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图存 |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作者: 子易的小手札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6:15 被阅读108次
    进取意识 | 大秦帝国的“血性”和“争心”

    ■学什么?如何知人善用

    说到战国时期的秦国你会想到什么?万里长城、兵马俑?还是历史课上讲的商鞅变法、焚书坑儒?可能很少人能够清晰的说出,近两百年战国史中,秦国六代领袖到底凭借什么扫六合而一统天下的。

    在今天的文章中,你将领略大秦帝国从裂变、纵横,到崛起及最终走向衰亡的过程。秦王的知人善用,以及他打造合而不同的精英团队的方法,同样可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参照。

    秦朝在乱战时的“血性”和“争心”,也是企业精神和进取意识的良好参照。

    你还会发现:

    为什么商鞅在头两次觐见皇上时都被赶出来了;

    为什么不是秦国人的张仪还能得到秦王的信任;

    是什么让蔺相如破格提拔为上卿。

    今天我们将与大家共同开启每日读书的第130本书:《大秦帝国》。

    变法图存 |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大秦帝国》金句: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说起大秦帝国,恐怕每一个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秦始皇、万里长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然后就是从中学历史书中学到的商鞅变法、焚书坑儒、陈胜吴广起义,联想丰富的可能还会记起去年的热播大戏《芈月传》,总之少有人能系统连贯地说清楚秦国是如何从一个为天子养马的边陲小国一步步发展壮大,直至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的。

    而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将带领大家回到春秋战国那个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时代,探究大秦帝国的裂变、纵横、崛起、衰亡之路,让历史照进现实,从“赳赳老秦”身处乱世时的“血性”和“争心”,反照当下大变革时代的企业精神和进取意识。

    在正式开始解读这本书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把大秦帝国的历史沿革做一次简单的疏理,以方便大家接下来的阅读和理解。

    秦国的强大从商鞅变法开始

    秦国先祖姓嬴,在殷商时期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很受商朝重视,后来因为卷入了叛乱而受到周天子的惩罚,被迫西迁到现在的甘肃天水一带,沦为奴隶,地位极其低下。

    到周孝王时,秦国的一位先祖叫秦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就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西戎戌边,西北边境艰苦恶劣的环境和长期与异族的征伐也使秦人养成了尚武和侠义之风。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才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由于秦国地处偏僻,一直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直到雄才大略的秦穆公时,先后灭掉了西方戎族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出千余里的国土并且稳定了大后方以后,秦国才成为了春秋四大强国之一。

    但是此后的几任秦国国君都不太给力,秦国先后多次被晋国和魏国打败,只能偏安于西北边陲,国力衰弱,几次差一点就被灭国。直到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才开始日渐强大,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此后秦国出了两个英明的君主,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也就是电视剧《芈月传》中的嬴稷父子,两代人用了80多年的时间,使秦国彻底走上了强盛之路。到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并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

    秦王嬴政

    简单了解了秦国的历史沿革,接下来,我们将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止,这一百六十多年的秦国历史进行重点解读。

    由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时间空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繁多,所以我们将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用三个关键词,裂变、纵横、崛起,为大家解读这本书。

    多重考验、谨慎筛选,是人才招聘的关键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嬴渠梁即位。此时的秦国国力衰弱,百姓贫苦不说,广大的河西之地都被魏国所占据,他的前任秦献公在位期间数次东征,使本就贫弱的秦国已经被拖垮了,不仅如此,与秦国接壤的燕韩赵魏楚等五国还总是打着秦国的主意,时刻想着干他一下、把他给吞并了,可以说秦孝公接手的,完全是一个烂摊子。

    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年轻的秦孝公没有延续他父亲连年征战的老路子,而是在列国环伺的夹缝中冷静反思,为秦国的将来打算,他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秦国落后的面貌,必须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于是秦孝公设立招贤馆,面向六国发布了著名的“招贤令”,这份招贤令回顾了秦国曾经的辉煌和当前的危难困境,最后说:如今我为国主,“常思国耻,悲痛于心,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招贤令一出,天下震动,各国贤能之士纷纷涌向秦国,而这百余名贤士中最著名的当属商鞅。商鞅本是魏国人,因为自己的才华在魏国得不到施展,在看到了秦孝公的招贤令之后,毅然来到了秦国,他通过秦孝公的贴身太监景监的引荐见到了秦孝公。

    商鞅与秦孝公的见面可不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而是一波三折,颇有趣味。

    二人第一次见面。孝公说,“听说您很有才华,那你就说说吧,看你都有些什么能耐”。

    于是商鞅就开始高谈阔论,大谈帝王之道,也就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理想的帝王治国的方法,孝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等打发商鞅走了之后。秦孝公就对景监说,“你这是什么朋友,不是说才华横溢吗?怎么尽说些没用的,以后就不要推荐这种人了”。

    景监很生气的跑去找商鞅,“你是怎么回事,这不是让我难堪吗?”,商鞅笑着说,“兄弟,稍安勿躁,我刚才给大王讲的是帝王之道,可惜他不喜欢,你再帮我引荐一次,这次我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于是景监第二次引荐商鞅。这次秦孝公虽然没有睡着,勉强听完了,不过仍然毫无兴趣,又把商鞅打发走了。

    景监非常生气的又找到商鞅,这回还没等景监开口,商鞅便说,“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再帮我引荐一次,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如果大王还不喜欢,我立马走人”。

    没有办法,景监第三次引荐。这一次秦孝公听得是目瞪口呆,非常认真,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身体移出了座席都不知道。

    商鞅出来后,景监就很奇怪,忍不住问商鞅这是怎么回事。商鞅说,“我第一次跟大王讲的是帝王之道,本来想辅佐他成为尧舜那样的帝王,可惜大王不喜欢。我第二次讲的是王道,是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希望大王能成为商汤、周武那样的人,可惜大王还是不喜欢。所以我第三次跟大王讲的是霸道,是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的办法,没想到大王甚为喜欢,看来大王是想成就霸业啊。”

    到这时,商鞅才算是通过了秦孝公的考验,但是秦孝公仍然没有马上给予商鞅变法改革的大权,而是把他请到了朝堂之上,让文武面官与他展开了面对面的辩论。

    朝堂之上,商鞅舌战群儒,对众人提出的各种诘难和观点一一给予回答和批驳,雄辩地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简单说就是治理国家不能一条道跑到黑,不能拘泥于古老的办法不知变通。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就是要根据当前的客观实际定立法度,制定礼仪。

    通过朝堂辩论,商鞅得到了群臣的认可,这之后,秦孝公又与商鞅彻夜长谈,商鞅鼓励孝公应当机立断,“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有终极品德的人是不会与俗人合流的,想成就极大功业的人也不会与很多人去商量,孝公深为商鞅的才华、激情和雄辩所折服。

    这时秦孝公才最终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这可是当时秦国最大的官职,执掌军政大权,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全面实施变法,而且20年不加怀疑和干涉,任凭商鞅放手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商鞅也不负秦孝公所托,变法后的秦国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民心也更加凝聚,这都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不只是商鞅入秦一波三折,其它从六国入秦的贤士也都经历了与商鞅类似的考验,很多人被分配到最基层去工作,秦孝公要求他们用三个月时间走访和调研,并且上交一份振兴秦国的策论,然后根据这份策论的内容和水平给这些贤士安排官职,这种作法不但安抚了远道入秦的贤士们的人心,同时还考察了他们的实际水平,达到了人才筛选的目的,另外根据他们的策论安排官职也能够保证尽可能人尽其才,可谓是一举三得。

    在人才的入口多重考验、谨慎筛选,一但确认其能力又充分信任,放手去干,应该说秦孝公在引进人才方面的“慎与信”,对于我们现代企业进行人才招聘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君臣互补,能让策略更加完善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赢驷继位,为了平息旧贵族与商鞅新法之间的矛盾,赢驷以车裂之刑也就是俗称的五马分尸,处死了商鞅,又反手铲除了旧贵族复辟势力,彻底巩固了自己的王位,然后他继续推行商鞅的变法,国力日渐强大。

    变法图存 |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秦惠文王首先对魏国用兵,收回河西之地,使自己的形势由被动转为主动,然后开始积极向外扩张。秦军的主攻目标是魏国,兵锋所指连战皆捷,逼迫魏国不得已把河西少梁及上郡十五县送给了秦国。秦军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使其它六国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采用苏秦的策略,建立六国合纵,共同对付秦国。秦惠文王则以张仪为丞相,司马错为上将军,采用张仪的连横之策,破掉苏秦建立的六国合纵。

    作为大秦帝国承上启下的君王,秦惠文王在位27年,他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秦孝公有商鞅,秦惠文王身边则有张仪、司马错、樗(chū)里疾、魏冉、公孙衍等等一大批能臣猛将,赢驷不但善于不拘一格招揽和使用人才,更重要的是他非常善于协调这些顶尖人才之间的关系,不因出身、国别而有所偏颇,真正做到君子合而不同,所以每一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才能。

    张仪不但是魏国人,而且还是苏秦的同门师兄弟,但是赢驷求之,试之,任之,信之。所以张仪说“人以常人待我,我以常人报之;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在秦国与列国间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张仪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灭秦之兵。

    张仪
    两大臣子意见不合,君王审时度势才能“相安无事”

    虽然赢驷非常信任张仪,但他又不偏听张仪一人的策略,而是广泛听取各方的不同意见,认真分析策略的优劣与战略是否得当,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比如当讨论是先攻韩国还是先平蜀国时,张仪与司马错发生了激烈的辩论,两人各持己见,相持不下。张仪从纵横家的角度出发,主张先攻韩国,威胁西周王族,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以尽快争取天下,实现王图霸业;而蜀国,只是一个在西方边远之地,由野蛮人当酋长的小国家,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业。

    而司马错则认为:想使国家富裕,必须开拓疆土;想使军队强大,必须使人民富足;想建立帝王之业,必须博施德政。只有这三者都具备了,王业才会随之而来。现在的秦国,地方小,百姓穷,所以必须先办容易的事情。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小国,领袖愚昧,朝政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犹如狼入羊群不费吹灰之力。

    拿下蜀国不但可以使秦国的疆土扩大,还可以使秦国的百姓富足。另外还会赢得铲除暴虐,制止昏乱的好名声,可谓是一举多得,名利双收。但是如果攻打韩国,挟持周天子的话,因为现在周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所以不但会招来骂名,而且也未必会得到什么好处,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打了韩国很有可能促使其它国家团结起来联合对付我们秦国,那样的话,危险就大了。相比之下,进攻蜀国才是万全之策!

    赢驷听了司马错这番逻辑严密、说理透澈的论述之后,果断拍板,委任司马错为大将军,领军平蜀,司马错也果然如他预测的一样,仅用了十个月就平定了巴蜀,重要的是,占领了巴蜀这个天府之国,秦国的粮食供应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保障,秦国的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用战国策中原文的话说:“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候”,蜀国归附了秦国之后,秦国变得更加富足、强大,也更不把诸候放在眼里了。

    平蜀的决策展现了赢驷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的王者风范;而司马错和张仪这些精英大臣敢于亮明观点,畅所欲言,据理力争,当观点得到支持又能统兵作战,完成战略目标,不做纸上谈兵的空谈家,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作风也是秦国逐步走向强盛的有力保证。

    竞争才能激发团队的狼性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华文明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自由之风盛行,在思想文化、科技民生、军事政治等各领域,精英人才集中涌现,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商鞅、苏秦、张仪、范雎(jū)、李斯……孙子、吴起、廉颇、李牧、白起、王翦……群星闪耀、争相绽放。

    这既是一个大乱之世,也是一个大争之世。而秦国历经七代君王,160年的励精图治,最终使“六王毕,四海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崛起之路处处体现着老秦人的血性和争心。

    作者在书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老秦人在逆境下发奋图存、勇于突破的毅力,顺境下当仁不让、扫荡乾坤的魄力,这种融入骨髓的血性与商鞅简单直接、重在解决当下问题的法家思想一脉相承,二者的激情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此后无论是秦孝公与商鞅、秦惠文王与张仪、秦昭王与范雎还是秦始皇嬴政与李斯,都形成了一种君臣互补、主明臣能的良性循环,而这种清明的政治环境也使秦国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人才“漏斗”,各国有真才实学的贤能之士纷纷涌向秦国,在秦惠文王到秦王嬴政的六位国君统治期间,先后担任秦国相国要职的共有22人,其中18人是受人推荐的客卿,秦国成为了战国时代外籍布衣将相最为密集的国家,也由此奠定了自己统一六国、合并天下的基础。

    无论是这本《大秦帝国》,还是《史记》《战国策》等等记录这一时期历史事件的著作,我们会发现一个共性的现象,那就是这一时期的英雄人物,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几乎每一个都是头角峥嵘、个性鲜明、勇于任事,而汉以后被视为美德的中庸、谦逊、退让等等在这一时期的正史和野史故事中都很少见,这一时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臣愿往!”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充满了建功立业、价值实现的血性争心,也正是这种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英雄气魄,才创造了春秋战国时期独特的竞争与进取风气。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血性和争心都是出在武将身上,而文士应该是儒雅和谦逊的,但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则恰恰是在这些文人身上,体现出了丝毫不输于武将的血性风骨。

    积极主动、把握机会,是晋升的捷径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蔺相如原本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家中的一名舍人,按正常升迁,一辈子也到不了国相的地位,但秦赵之间的尖锐斗争,为他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蔺相如也准确地把握住了难得的机会,面对秦昭王向赵国提出的以15城换“和氏壁”的政治讹诈,在赵国最需要人材的时候,挺身而出,一句话“臣愿往!”带着和氏璧就出使秦国,并向赵王保证“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入,臣请完壁归赵。”在大秦朝堂之上,蔺相如也是义正词严,面对秦王的逼迫,“怒发冲冠”,不惜抱着和氏璧以头撞柱、玉石俱焚,面对这种血性和勇气,强大如秦王也是无可奈何,只好让他安然返回赵国。

    变法图存 |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在之后秦赵的渑池会上,当赵王犹豫不决之时,蔺相如同样是挺身而出,对赵王说:“我陪同大王前去,决不让秦王占便宜。”到了渑池,秦王借着酒劲有意羞辱赵王,让赵王弹琴鼓瑟,并让史官记录在案,写上“某年月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命令赵王鼓瑟。”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况,也立即上前,端起一只盛酒的瓦盆,走上前去对秦王说:“今天两位国君相会很值得庆祝。赵王听说秦王会演奏秦国的乡土乐器,现在我献上瓦盆一只,请秦王敲会儿盆儿,给大家快活快活!”

     

    变法图存 |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秦王听了,立刻变了脸色,不理睬他。蔺相如站在秦王跟前,死死盯着他,大声地说:“大王也太不给面子了吧!秦国虽然是很强大,但是今天您如果不答应我的请求,在这五步之内,我就可以让我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被蔺相如的气势所摄服,只好拿起筷子在瓦盆儿上“笃”地敲了一下。蔺相如回头把赵国史官叫上来,让他写:“某年月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赵王命令秦王敲瓦盆儿。”

    这之后,秦赵双方的大臣是唇枪舌箭、你来我往,而蔺相如则是从容应对、滴水不漏,让秦国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

    蔺相如这两次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让赵王对他另眼相看,格外倚重,破格提拔他为上卿(相当于丞相),试想,如果没有蔺相如的血性和主动,他恐怕仍在宦官头目缪贤家当舍人呢,哪里有机会出任国相啊。

    清楚自己未来目标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我们现在常用的很多成语,如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弹剑悲歌等等都是说的身有血性,主动出击的故事,而在这一时期,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故事,还是李斯与秦王嬴政的君臣相得。

    李斯

    李斯不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而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在上蔡担任粮食仓库保管员,有一天李斯上厕所,发现厕所里的老鼠不但瘦小,而且见到人立马到处逃窜,而自己看管的粮仓里也有好些大老鼠,它们却不怕人,在粮仓里面过得是悠然自得,吃得也好,一只只全都肥嘟嘟的,于是李斯就感叹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意思是说啊,同样是老鼠,差别这么大的原因是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人和老鼠在这一点上也是同样的!他发现自己如果还在上蔡的这个粮仓里当保管员,可能一辈子就毁了,于是他毅然辞职,离开家乡去到兰陵,拜法家代表人物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

    在荀子这里,李斯一学就是七年,这七年间李斯不只学到了满腹经纶,而且还交到了一个知心好友韩非子。此时的李斯心中已经有了巨大的野心,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毕业之后,他的目光直接瞄准了秦国,他要在高手如林的秦国士子中闯出一片天地,他不仅想要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他还要扬名立万。

    变法图存 |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来到秦国,李斯先是凭着对人性的把握成为吕不韦的门客,然后又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果断而坚定地选择站在秦王嬴政一边,要知道,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而吕不韦则权倾朝野,风头无二。

    李斯初次见到嬴政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那时的官职卑微,只配远在百米之外看一眼秦王,但是李斯心中的血性和野心告诉他,不能错过这难得的机会,于是,当秦王远远地招手让他过去时,他决然地脱掉外衣,赤裸着上身,迎着寒风缓步走向了秦王,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秦王自己的诚意、决心和真心。

    这一年李斯33岁,嬴政16岁,李斯告诉秦王,他想要辅佐的是一个一统六国的天下之主,是王上之王!他为少年嬴政分析天下大势,告诉他,只有他才是那个可以一统天下的王,而自己将帮助秦王实现这个理想。

    虽然当时年仅16岁的嬴政未必能听得懂或者明白李斯的意思,但这难忘的第一次见面无疑让嬴政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天下,而李斯也从此走进了嬴政的视野,被封为长史,开始帮助嬴政离间六国,向一统天下的梦想前进。四年之后,李斯以一己之力帮嬴政扫除了内政中的所有障碍,扳倒了吕不韦,成为客卿。再之后,李斯作为秦王嬴政身后的软实力,帮助嬴政找到敌人的弱点,做出正确的抉择,仅用十年就实现了一统天下的梦想。

    李斯更加高瞻远瞩的工作是在秦统一六国后,李斯提出的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然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等一系列政策,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由此展开。

    ■总结

    《大秦帝国》既不是传统而单纯的叙事类小说,也不是枯燥的历史著作,它其实是一部“故事+科普+评论”的小说与历史著作的综合体。

    《大秦帝国》这部著作共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和《帝国烽烟》,整部《大秦帝国》洋洋洒洒五百万字,讲述了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春秋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弱秦,在齐楚魏韩赵燕等列国环伺的夹缝中艰难求存,并最终通过变革一统华夏,建立强秦帝国的故事,整部小说囊括了春秋末期到大秦帝国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本书的作者孙皓晖不是文学家,也不是史学家,他的本行是法学教授,他完全是出于对“赳赳老秦”热爱,在40多岁事业正在走向成熟的时候毅然辞掉工作,隐居海口,奋力耕耘16年终于完成了《大秦帝国》这部恢宏巨著。

    在这本书中,作者孙皓晖试图重塑大秦帝国真实的正面形象,替中华文明正源的大秦帝国正名;他同时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填补无正面表现大秦帝国时代张力和精神品质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空白与缺憾。

    孙皓晖说,自己对大秦帝国有着一种神圣的崇拜感,而这正是他的信念根基和创作本书的原动力。

    可以说,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大秦帝国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从创立伊始、到站稳脚跟、到版图扩张、到完成商业帝国的布局、以至于到最终的破灭,整个兴亡路径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其实管理一个企业同样如此,通过对《大秦帝国》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这几点启示:

    裂变:对人才的慎与信

    纵横:打造合而不同的精英团队

    崛起: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恭喜你,和子易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130 本书,离更好的自己又近了一步。

    变法图存 |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变法图存 |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变法图存 |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法图存 | 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o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