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回忆童年,因为童年带给我们的记忆是更多的美好和快乐,无忧无虑,天真无邪,是人生难得的一段好时光。同样是自己,同样是这个世界,为什么长大后,阅历和技能都增长了,快乐反而不见了?
读《换个想法幸福生活》一书,深受启发,书中写道:
如果可以,我希望回到童年那无忧无虑的时光;
如果可以,我一定好好学习所有的东西,打造一个完美的自己;
如果可以,我一定珍惜曾拥有的一切,不致失去后才知道它的美好;
如果可以,我一定会选择一个新的起跑点,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如果可以,我一定……
生活中,我们不时能听到人们这样或那样的抱怨和感叹:如果可以……那该有多好!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生是一次不能抗拒的前行,没有如果,只有继续。
其实,说“如果”的时候,便将自己置身在过去,看不到眼前。“如果”是不敢直视失去的痛苦,"如果”是人性中的留恋和贪婪。
习惯说“如果”的人只愿活在自己的假想空间,幻想可以改变过去,殊不知一切都是徒劳。若跟不上时光的脚步,总是活在过去,那样你永远都不会拥有现在。
书中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位妇人,上街买菜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雨伞落在了菜摊上,返回去寻找,却早已不见踪影。为此她一路上都十分懊恼,并且不停地责怪自己:“我怎么可以这么大意,如果我多留点心的话,如果我当初不拿雨伞的话,或许雨伞就不会丢了……”
等回到家之后,这位妇人突然发现钱包也不见了。她猛地一拍脑门,一定是由于太专注自己已经丢失的那把雨伞,在仓促与不安中,又把自己的钱包也弄丢了,她继而又后悔地说:“如果我那会儿不那么关注雨伞的话,如果我……”
我们常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是不可逆转的。一味地“如果”,不仅不会挽回任何损失,反而会让人遭遇更大的不幸。
“如果”只会让痛苦反复,让人变得心灰意冷、疲惫不堪。
西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的时候,一定也曾想过“如果”:鸿门宴上如果他不对刘邦心软,如果回到从前等等,最后他终究无法从过去中抽离,哀伤遗憾之余,只能自刎于乌江。
我想项羽的失败,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刘邦的围攻,但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置身于对过去的悔恨中,用“如果”将自己的心挫败。
我们常说“境”是由“心”而生,并且由“心”而灭的,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境”灭而“心”不灭。当境况改变,心中却还在念念不忘,因此有了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故事。
所以,我们都要很肯定地告诉自己,在我们的生命里,“如果”这个假设是不存在的。人生不能重来,只有坦然面对和接受,从过去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把“如果”去掉,改成“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要如何如何……相信自己,才能少些烦恼,多些快乐。
人的意识就是一种无形的能量,这种能量通过人的意识形成强度不同的能量波,它可以影响和改变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发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心静则智生,心乱则愚起。所以,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往事不回头,余生且从容,如此,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