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很多友都在进行当月复盘,我不觉心动,这才是成功最好的样子吧。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传不习乎?那天听到一个同事说感觉自己所学足以应对教学。她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教师,上班二十几年了,高中学历。也许那个时候的高中学历是挺的了,但放到现在遍地都是本科生,研究生的社会,高中真的不算什么学历了。听她说这话,不觉哑然,也许她一直在更新学习,但就算如此,我仍觉得作为老师,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都说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我可不想成为一个面目狰狞只会说教的巫婆。
教学相长,日复一日的工作,如果只是循环重复,那只会枯燥乏味。全民阅读的时代,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怎么能光凭脑子里那点儿东西,每天陈词滥调的讲解呢。当我们跟学生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嘶声力竭地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时,我们可曾问问自己读过多少书呢?
说到这个其实我感到脸红,因为我买了不少书,而买的时候觉得非买不可,结果买回来之后,有些甚至连外面封皮的薄膜都没有撕掉。看到他们复盘说自己一个月在简书更了多少文章,写了多少字数,获得多少赞,上榜几次,读了多少本书。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要复盘了,充其量就是反思罢了。
想到春风姐姐来简书写作半年经常上首页,后来就定了方向,写红楼书评,人评,她的书《一曲流水红颜寞》已经出版,成为大家争相阅读的畅销书。我却还找不到自己的写作方向,小说不行,散文也只是随笔的碎碎念,五月份只一篇《充满妈妈味道的韭菜合子》获理事会推文,然后就是投稿各种被拒,28号《五月榴花照眼明》被非村伯乐加入《捡一个好文》专题。别的都只能算是记录生活。
读书方面更是羞于启齿。至今《一曲流水红颜寞》还没有通读一遍,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也没有读完,梅拾璎的《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也没有读完……发现五月份自己好像并没有完整地看完一本书,不由得打个冷战。五月渐行渐远,六月曳步而行,这个月是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验收的季节。难道六月份我还要重复五月的萧索吗?
巧合的是今天中午吃饭,那个感觉自己很满的同事,又跟我坐在一起。她问我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带俩娃,哪有时间写作啊?我只是笑笑,说课间休息时写啊。她有些不解了,干嘛要作一些没有意义的事儿呢,诚然写这些碎碎念并没有给我带来额外的收益,反而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我发现爱上了这种感觉,就像现在,一个人坐在紫藤花架下,乘着风,在手机上扣扣搜搜,记录生活的快乐,他们不懂。
是啊,每朵花的花期都不一样就像步步登高能开白日,而昙花只能一现,但能说谁好谁坏吗?
就像蜗牛奔梦想,我也是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