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报到日,前一天几乎手脚并用地处理着各个工作群的消息,依旧怀疑自己漏掉了什么工作,很多次反复翻看聊天记录,在备忘录上不停添加待办事项。
终于在家长的协助下简单布置了开学仪式,在同事的合作下完成了各类琐事,是时候静下来心来,想想明天跟孩子们说点什么。
这次,我们依旧选择了用三个故事,开启开学第一课。
【故事1】《花婆婆》
这次准备开学仪式时,就跟家委说了自己的想法,简单、节省,但不失意义感。是的,我们选择用故事架构并改革了,这场逐渐被诟病为各校公众号报道噱头的开学仪式。
我们准备了花种子,和班级的新学期基础积分币18枚,一并放入红包。开学的第一个故事就这样诞生了,新学期的期望也自在其中,仪式感自然也就有了。
如爱丽丝一般,我们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上学、放学,也时常困惑,如何才能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呢?像花婆婆一样去漫山遍野撒花种子吗?当然不是,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自身变得美好,已经是在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了。另外,让身边的人因为我们而感受到美好,传递正向的力量,美好自在其中绽放。
美好是一个圈,她最终会回到我们的身上。
【故事2】《热辣滚烫》
考虑到春节档的热度,我临时加入了这个电影的观后交流。果然,大多数孩子哪怕没看过电影,也多少听过相关的报道。一个平时对课堂兴趣不大的男生L非常主动地发言,足见当时现场的活跃程度了。我追问孩子,最后她并没有赢得拳击赛,你为什么觉得她赢了一次呢?L说,她打赢了自己,她就已经成功了。J说,有时候战胜对手不是值得自豪的事,战胜曾经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厉害。Z说,电影中那一句“赢一次”,让我想到了上学期读过的《我与地坛》“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
就我一个外行人看来,《热辣滚烫》这部电影就本身艺术水平而言,的确一般,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和人物塑造的丰满度都有不足之处。但是,就其话题度,以及新年新气象的节日心理需求而言,已经拿捏得非常精准了。
【故事3】《田鼠阿佛》
收集阳光、颜色、词语的田鼠阿佛,的确没有让五年级的娃马上读懂。他们会说,阿佛在借机偷懒。他们会问,这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S在此时站起来发言,她说,当小田鼠们在洞穴里过着漫长、无聊、寒冷的冬天时,阿佛收集的阳光、颜色、词语就给了他们精神的粮食。
是呀,这不就是《田鼠阿佛》的解读之一吗?裹腹的玉米、坚果、小麦当然重要,但是阳光、颜色、词语难道不重要吗?如果没有了那些精神的食量,冬天的日子那真是又冷又黑呀。
于是,我们提出了“阅读的意义”。阅读,不就是阿佛的阳光、颜色、词语吗?她把我们带到更远的地方,看到更广阔和丰富的世界。是那些又冷又黑的日子里,温暖而明亮的存在。
“刚才,有同学说阿佛在偷懒,当你现在逐渐走近,读懂了一点阿佛,你还会这么认为吗?”是呀,当我们看到和自己不一样的ta,是不是应该少些标签,多些了解和接纳呢?
“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当中,就是需要协作和分工。搬运玉米、坚果、小麦的小田鼠们和收集阳光、词语、颜色的阿佛,其实也是一种协作和分工。他们相互依存,彼此需要,并没有谁比谁高明。正因为勤勤恳恳为冬天的食物做准备的小田鼠们,才有了阿佛成为诗人的可能。正因为阿佛收集了阳光、词语、颜色,才让小田鼠们用精神的富足抵御了现实的贫瘠。”
【结语】
这个开学,我们仍旧选择从故事开始,而不是从文明、礼仪、卫生讲起。我们相信故事的力量,相信其中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