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心理散文
以悬疑剧的名义 | 音乐剧《面试》中文版

以悬疑剧的名义 | 音乐剧《面试》中文版

作者: 夜清和 | 来源:发表于2021-08-20 14:36 被阅读0次

 前言:以戏剧爱好者身份“卷土重来”,简书小窝大型复建中(笑)

【内含大量剧透】请谨慎观看(鞠躬)

2020年1月7日  @上海FANCL艺术中心  《面试》中文版首轮公演

       音乐剧《面试》是韩国编剧及原版导演秋廷和的作品,作曲是许秀贤。原版首演时间没有查到,但是如场刊中原版导演自述,除了韩国,这部音乐剧在日本和美国百老汇均有上演,是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面试》中一共有三位登场人物和一个键盘伴奏。角色分别是畅销书《玩偶之死》的作者尤金(35岁左右)、前来应聘作家助理的辛克莱(25岁左右)和18岁时离奇死亡的神秘少女乔安。2019年12月19日到2020年1月12日在中国上海的公演,是中文版的首轮公演,由12位演员随意组合轮演。从演员分配来看,有3位尤金(姜彬、孙豆尔、夏振凯)、4位辛克莱(蒋奇明、刘令飞、徐均朔、周默涵)、3位乔安(崔恩尔、余思冉、张会芳)和2位键盘(王诗培、姚笛)。剧场是位于Fancl艺术中心五楼的小剧场,一楼作为较多,还有个小二楼。

       作为一个超级好看的一幕悬疑剧,故事内容相当复杂。为了能更好地总结故事梗概,个人将这部剧分为三部分来叙述。第一部分的主要剧情可以总结为:写了一部描述五位少女被同一手法杀害的“奥菲莉亚杀人案”《玩偶之死》而成为畅销推理小说作家尤金,需要招聘一个作家助理,而前来应聘的是一个叫辛克莱的青年。作为测试,尤金让他以一个企图自杀的连环杀人犯的遗书作为素材进行创作。辛克莱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杀死自己母亲的故事,尤金针对他创作的故事提出了一些问题。采访片段中有播出这部分唱段和台词——

辛克莱:

       写作这件事情

       就像是拼图游戏

       零散碎片毫无意义

       也像不真实的记忆

       该发生的不曾发生

       就都写进故事里

       于是碎片拥有了生命

       蠢蠢欲动不肯安静

       它们创作出故事

       都像是经历

       都像是真正存在过的事情

尤金:你的故事,是真实存在过的事情,不是吗?

辛克莱:

       你如何确信

       的确是真实经历

       幻想、妄想、狂想

       都是想象而已

尤金:

       有意还是无意

       纸笔间的距离

       问你是否愿想起

       当碎片开始拥有生命

       都是你曾经的亲身经历

辛克莱:

       幻想、妄想、狂想

       都是想象而已

尤金:想象,也是来源于真实经历的,虽然只止步于想象。每个人内心,都藏着一个怪物。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剧的第一个登场人物是在第一部分内容中完全没有被提到的乔安。身着白衣的女孩子手捧玩偶首先用可爱的小童声唱了一首内容有些恐怖的童谣《是谁杀死了知更鸟》,一般在情节安排上,首个出场人物一般是奠定全剧基调的,而最开始不明所以的观众可能首先会注意到“谋杀”这个点,却注意不到童谣里唱的其实是一场法庭上的审判,但其实这种收尾呼应使得这部音乐剧从内容到结构都形成一个闭环,十分完整。

       第二部分从尤金让辛克莱走,辛克莱却特意折回开始。场刊上一共把这个一幕的作品分为20场,第二部分应该是从07场开始,辛克莱反客为主,开始质问尤金是否认识乔安,《玩偶之死》的原型是否就是乔安,甚至还说尤金的真名应该叫做辛克莱。尤金看似在否认,但在辛克莱的步步紧逼下,最终承认知道乔安。而辛克莱则说出自己是乔安的弟弟马特·西尼尔,并情绪激动地说是尤金杀了乔安,说尤金就是那个道貌岸然的金发语文老师。这时候我还以为整个故事会停留在尤金是辛克莱并且真的杀了人这个层面,以为之后的故事就是揭露尤金罪行的过程,但事实上尤金并非金发,而尤金正在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激发马特其他人格现身。08场是乔安的故事,采访中的片段歌词是这样的——

乔安:

       梦想是什么模样

       只停留在想

       直到我遇见他

       爱什么模样

       我不再迷茫

       随他向伦敦出发

       把生活写成诗

       我们拥有着彼此

       和那个人一起

       写写小故事

       去创造每一天

       每一次

       胜过最动人文字

       当月光

       洒向远方

       又降落在安娜贝尔丽梦中央

       当星光

       倒映湖面上

       目光也在波澜中荡漾

       目光中

       不会受伤

       他怀中湖水不会冰凉

       在爱中我存在

       用爱再去深爱

       因爱

       又被爱

       在爱中遇到了爱

       超越爱

       在爱中我看到了未来

       我用爱拂去尘埃

       散去悲哀

       我就要随他离开

       这段给出的信息是,乔安虽然在学校有一个足球队的男朋友杰克,但是她真正爱上的是她的语文老师——金发的辛克莱·戈登。辛克莱说想成为作家,想带乔安一起去伦敦生活,乔安决心和他一起离开。但事实上,尤金并非杀人之后的辛克莱假扮的,在第09场,尤金展开了反击,在与马特的撕扯之中,将其推倒在地。再站起来的人却不是马特,此时,马特分裂出的第一个人格“吉米”出现了。此前在第一部分宣称自己从不喝咖啡,不抽烟的规规矩矩的马特,开始在尤金桌子上随意乱翻找烟,动作也变得粗放无礼,满嘴脏话,讨厌下雨,暴躁易怒,狂放外表下的性格有些神经质甚至头脑不清。随着第11场乔安的登台,吉米对乔安粗俗的言语和动作也呈现出来。第12场中,马特从吉米转换为胡迪,胡迪是一个安静柔弱的小男孩的状态,喜欢画画。胡迪的名字来源于《玩具总动员》里对自己玩具身份具有认同感的乐观的小牛仔胡迪,然而马特在胡迪这一人格中展现出的并非乐观,而是揭示了这一停留在幼年期的人格映射出他儿时对自己言听计从,即便成为姐姐的玩偶也心甘情愿的身份认同。《玩具总动员》是1995年迪士尼和皮克斯推出的动画片,1996年3月在英国上映,与剧中的时间线……对得上么我也不会算了(捂脸)总之《玩具总动员》虽然不算是具有互文性的文本,但是“玩具”“玩偶”这一元素的共通的这点值得注意。而且如果没记错的话,乔安与马特支离破碎的原生家庭这一背景,应该是在胡迪这个人格中揭示出来的。乔安与马特的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到一个酒鬼家中。马特还是小宝宝的时候,母亲就不再管他,而是让姐姐乔安照顾他,如果他哭了,姐姐就要挨骂,所以姐姐对他的照顾可以说是恩威并施。继父酗酒,每天都对乔安和马特实施暴力。家庭给予马特的只有伤害。

辛克莱:

       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听见它

       又是你在叹息吧,妈妈

       不行,不允许,不可以

       就安静木讷地

       如同早已经死去

       就安静木讷地

       如同不存在的你

       幼年时的马特,也就是胡迪,是被抛弃的,是被希望不存在的。在第14场中,第四个人格“安”出现了。安是一个女性人格,展现出的状态是比胡迪成熟的小女孩,喜欢训斥别人,是乔安的玩伴,但是讨厌乔安。回忆中的乔安在跟胡迪玩的时候,训斥他说“我说过,当我唱这首歌的时候,你必须是安”,所以可以理解为,姐姐不仅知道弟弟马特患有多重人格障碍,而且安这个人格是她造成的。马特为了让姐姐高兴,从胆小软弱的胡迪的人格中,分裂出了安的人格。可能由于幼年时没有接触过更多女性,安的所有表现都是幼年马特在模仿姐姐乔安中形成的,乔安喜欢完全控制胡迪,所以才会出现安抽打自己嘴巴教训胡迪这样的场面出现,而安与胡迪这两个人格是互相知道对方的存在的。另外,当尤金这样一个成年男性想要去安慰小男孩胡迪时,胡迪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害怕,“不要碰我”。而当胡迪变成安,看到尤金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把吉米扯开的衣服扣子迅速扣好。回忆中的姐姐乔安又曾经恳求马特去代替她接受继父的暴力。所以可以推测继父对两个孩子实施的暴力除了台上展现的用皮鞭抽打,很有可能还有身体上的侵犯。而为了回避眼前恐怖的现实生活,马特在幼年时期开始通过分裂人格来进行自我保护,但这种分裂中又有他现实生活的映射,每一个人格都存在相应的镜像——暴戾的吉米就像是他的继父、爱哭的胡迪是小时候的他自己,展现出控制欲的安是他的姐姐乔安。

       在第15场,马特的第五人格No Name出现了,这是一个冷静并具有强大控制力的人格,无论是说话还是做派都十分成熟,自称是“公寓的管理员”,可以切断不好的记忆来保护马特,对于张狂的吉米表示不屑,把胡迪和安当手下用。最后的部分都是在马特和No Name的转换中进行的,由于被No Name切断了记忆,马特的故事是由No Name来讲述的,而前面五种人格的转换其实已经将马特人生的大半讲出来了,这里No Name揭示的主要是乔安的被害过程,即当马特创作出了小说《玩偶之死》后,兴高采烈地想给姐姐看,这时姐姐却告诉他,自己要跟心上人辛克莱私奔去伦敦,永远离开这个恐怖的家。马特强调说自己也写了小说,自己想和乔安一直在一起,但乔安当时的表现是推开了小说也推开了马特。马特对乔安的爱没有得到回应,悲愤交加之下,用手臂勒死了乔安。关于“玩偶之死”的含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曾经把马特当成玩偶的乔安,最终被马特变成了玩偶的形态,而意识到自己是玩偶的马特从一开始接受自己是玩偶的阶段,走向了“玩偶之死”,于是提前写下了《玩偶之死》。而那个《玩偶之死》便是马特在“幻想、妄想、狂想”的想象中向自己玩偶身份的反抗,并在杀死乔安的那一刻真正地实现了,但抹不去的是已经分裂出来的多重人格。事后,No Name出现,指挥胡迪和安(好像是,有些记不清了)将乔安扔到了江中,又让吉米去杀掉了老师辛克莱,焚尸灭迹(好像是,这也记不清了),并且阻断了马特的记忆。这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

       第三部分是从尤金的大段独白开始,让观众明白其实刚刚上演的都是作为心理学家的尤金对杀人犯马特进行催眠后,诱导出的案件真相。而舞台则是法庭,马特正在接受审判,观众都是旁听人。

       这是一部让人提着一口气看到最后,终于知道了真相是什么,心情却无法放松下来的音乐剧。因为没有剧本,就只能把看到的画面转换成文本来进行分析,不一定准确,但是我相信记住的情节和场面或许正是印证了它的深刻。

开场前的舞台

       在看剧之前,最开始让我注意到的一点是,虽然这部音乐剧诞生于韩国,但是舞台背景却被设定在了英国伦敦,登场人物们的名字也都很“英伦”。看之前的宣传大致了解到时间设定是同时代,不用知道历史背景应该也不难懂,听说是一部悬疑心理剧,预测作品结构可能会比较吸引人。可是观众对文学作品或者是搬上舞台的戏剧作品的理解,要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所以韩国人写的以英国为背景的音乐剧来给中国人看,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究竟能传递多少,这是让我在看剧之前带着些许迷惑的一个小点。事实证明,真正开始看剧的时候我就把这个问题给忘了(捂脸)因为这部作品的中文版非常成功,整体几乎没有带给观众违和感。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是主题的共通性和作曲的成功。支离破碎的原生家庭对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导致多重人格中暴力人格对家庭本身及社会产生危害的这个主题,但是每部作品的侧重点必然不同。像之前看过的电影《致命ID》主打惊悚悬疑,美剧Lie to me里的多重人格女性由于幼年时遭受性侵而逐渐分裂但其中的某一人格有去微表情专家那里寻求帮助,甚至是《黑天鹅》这种演员由于艺术至上入戏无法自拔产生幻觉这些不同的设定,都更加突出了《面试》聚焦人性善恶与原生家庭在幼少年期对孩子影响的这条清晰的主线。所以虽然作品可以归类,但《面试》无疑是一部独立有新意的作品。虽然个人不太了解悬疑心理剧这类作品的发展过程,但感觉将心理分析带入文学作品的写法出现的时间本来就距离我们比较近,受到关注的时间可能距离我们更近。即便是像“阴谋与爱情”这样的主题从古至今都是常写常新,由“多重人格障碍”相关主题展开的故事只是刚开始挖掘这个题材,与最初偏重让精神正常的人在了解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不健全行为的过程中体验惊悚性相比,《面试》在短短100分钟左右的舞台上已经实现了故事的内化和思想的深化。结构和元素上与既有作品的重合无可避免,我看到的故事本身是非常精彩的。

       另外,作为一个非音乐专业的普通观众,觉得这部剧的作曲非常成功,旋律与情境和登场人物的融合度都非常高。键盘在采访中分别演绎了三个角色的代表性旋律。乔安的旋律听起来很温和、怀有对未来的畅想却有些淡淡的忧伤,常常让人觉得刚要推向一个高潮却马上又收回了脚步,是云端的美丽,也是画地为牢,给人一种总在原地打转的感觉。辛克莱的旋律初听比较安静,王诗培在展示时说“不是一个很激烈的旋律,但是它里面会透了很多比如这样的不和谐的东西”。这种接近沉默的安静中依然透着忧伤,带有辛克莱幼少年时期被母亲和姐姐训斥要求他保持安静所养成的性格特点。但和乔安的忧伤相比,辛克莱看似接近木讷的平静中听不出一丝展望,他似乎是在用安静去换取母亲的不责骂和姐姐的陪伴,但这种安静中反而带有一种转变为狂躁的倾向。尤金的代表性旋律给人一种暗流涌动的感觉,作为剧情的推动者和促使辛克莱爆发多重人格的引导者,这段旋律代表了实为心理医生却在扮演作家找出真凶的尤金在思索中前进的脉络,很符合尤金这个角色在剧中的功能性。而键盘觉得最难的段落则是辛克莱与尤金或乔安发生冲突时激烈碰撞的部分,这段键盘上跨度很大的音乐真是让人听了就觉得紧张(捂脸)最难得的是,这部剧虽然没有在音乐上特意表现出异国文化的区分,但是作为一个中国观众,看着亚洲面孔在台上演着发生在英国的故事,并不会觉得出戏。而将故事设定在伦敦这一点,也许是为了高度融合剧中引用的互文文本,又或许是想借用伦敦多雨阴翳的天气对人物性格进行表达,这在吉米的台词中有所体现。

       接下来想说一下与《面试》文本相互关联的三个文本。从互文性理论来看,一个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直接引用的文本或间接引用的形象或意象,必然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面试》明确出现的元素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莉亚这一形象、爱伦·坡的诗歌《安娜贝尔·丽》和英国暗黑童谣《是谁杀死了知更鸟》。《面试》中的“奥菲莉亚”并非一个角色,而是出现在《玩偶之死》这部小说中被冠以“奥菲莉亚杀人案”的标题中。小说中的五位女性被同一手法杀害,即身着蓝色连衣裙,手捧花束,仰面躺在盛满水的浴缸中,浑身关节被折断。事实上,《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亚是在哈姆雷特为了复仇而装疯以为自己失去了他的爱,并且发现自己的父亲被哈姆雷特杀害,而兄长又不在身边,最终在疯癫的状态下自己坠下铺满花瓣的河中溺亡的。编剧对“奥菲莉亚”这一人物形象的借用,最巧妙的作用应该是发挥在最开始。因为在马特的分裂人格出现之前,我这个不熟悉悬疑题材的反应缓慢的观众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捂脸)特别是奥菲莉亚这个形象的出现,一下就让人想到《哈姆雷特》也叫《王子复仇记》,一开始的这种误解导致之后的每处情节反转都变得更加精彩。乔安这个人物本身和奥菲莉亚似乎没有太大关联,所以这个互文虽然没有关联主题,但是两个故事同为悲剧,算是一个很巧妙的铺垫,给编剧鼓掌。

       第二个文本《安娜贝尔·丽》在剧中的形态是这样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也许记得

       海边的一个王国里

       安娜贝尔·丽

       她就在那里

       她只为了想我

       爱着我

       除此之外

       再无其他目的

       我是一个孩子

       她也只是一个孩子

       然后我们就在这个城堡里

       相遇

       诗歌本身是对爱伦·坡原诗的引用,没有过大的改动。现在一般认为《安娜贝尔·丽》是爱伦·坡晚年写给亡妻的一首诗。作家在这首诗里写到无论是天上的天使还是海底的魔鬼,都不能将他们的灵魂分离。他的妻子其实是他的表妹,而他在诗中传达的“我”与安娜贝尔·丽是幼年时便是互相陪伴的青梅竹马。《面试》中,这首诗出现过几次记不清了,但有一次我记得是马特读给乔安的,所以这首诗的作用除了表明马特对乔安的依恋之深,从诗中一男一女的关系来看,马特对乔安的爱应该是超越了手足之情的。而乔安这个人物,在唱段中唱出了对安娜贝尔·丽梦境般美好爱情的向往,但她毕竟与马特生长的同样的家庭环境中,虽然没有像弟弟一样出现多重人格障碍,但她性格中是存在阴暗、自私、欺负弱小这样的暗黑面在的,这一点从马特的安的人格中也可以窥见一斑。从剧中情节来看,乔安是拥有正常生活的,她去上学,有一个名义上的男朋友,后来又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但是马特只有乔安,这也正是为何当乔安要离开这个家时,马特选择杀死她,把她的关节都折断,像不能动的玩偶一样留在身边。前文中乔安有一句歌词是“在爱中我存在,用爱再去深爱。因爱,又被爱。在爱中遇到了爱,超越爱,在爱中我看到了未来”。在当时的情节中,并没有感受到这个“爱”究竟指的是谁对谁的爱,特别是“因爱,又被爱”和“在爱中遇到了爱”这样的歌词,“又被爱”和“遇到的爱”应该是指自己爱上了辛克莱,但前面的“爱”是谁的“爱”呢?如果将这段歌词视为一种价值观,那么马特很有可能与她持有同样的爱情观,所以马特最终杀死了乔安,只是因为渴望爱。当没有了爱,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而将尸体放在浴缸中的这一举动,既对应了马特自己写的小说中死者都像奥菲莉亚溺亡于河中一样的情景,也对应了安娜贝尔·丽葬于海边中的“水”的意象。诗中的“我”对安娜贝尔·丽超越生死的爱恋之情,是《面试》中马特对姐姐乔安复杂情感的暗喻。

       第三个文本《是谁杀死了知更鸟》在剧中的作用主要是结构上的,而不止一次的演唱都是在提示观众思考真正的凶手是谁,也在暗示这个舞台其实是一个审判场,中间出来取血、做寿衣、挖坟墓、抬棺的小动物们,就像是马特的不同人格,可是即便线索很多很多,但是当马特受到惩罚时,这个案件就真正结束了吗?而场刊中把这首童谣出现的部分叫做“摇篮曲”,现场看的时候没有感到很恐怖,但看到“是谁,杀死了知更鸟?是我杀的,麻雀说。用我最好的弓和箭,杀了它”这样的歌词,莫名觉得这样的摇篮曲实在是太扭曲了,虽然从功能性上说主要是提示结构来的……

       最后想说一下“辛克莱”这个名字。一开始来参加面试的马特化名“辛克莱”,他以为作家尤金是杀害姐姐乔安的凶手“辛克莱”,但其实辛克莱这个名字的真正主人其实是被乔安爱上、又被马特杀害的语文老师,而杀害乔安的凶手是马特自己。围绕“辛克莱”这个名字,最终形成了一个闭环,不知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特意安排的,总之想一想觉得这个剧里又一个闭环结构挺有趣的。而且我记得这个剧的落幕又重新演绎了一遍辛克莱来面试按门铃和自我介绍的场景,这种对音乐剧题目《面试》的前后呼应也很有趣。

进入剧场前精心安排的“投简历”(收信)处,超级奈斯!

       因为距离上海实在是有些远,并且也没买到别的场次的票,我只看了1月7日的演出。《面试》作为一幕的音乐剧,舞台设计并不复杂,但是很多细节做得很好,比如窗子上流下的雨水,在视觉上让人觉得很真实。剧场外面摆放了演员手上的小道具——玩偶、积木堆的小房子和英文写成的《玩偶之死》,让入场的观众在观剧时可以注意到这些带有暗喻的重要元素。音响的话,像是打雷或者皮鞭抽打的声音音量比键盘演奏的音量大很多,可能是我胆子小,每次听到耳边突然一声爆响都被吓到了(捂脸)灯光表现不错。服装都不复杂,来来回回被扯来扯去的就是辛克莱的衣服,看起来扣子很好扣的样子,好奇。另外,海报设计特别棒,简洁时尚大气点题。

       卡司们演得都非常棒,特别是当我回忆细节写下以上文字的过程中,会比刚看完的时候更真切地感受到演员们的用心。全场最无懈可击的是王诗培的键盘,我的座位刚好能全程看到他的状态,非常游刃有余。全剧看下来觉得当天表演最流畅、节奏掌握得最好的是余思冉的乔安,她在剧中其实演绎了成年乔安、幼年乔安和乔安的母亲,难度没有辛克莱大,但是当天表现得真的很好。孙豆尔的尤金感觉把整体节奏带的比较快,和均朔的辛克莱的对手戏能感受到较强的冲突性,但是当台上只有两位男演员的时候,感觉情绪比较急躁,乔安上来的时候节奏就比较适中,看得比较舒服。当天的演出时间大概是100分钟,比预计的110分钟稍微短了一些。节奏太快主要有几点不好,一个是本来剧本结构就很复杂,层层剥开的过程需要给第一次看的观众一个反应的过程,不利于剧情理解;二是剧情没跟上就不容易感受到导演想要传达出的思想感情,毕竟这个剧并非只有一个悬疑剧的壳子,而是很走心的,是有一个引人深思的主题的。如果节奏慢一些,可能大家更能接受尤金最后点明主题的那段独白,毕竟独白在戏剧里还是很常见的,《哈姆雷特》里的独白更多更长,但是如果演得节奏太快,观众会觉得有问题的确实是独白部分容易首当其冲,毕竟独白无法像对手戏那样具有冲突性,沉稳着演就只能靠感情动人了吧。

       另外,当天的第一处卡壳出现的太早了(笑)尤金刚出来叙述“奥菲莉亚杀人案”的时候,“身着蓝色连衣裙”的“身着”就重复了一遍,而且因为是叙述,不像对话能用情感圆回来,有些遗憾。但是事实证明,尤金的唱和台词都非常好,特别是台词部分,声音非常有磁性,低沉的播音嗓马上就把戏剧性的气氛带起来了。辛克莱的唱和表演都太好了,稍微显得台词有些弱。特别是一开始乔安首先上来唱了一段,然后是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尤金的一段台词,辛克莱站在门口自我介绍的时候,状态非常自然,口气和声线和演员本人日常说话状态几乎没差,反而和前面乔安与尤金带有戏剧性的表演有了一些差异。而且一开始辛克莱的台词有很多特别像演员本人平时说的话,作为他的粉丝有些出戏,这不赖他,绝对要怪我自己没定力(笑)往后看觉得辛克莱越演越进入状态,一开始假扮辛克莱的马特部分的台词感觉说出来的状态还有些生硬,语速有些快,不知是真紧张还是演的,反正是肉眼可见的紧张。演员们合作感觉默契度还可以,辛克莱作为主角,前半段有些被托着演的感觉,不过真的是越演越好,到中段的时候基本上全都融进去了。胡迪和乔安跳舞的那一段很稳,两人面对面的时候觉得稍微有些距离感,但加上后面的双簧,那一段真的超萌超可爱,最后两个人piu的那一下刚好冲着我座位的方向,感觉自己被小可爱们射中了周围瞬间飘起了粉色泡泡超开心哈哈哈。其实这段舞蹈表现得就是姐姐是弟弟镜像一样的存在,是他追求和渴望的爱之所在。辛克莱这个角色实在是难演,看完觉得均朔的唱和演绝对太强了,相比之下个人感觉台词还需要加强。一般来说,舞台是要把剧本演厚的,虽然没有看过剧本,但能感受到均朔对这个角色的很多小设计,有让这个人物变得比剧本上更完整,证据就是只看过一场的我大部分场景还都能记起来,并且觉得这个剧越想越有意思,这是作为观众要感谢演员的地方。

       最后想给场刊一些建议。设计很好看,但是文字内容实在是太少了。之前在日本看过几场音乐剧,场刊上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导演、原作作者、演员们写下的文字都很深刻,观剧结束后每看一遍场刊,都好像又看了一遍剧,心境一下子就能回到音乐剧当中。虽然没查到《面试》的初演时间,但这个剧好像至少演了三、四年了,像这种比较有积累的剧,特别希望看到工作人员乃至观众感想这样的内容。不知道国内音乐剧的场刊是不是都是图比较多,或者有内容不方便公开,但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看文字内容,所以算是提个小建议啦。

后记:《面试》真的是值得多刷的一部音乐剧。这篇是去年年年初的旧文,前不久在北京又看了两场巡演,非常过瘾。音乐剧《面试》日文版也在日本同期上演,舞美设计有明显不同,非常期待之后在其他国家能看到更多版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悬疑剧的名义 | 音乐剧《面试》中文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lt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