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6:00多,我在厨房做饭。孩子在客厅书桌前写她的作业。这种情况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也不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只一心一意的做自己手中的事儿。等我做好饭菜,去叫孩子吃饭时,她正在做英语配音作业。一句英语,五个单词,起先我也并没有太注意她。但当同一句英语不断地传入我耳膜时,竟然惊讶的发现:孩子一直在不断地重复这一句话。起先我一直耐心在旁边听着,不去做任何干涉。后来我发现,孩子一直读不下这句话的原因。是他竟然没有意识的去听一下原音,只是机械地重复这句英文,不去分析他为什么得不了高分。还是这个时候是完全不在状态?只想草草了事。
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读书。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读书都是机械的,重复别人的话。而不是对这句话加以分析,加以消化,然后变成自己的,只会照搬全抄。然后当要应用起来的时候,会用的非常的生涩。包括分享,很多很多时候都是照原文发出来的。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看过,或者只是为了分享而分享。我一般分享东西,一定要先看过。觉得可行才分享。当然很大程度上,分享的这些信息会带有个人喜好。这无可厚非。扯远了。当发现孩子在做中机械重复,更多的是无用功的时候,我走向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可否停下来?去听一下原音,分析一下自己哪里没有读好?然后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时候孩子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但她终于停下机械的重复,而去按听原音的按钮,才发现原来自己读错了,多加了尾音,有些单词嘴巴该张大时,又没有张大。就是发音没有到位。经过这么一停下来分析,后面的配音就好多了,从good到great。
忽然想到品洁老师曾说过写过一篇文章:具体文章的名字不记得了,但在文章中,老师说要停下来。现在的人不是做得太少,而是做的太多啦!而且还是鹦鹉式的做。完全不在状态,身心是分离的。但现在的现状是,很多人不肯停下来。只愿意机械的重复着同一天的生活模式,而不去想有意识的,重复一下新的生活模式。好像停下来就害怕自己追不上人家。好像停下来就会失去很多。好像停下来就是退步。好像停下来就是一种消极。其实不然,停下是说你的思维,你的念头停下来,停下你的胡思乱想。停下你想向外面抓取的那种欲望。当你舍得停下来的时候,忽然发现岁月静好,一切都该在他本然的位子上,从来没有改变,变的是人心。
多希望我们能停下来,哪怕一瞬间也好,这样我们就少做那些机械的重复的事,尽可能的做一些有意识的重复的事儿。也可以,换句话来说,就是一言一行、一静一动都带着心,身体在路上,心更要在路上。即所谓的身心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