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秋雨绵绵,天气开始透出些许寒意,瑟索的寒风中,进到23中的校园里,还是感受到了些许暖意,一是进校门时,门卫的细心,他不仅给我指了会议室的方向,还在我身后关注我走错了方向,及时叫住我,带着我进到了会议室才离去,这样的门卫透着这所学校的温度和修养,二是进到会议室,他们学校的教导处主任打招呼时的那种自然,不刻意的热情而又得体,让人很舒服,心生温暖。三是他们询问安排我们听课时的细致也让人觉得很舒服。有时觉得一个学校的气质就藏在这些小点滴里。
听的是一名年轻教师的课,我看到她只带了一个班,估计不是很上进的老师,但是这位女老师形象气质很不错,如果多花些心思在教学上,还是很有潜质的。可是听过她的课后,感觉这是我一个多月来,听过的最糟糕的一节课。
问题在哪里呢?一是整堂课没有板书设计,说明她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做了充足准备的。也可能她没有想到有人来听课,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所以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问题。二是大屏幕打出了课堂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思路三个问题:1、分段,梳理内容要点2、文章表达作者什么情感?3、文章线索是什么?接下来的教学并没有很明确的回扣这三个问题,也没有在大屏幕上再显示一下答案。另外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也不是很适合作为文章整体感知的问题,最起码作为这篇文章的内容特点来说,不是很有必要做概括内容要点分段这样的训练。三是课堂教学没有清晰的教学思路,也没有对学生阅读课文方法的具体指导,安排比较随性,例如出示字词,可以让学生读一读,检查预习情况,而不是老师自己讲每一个字的读音和字形,整堂课没有设计像样的学生探究问题环节,教师的组织学生活动能力很欠缺,特别是分析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干脆自己讲了下来,但是即使老师自己讲,也应该讲的精彩,讲得清晰,讲得富有感染力才行,这位老师讲的还是不够自信,可以反映出她自己对这篇文章品读的还不够深入,因此给学生讲不出来太多东西。四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发言缺少评价或者说是具有引导性的评价,在课堂上能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善于倾听的能力,是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是一种敏锐捕捉课堂教学亮点和学生学习问题的能力,更是一种教师自身对文本进行了充分解读之后的掌控能力,这位李老师在课堂上急需要提升自己以上能力,否则很难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有效评价,特别是班上有一名学生课堂发言很精彩,但老师没有对其精彩的地方作出明确评价,这就很难使其他学生从中有所收获和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