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原创谈古论今洞天共创编辑室
【王阳明传略】16 《龙场生问答》:事君如一以道义

【王阳明传略】16 《龙场生问答》:事君如一以道义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2-09-23 06:00 被阅读0次

王阳明三月份到达龙场驿,四月份便建起了龙冈书院,并发布了《书院教条》,同时写了一篇对话题的文章,名曰《龙场生问答》。

学生:先生曾经对朝中的朋友说过,始终不能忘记爱戴君主。如今您被君主贬谪到这里,却整天想着离开,是不是前后相互违背了?

王阳明:我现在的情况与以前稍有不同,况且我现在身体不好,所以想要离开。

学生:您身体不好,这个我们听您说过。冒昧地请教先生,您说的不同是指什么呢?是昔日尊贵,如今卑贱;还是过去名列百官,而今则不在命官之属?要直到,孔夫子曾经做过鲁国掌管畜牧的小吏和管理粮仓的小官。

王阳明:不是这个意思。君子当官必须遵行大道。当官不循大道,就是窃取权位。如今的处境,却使我无法实现自己人生理想。虽然古代有为了俸禄而当官的,当他们也不曾辱没了他们的职责。即使当一个掌管畜牧的小官,牛羊养得好,有业绩数据可以体现,可是我如今能有什么成绩呢?为了俸禄而当官,是因为贫穷。而我有祖上留下的田产,努力耕作足以养家糊口。那你说我当当官是因为道呢,还是因为贫穷呢?

学生:先生来到这里,是朝廷对你的处罚,不是被派来当官的。子女对于父母,应当唯命是从;臣属对君主,也应该恭敬从命。不是说事君要始终如一吗,怎么可以违背君主的意图呢,这不是对君主不恭吗?

王阳明:我来到这里,是朝廷对我的处罚,不是被派来的官员。但是我被惩罚,还是仕途中人,不是来服劳役的。服劳役要靠力气,仕途中人,却要讲道。服劳役的人可以屈服,但讲道的人却不会屈服。我不远万里而来,是接受惩罚,但依然有我的执守。我想离开目前的岗位,并不是要逃避惩罚。君主如同父母,应该始终侍奉如一,这没有错。但不是说侍奉父母也要有遵循吗?只知道唯命是从而不讲道,那时小妾的顺从,不是真正的恭敬。

学生:圣人固然始终不忘天下,但如果贤能的人都选择离开,那君主倚靠谁治理天下?

王阳明:难道贤能的人就可以忘记自己对天下的责任吗?那些能在波涛中沉浮的人,是因为具备潜水的本领,旱鸭子们贸然下水,就会被相继淹死。我不想成为贸然下水的旱鸭子。

学生:只要是贤者都会对别人有贡献,只要朝廷用他,不论大用还是小用,都能对国家作出贡献。难道贤者有不能作出贡献的吗?

王阳明:贤者若能被国家效力,无非推行道义。就道义而言,它是广泛适用的,都是对国家有利的。如果不合道义,即使拥有广大的产业,君子也不会认为这是有利的事。而且,人的才能各有不同,只有圣人是无所不能的。我还没有达到贤者的水平呢,你却要用圣人的标准来批评我,这是不恰当的。

学生:先生您是不屑于为官,如果先生在乎权位,那么就一定能像兰蕙一样,被置于高堂之上,芬芳弥漫整个庙堂。即使芦苇,割下来还可以用于遮盖断墙;即使细小的草木也可以用来烧火,何况先生这样的贤者呢?

王阳明:兰蕙要先被置于高堂之上,芬芳才能弥漫整个庙堂。芦苇得先割下来,才能用于遮盖断墙。现在,你却要把兰蕙割下来,还要责怪它为什么不去覆盖断壁残垣,你这是爱我呢,还是害我呢?

文中说,王阳明一心想离开龙场,其实是一种象征,他不能只满足于做好驿丞这份工作,期待皇帝有一天回心转意。他必须跳出朝廷给他的职守,去行他心中的道义。讲学就是他实现心中理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全部,因为道义在日常的一切事务中,所以即使身为驿丞,他也要挺身而出,为平乱谋划,与安贵荣进行斗争。

即使身处困境,道义也不可屈,这又与他的《士穷见节义论》一文相呼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略】16 《龙场生问答》:事君如一以道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eg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