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学期都会拍一张,留着以资回忆。”浩泽哥一面端详着这些照片,一面向我说道。
前天中午刚好回寝室睡觉,寝室门突然被敲开了,我被当作临时拍照人员,叫了去。
寝室早已空空荡荡,好些东西寄回了家,没有更多物什的堆积,整个空间装满了金光,四位青年两两并排,坐的笔挺。
准备好,三,二…
“等等,等等。”穿着黑T的铮哥习惯性举起了右手,嘴角露出“狡黠”的微笑,随即说道,“我应该还有一件白T,总不能自成一派。”
“不打紧,不打紧,关键是咱几个人,形式什么的都好说。”鸿伟哥回复道。
“关键时刻,来点“小意外”,还得看咱322老陈同学,哈哈哈。”并排着坐的霖哥带着笑腔的回复道。
再次坐正时,四人清一色白T,时光好似停在了这一刻,停在了他们退去稚气,棱角分明的面部线条上,停在了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这一刻,又是如此的短暂,仿佛枝子上秋末的叶子,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早已飘零落尽,从此漂泊天涯。
“好了,你们看看还行吗?”
四人起身都拥簇了过来,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时光仿佛流转到了三年前。不过,那会儿一群怀揣着学术梦想的青年聚到了一起,大家更多的是畅聊未来的无限可能,美好愿景。
现如今,似乎已被现实磨平了棱角,亦或者懂得了务实的可贵性,更多的应该是对别离时光的珍惜,大家说笑着,玩闹着,尽量去谈化离别的感伤。
笑过,闹玩,也就出现了起初的场景,浩泽哥将这张不大的照片装入一个小小的四方盒子。
一边装,一边给我看他们四人每学期拍的照片,衣服从短袖到长袄,又到长袖;发型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仿佛一切都在变,又仿佛不曾有过半点变化,还是最初的摆拍姿势,还是起初的四个人,还是322寝室。
回寝室的路上,322伙伴们临别时特有的仪式让我感怀,这是单个寝室发生的,每个小群体都在找寻最适合的方式来与三年的青春好好道个别,那大环境呢?学校为此在尝试做些什么?又试图留住些什么呢?
1,学校专门规划出几条人流密集的线路用来供毕业生们卖些不用的小物件,俗称跳蚤市场。
每天在日落前,太阳早已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阳光显得柔和得多,跳蚤市场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每一个简易的摊位面前都挤满了人。买卖双方随即开始了战术性对话,攻守的角色随着双方的表情,语气,嗓门变换着。
2,音乐学院联合图书馆借用了日常半个小时的饭前钢琴演奏时间来了一场快闪活动。
有身着短衣和半裙的民国风女生拉了一曲悠扬的二胡;有身着西服西裤的正装男生进行大提琴演奏;还有身着一袭蒙古袍的学生拉着马头琴,在清转低吟的旋律间,将听众们带入了无边的青青草原…
3,在滨湖园食堂的露天广场上搭起了舞台,湖畔音乐节在这几天正式拉开帷幕。
这几日刚落了雨,在旁晚青黛色夜空的装饰下,舞台亮起,灯光忽闪忽闪地投射开来,氛围正在被点燃。
此时,一支支乐队轮番登场,说唱,摇滚,民谣,古风…一个不落。在乐队主唱的引领下,节奏的带动下,光影的烘托下,大家纷纷打开了手机的闪光灯,跟着一起摇摆起来。
无论之前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即将要面对什么,至少当下是敞开的,放松的,忘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