戏中的这些参与者都不懂粤语,他们是无法解码粤语所表达的信息,也就无法获取准确的信息。
大家别笑,很多人犯了这个沟通的大忌:
不站在听者理解能力的角度,自己表达完了就完了,能不能听懂是你的事儿。
拜托这不是英语高考练听力,说完了就拉倒,听没听懂是你的事儿,你的目的是让对方get到你的信息完成任务,对方准确获得你给的信息才是沟通的关键。
比如,你的同事现在正在KTV,而你这个时候有个重要的事情需要跟他沟通,你得考虑到他接电话因为太嘈杂而不能完全get到你的信息,你得通完电话后,再给他发条微信,用文字把任务说明清楚。
比如,你是一个博士生,而坐在你对面的是一个没有上过几天学的农民,而你要跟他介绍一个产品,就不能用高科技化的专业术语介绍,他的认知能力理解不了你表达的专业术语。
这个时候,用这就是网友们说的话:能不能说点儿人话。
一个沟通高手一定不是想当然表达,而是站在对方理解的程度上去沟通。
比如对方所在的场合、对方的文化程度、对方的理解能力,对方目前的处境等等,这是沟通的智慧。
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 而是你表达方式的错,你应该给牛喂草,而不是弹琴。
06
及时反馈,双方信息持续保持一致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妮称:熊熊。
她学习的是插画设计美图设计类的专业。我曾经跟在她合作中,感受到了跟一个沟通高手合作真是太痛快了。
比如我让她设计一个海报或者是图片,她会提前给你一个预估时间大概多久完成,在这期间随时跟你反馈进度,有特殊情况她一定及时通知你,你永远不会担心这个任务无法完成,因为会第一时间把任务的进度反馈给你。
而我也曾经合作过另外一个设计师,同样是设计图片,每次都是我追着问进展程度,而且还不能及时得到回复,这让我沟通起来特别累。
我们在执行一个任务的时候,会忽略信息及时反馈这个环节,信息及时反馈在什么场合最能体现,在做活动的时候。
案例,在主持学有个教科书版的案例董卿的“金色3分钟”。
2007年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中,当接近零点时,现场时间突然出现了两分半钟的空档,导演马上安排董卿救场发挥。
当董卿开始大方自如地自由发挥时,耳麦里突然出来导播的误判:“不是两分半钟,只有一分半钟了。”董卿连忙调整语序,准备结束语,而此时,耳麦里再度传来更正:“不是一分半,还是两分半!”
这就是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性,尤其在大型活动中,随时可能会有突发情况,甚至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事儿,信息没有及时反馈影响大局。
07
不要带着负面情绪去沟通,关键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
案例:助理没有把一件紧急重要的事儿处理好,老板A脾气不好大发雷霆,骂道:
你脑子咋长的,被驴踢了吗?真特么一群窝囊废。先训斥了一大堆,把所有的人骂了一遍,再追责。
老板B严肃的问助理:
现在事情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先跟我说这件事儿没办好,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出现了这个问题?补救方案是什么?
事情解决了,最后问责,该罚的罚,该训的训。
老板B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去沟通,而 A老板不叫沟通,叫发泄式的表达,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结果。
08
如何避免负面情绪的表达呢?
方法:用职业化语言替代情绪化的语言沟通
1、指责的态度:你这个方法不对,你怎么想的,用脚指头也能想明白啊!
换成: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你看看这样处理会不会更好些?
2、发泄的态度:我现在不想听你说话,你真是太烦人了,这个时候别烦我!
换成:我现在状态不太好,稍后咱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吗?
3、傲慢的态度:你没有我专业,听我的!
换成:我以专业的角度,给你一个参考建议,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
4、抱怨式沟通:我现在任务一大堆,根本顾不上,我哪里有功夫做这些呢?
换成:我现在的时间非常紧张,目前重要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这件事儿我打算往后缓一下可否?
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并不代表每个人都是沟通高手。
因为沟通能力靠的不仅仅是一张嘴,还有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智慧、修养、思维能力、稳定的情绪,看了这篇文章,大家自测一下你是不是一个沟通高手呢?
学到了干货,文末记得点赞啦~
张涔汐:头发虽长,见识不短;眼光虽毒,嘴巴不毒,以犀利的文笔,让你的认知突围。畅销书《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