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项事业,是一门艺术。
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传递。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培养人的才能,发掘人的潜力,提升人的素质的一个伟大工程。
教学,是一个系统,是一种科学。
它需要严谨的思维,扎实的基础,丰富的知识。需要全面掌握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逻辑学等一系列专业技能。
教师,是神圣而又艰苦的职业,是富有却又清贫的抉择。
是教授者,也是学习者。
是引路人,也是探索者。
教育,常常被领导们冠以“最光辉的事业”挂在嘴边。教师,却一直都是在社会底层相濡以沫的低等动物。
也难怪,贵为孔圣先师,除了几年公务员经历外,大多时候,他也只是个普通民办教师。
我今年参加工作19年,如果按60岁退休,还有19年,教书生涯刚好一半。
早过了热血沸腾的年纪,也不再有意气风发的精神,只想安安静静,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师。
一、不图富贵,去利欲心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对这句话,直到现在仍旧深信不疑。
就算是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以卖烧饼为生的著名民营企业家大郎同志,好歹也能在一线城市的繁华地段有个带临街商铺的商住两用楼,并和金莲同志结下了不怎么深厚的革命友谊。
更不用说如今全民皆商,遍地皆摊的大好形势之下,卖猪肉能开出几十家连锁店,烤红薯能在广州赚下七套房,就算啥也不干,专在地铁站行乞,不也是在老家盖了大房子么?
那么,古往今来三百六十个行业里,唯一没有凭借职业发家致富的,
——就只有“老师”了。
我说的不是那些到处讲学或著书立说的大学者,而是真真正正在普通学校奔波劳碌的普通小老师们。
每天早上鸡未叫就起床,深夜贼都睡了还在工作,拿着点微薄的薪水,透支着身体,呕心沥血养育着别人家的孩子。
呕完心,沥尽血,抖抖索索摸出“教师法”,盯着“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老泪纵横。
顽强煎熬到59岁,终于看到退休的微微曙光,却因长期积劳成疾,病倒在床,紧紧抓着儿子的手:“儿啊!如果你能等到老师涨工资的那天,清明上坟的时候可别忘了告诉你爹我一声啊!”
从我踏入教师行业那一刻开始,心里就在默默祷告:“说什么富贵呢,能好好活着就行啦。”
从此老老实实杵在讲台上,努力挣扎。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不干我事。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与我无关。
二、不求闻达,修淡泊心
富贵既不可得,那名呢?
名倒是有。
每年都有成名的老师:
跳楼的;
被开除的;
被学生捅死的;
被当做反面教材沦为路人茶余饭后谈资的。
别老想着如何成为“名师”,又不是科举考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到你果实累累,自有路人仰视。去争那虚名做甚?
想起我们学校刚退休的徐老师,迄今为止我校唯一有过的正高级教师。
他放弃了当校长的机会,扎身教学一线三十多年,不断潜心教育,钻研教学,桃李天下,著作等身。
他申报正高级职称那年,看到他申报表中“获得荣誉”一栏竟然是空白的,我好奇之极而追问,他很平淡地告诉我,这么多年来,别说“县级优秀”了,他连“校级优秀”都没得过。
周围那些光环耀眼,荣誉满身的“名师”,会不会觉得惭愧汗颜?
备课室坐我对面的LDP老师,帅气俊朗,待人谦和有礼。一手好字,超越各展馆书法作品。满腹诗书,知识之渊博少有人及。
从未见他争夺过什么,吹嘘过什么,但再怎样自吹自擂趾高气扬者,在他面前无不垂下头来。
大直若屈,大辩若讷。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三、不畏权势,强自信心
教育,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
见过很多老师考公务员考其他单位改行,至今我也没见过其他单位的有本事改行来当老师的。
一般情况下,学校里是没有所谓的“领导”的。“学而优则仕”,一个正常的学校,会把那些工作认真刻苦,力求上进,专业技能过硬,教学成绩优异的老师纳入管理层,以之为表率,借此勉励本人,激励他人。
然而现在有的学校,歪风邪气泛滥,德才兼备者得不到重视,反倒是那些会吹会捧会拍马,能钻能迎懂追随的不学无术的小人,往往被校长重用。
这样一来,德不服众,能不配位者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领导”,小人得志,狐假虎威,开始对大家指手画脚,吆来喝去。
老教师虽然不屑一顾,却也无意理会。
新教师固然心有不忿,却又不敢直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学会吹捧能获得赏识,就会有更多人去仿效。既然钻营到一个小职位就能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就会有更多人去争抢。
只是,学校风气既已不正,教学环境自然变糟。好好一个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之地,忽然变成了旧社会的官僚衙门。
能否知人善用,是领导的能力问题;能否举直错枉,是领导的素质问题。我们普通老师,自然是完全没办法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上好自己的课,教好自己的书。对这种乌烟瘴气,不妨横眉冷对,嗤之以鼻。我不去揭穿你,你也别来烦我。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四、不慕虚荣,留平常心
人,越缺什么,就越爱炫耀什么。
所以老板的办公室会有满满一大书架的世界名著。
暴发户出门恨不得用钞票贴遍全身。
你什么时候见过莫言一本正经地跟小孩子讲解“回字有四种写法”?
你又什么时候见过马云戴着大金链子开着拉博基尼在街头飙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也想西装革履,我也想名车豪宅。
只不过,既然选择了这一条路,也应该早就找准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要比权力,你何必跨入校门。
要比收入,你不如去摆地摊。
干嘛非得比呢?
学生看重的是我的讲课是不是如春风拂面,或者沾衣欲湿。有没有使他们醍醐灌顶,有没有让他们茅塞顿开。
他们才不在乎我有多少财富用哪些名牌。
纪梵希阿玛尼不一定穿每个人身上都有名牌的感觉。
你上街买把小白菜,LV也不一定就比塑料袋实用。
闻惯了百雀羚,香奈儿不一定适合我的嗅觉。
没有实力去灯红酒绿的高档会所品洋酒,我点个烤猪蹄开两瓶冰啤酒也照样能喝个微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好了,我的鸡汤你也喝完了,茶已淡,酒已凉。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