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魏晋风华》读书笔记3曹操

《魏晋风华》读书笔记3曹操

作者: 依娜_ce2c | 来源:发表于2019-06-13 23:02 被阅读78次

海边的曹孟德

    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识人品人的许劭许子将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时间,天下人都以“奸雄”称之。毛宗岗老先生将曹操同被称为智绝的诸葛亮、义绝的关羽一起并成为《三国》中的三绝,称其为“奸绝”

    《三国演义》中曹操品性中好的一面被忽略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曹操的性格是复杂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曹操是三国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作者认为这种伟大超越了刘备、孙权、诸葛亮加在一起,于政治、于军事、于文学,所谓“建安风骨”,孟德一人之风骨而已。

    政治上   

      20岁时,被举为孝廉,开始做官。30岁时,被拜为骑都尉,参与对黄巾军的镇压,锋芒初露,取得不凡的战绩。

      大约42岁时(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曹操迎天子于许昌,自封为丞相,他的时代到来了。官渡之战,他以少胜多,让袁绍令他那四世三公的光荣家族蒙羞了。

      建安12年,公元207年,也就是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后的第七年,他再次远征。此时袁绍在河北的残余势力基本被消灭。这前后,他剪除和降服了袁术、吕布、张绣等人,整个中原已为其所控。

      在来自颖川的首席奇士郭嘉的建议下,52岁的曹操,亲率大军北征。抵达无终即今天津蓟县后,沿海向北的古道因大雨泛滥而被毁,曹操在这种情况下,断然改道,带兵翻山越岭,出卢龙塞,开山路五百里,兵临白狼山,一举击溃乌桓主力,进而克其巢穴柳城即今日之辽宁朝阳,并于阵前斩杀了乌桓王蹋顿,降服军民20余万人,大获全胜。辽地平定,秋九月,曹操凯旋。作为军事家的曹操,有着超人的胆识和谋略。所以才能在政治上取得这样的高度,再后来,他完全具备了废帝自立的条件,但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终没有称帝,后被儿子追谥为魏太祖武皇帝。

文学上

      他与儿子曹丕、曹植被称为“三曹”,正如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一样。在公元三世纪的天空下,曹操是戎马征战的神一般的人物和政治的霸主,同时也是文坛的领袖。曹操的诗虽读的不多,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那几篇名作,如《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读曹操的诗,和读毛泽东的诗一样。作为政治家的他们,有着一般文人所没有的高度和韬略,他们的诗词大气磅礴、气势恢宏。读其诗能给人一不一样的视野广度。从他们的诗词当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他的诗文,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超然之境

      曹操因为出身的问题,他是专权宦官养子的儿子。再加上他身材矮小,缺少玉树临风的姿容,所以被当时的那些清流人士所不耻。早年的时候,河南南阳有宗师林,当世之名士,瞧不起曹操的出身与为人,不愿与其交往。后来曹操为丞相,问他:“现在我们可以做朋友了吧?”世林答:“松柏之志,犹存我心。”那时的曹操是孤独的,在无法排解之时,他就写诗。《观沧海》是他写在北征回来,登上碣石山的曹操第一次看到大海。在人生的秋天,他极目远望时,写下了淡然而又百味杂陈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面对浩瀚起伏的大海,曹操也许会感觉到:事业再庞大,终是过眼云烟。在中年暮色里,获得大海一样的从容自在才最重要,无论是在闲暇的铜雀台上,还是在充满斗争的军政天地。至于天下人每天都在议论的他的出身,又算什么呢?

      《观沧海》是曹操当时写的一组诗的开篇,共有五部分。总题为《步出夏门行》,其中还有一篇更为著名,那就是《龟虽寿》,叹息了人生之易逝: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明朝的文学批评家沈德符在评论这组诗时说“时露霸气”。与其说霸气是曹操的外相,不如说这外相在大海面前已化作从容的波涛。面对大海的曹操,终是看清了自己的,由此获得了人生后半场的从容之道、优雅之姿。所以,尽管有一年之后的赤壁之败,可没人觉得他真的失败了。他最终没有称帝,这不仅仅是为了把帝位留给儿子那么简单,其中必有他最真切于最踏实的生命感悟,或者说暮年的孟德愈加通透,犹如登上人生的碣石山,事业和事业里的景象都已经不一样了,此时的曹操已进入人生的超然之境。

相关文章

  • 《魏晋风华》读书笔记3曹操

    海边的曹孟德 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

  • 海拔五千(管理好情绪)

    1、阅读《魏晋风华》50页。(电子书) 2、阅卷~ 3、购书纸质版《魏晋风华》、《故事的形成》 4、收拾,整理~

  • 听书《魏晋风华》

    “痴”历史却是个历史白痴的我,边跑步边听这本《魏晋风华》樊老师大概帮我理了一下魏晋时期的事情,主要从曹操家族,司马...

  • 魏晋风华

    中华最开放的时候是什么时候,读了《魏晋风华》,发现就是在那个时候。那时人们狂放不羁,不像其他朝代谨小慎微。为什么呢...

  • 魏晋风华

    一、魏晋时期的特征: 魏晋时期,是指东汉瓦解后,从三国到两晋的时代。与汉朝的敦实厚重、三国的慷慨激荡、唐朝的盛大开...

  • 魏晋风华

    随着《军师联盟》大热,人们对于“三国”后续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乱世之奸雄曹操,心狠手辣的曹丕,野心家司马懿,...

  • 魏晋风华

    作 者 简 介 魏风华 历史写作者、小说家、诗人。曾以《唐朝的黑夜》三部曲惊艳于历史写作圈,被誉为“创意历史”和“...

  • 《魏晋风华》

    这本书中讲的是《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虽然这不算是正史,但这是记录当时的人物笔记,由一个个的故事展现当时大咖的性格和...

  • 《魏晋风华》

    现代哲学家宗白华评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

  • 2018-06-01

    z 《魏晋风华》 荐 语 随着《军师联盟》大热,人们对于“三国”后续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乱世之奸雄曹操,心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晋风华》读书笔记3曹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ce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