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是我考研的时候遇见的一个男孩,称他First是因为他的名字很学霸,说他是男孩,是因为他看起来又瘦又小又嫩,虽然实际年龄比我大三岁。他是辞职考研,是工作了一年后又回来考研的,他不属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只是在我们学校的附近租了一个房子,借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学习。
我遇见他的那次是在图书馆一楼背书,那个时候我还在准备法考,碰见他在准备背一些法硕的内容。就去跟他打招呼,因为我今年是法考+法硕一手准备,就前去问他的法硕复习的进度,通过交谈才了解到他的个人情况。
First大学本科学习的是西班牙语,四六级分数非常高,毕业后就直接去了一家外资公司,在外国工作。他说他工作了一年,发现自己完全不属于放得开的人,本身性格非常的内敛,所以工作在异国他乡让他感觉到自己非常的不适合这个工作,就决然的辞职决定考法学,以后想要从事法律行业的非诉业务工作。他对自己认识和定位,以及目标的安排如此坚定、清晰而有计划,让我感到非常吃惊。
10月份,结束了法考的主观考试后。我进入了法硕的全力备考阶段,经常频繁的见到First,拿着一本书在本书在图书馆的朗读区背诵。后来就慢慢的熟悉了起来,互相加了微信好友,他朋友圈的动态全部是每天的学习打卡,英语单词打卡和每天学习时长打卡,连微信名称和签名都是有关考试内容的知识点。
First报考的院校是上海的一所985,很知名,他说他无论如何都要去那所学校,一战不行就二战,最后的上的学校一定是不低于那所学校的档次,说的时候眼神是如此坚定。
First跟我说,工作以后你就会知道,学校的名牌效应多么重要,不管在大学期间获得多高的荣誉和奖励,你去公司应聘首先要看的就是你的毕业院校,所以如果本科学校不是一所知名的院校的话,就好好考研去一所知名院校,考研将是你你改变你人生的转折点。
First告诉我,不要觉得浪费时间,等你工作以后你就会发现,你花一年两年甚至是三年的时间去考研,只要最后能考上真的都不算什么,与其踏入一个底层的职位慢慢做起,不如在进入社会之前将自己的阶层提高直接进入一个更高的工作平台。
他说在这个社会上,你应该把眼光放远,肯花费时间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有知识的人才会走的更远,朋友、人际关系这些统统都不重要,等你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后,你更会感觉到真的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越努力越幸运,把自己变得强大,你生活就会变得顺风顺水。
在跟First进行那次深刻的交谈之前,我当时整个的计划就是考研到一个双非但是名气还不错的院校,因为当时一手准备两场大型考试,时间很紧,但是又不想二战,所以就报考一所名气很大但是双非院校,然后研究生几年以后毕业找工作。跟他交谈之后我平静的思考了很久,深感到自己对考研院校的选择太过于草率。
我内心深处问自己,为什么这么过于急于求成呢?毕业以后从底层的实习律师开始做起,底层的压力就小吗?真的就是我想要的工作吗?毕业工作然后呢?一辈子就这样了嘛?你难道不想去尝试一下不一样的人生?为什么你不能去名校,你不配?还是不敢想?或者从来没有想过?
“你应该去高处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我思考了很久对自己说。
考研预报名的时候我填了一所大城市的知名院校,甚至说在全国知名的院校,从预报名到正式报名结束,我都从来没有想过要更改自己的志愿,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坚定。这次选择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不想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有家人和老师来干涉和指导,这次是我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从那之后,那些“如果一战上不了岸就会让家人和朋友失望的想法”全部烟消云散了,人应该为自己而活,不应该活在别人的眼光和期待里。
现在正在备考期间,因为今天实在学习效率低,所以就码下这篇文章为自己加油打气,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够明白,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默默的努力,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进步。
感恩遇见First,在这人生最关键的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