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已到,整理好行李,跟父母一一道完别,转身坐上车,奔自己的未来而去。总是有种幻觉,宛如昨日刚回来相聚,今天就要被时间赶走了。伤感之情在心里默默地流淌,即便惊涛骇浪也不做声。
在我过去的人生当中,这样的情景,不知道重复多少次了。可这样单调的重复,本以为会造成内心的麻木,却没有,反而加大了伤感的权重。毕竟岁月无情,父母越来越老,我深怕自己戴上那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帽子,所以总是一副担心的样子。
坐在车里,两边的山和树 ,跟我简单地摆了个手,打了个照面,呼地往后面跑去,越跑越远。远处那座古塔,一直笔直笔直地站立,眼神凝重地望着我。眼神随着车子而移动,直至车子消失在它的视野里。它依然站在那里默默地守望,默默祝福远行的人,期待早日归来。
汽车无情地往飞机场驶去,它与风交头接耳,与地面窃窃私语,被我此时灵敏的耳朵听个正着。我听懂了个大意:相聚很短也很少,离别很长也很常,且行且珍惜。真没想到,汽车、风、地面,比我还了解人生的无常,比我更参透人生的道理。
此时的我 ,总想吟两句古诗,来抒发一下内心的郁结,却总是找不到诗的源头。犹如盲人摸象,不要说吟诗,连说话都哽咽了。不过,此刻我还真想成为一名诗人,说不定在这离别时分,也能创造出千古名句,那人生也算没有白来一场。
人生终有离别时,虽然我们很不情愿。随着自己越长大,我越来越体会到“悲欢离合”的深意。为什么“悲”“离”要摆在“欢”“合”前面呢,无非就是人生的常态吧。既然是常态,那就得在心里给“悲”“离”找到一个安放的点,要不然“欢”“合”又从哪里来呢。
“多情自古伤离别”,对离别伤感的人,可不可以说就是多情的人呢?或许可以这么说吧。不过,“薄情寡义”的人也并不见得是多么的不在乎,有可能藏着不让他人看见而已。毕竟,离别是对人的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的打破,是要在原来的心里堡垒中撕开一个口子。如果说,没有漾出丝毫的心里波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有的人不喜欢离别,甚至害怕离别,所以视离别为洪水猛兽。一旦被动离别,就会变得要死要活,郁郁寡欢。特别是在面对爱人的离开或抛弃、长辈的远离或逝去时,很容易变得一蹶不振,精神萎靡,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打上一个永远解不开的心结,走上抑郁的不归路。
当然,这里讲的离别,是另外一种意义的,对人的触动确实非常深远,但也是人生的常态,不是吗?其实,还有不少人对正常的距离空间上的离别,也是接受不了的。所以长年待在一个地方,不愿到处去看看,总感觉和家人在一起最安全,就这样直至终老。这无可厚非,只是一种人生的选择而已。但一旦离别被动产生之后,这样的人往往会有一个很长的调整过程。
人对待离别的态度,还得像跟朋友交往一样,交交心,释释怀,而不应该产生过大的负担。伤心伤感那是正常的表现,不这样,反而不正常了。可伤感归伤感,而不能伤心过度,不能因为存在而害怕。
离别,有时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有时是为了发现世间更多的美好,有时是为了成就更完美的自己,有时是为了得到更适合的人。凡此种种,离别并不可怕,伤感只是感情的正确表达。
前段时间不知在哪个平台,看到一个标题:“优秀的人都想去流浪”。首先不论这个标题,是否为标题党的故意为之,文章内容我也没有去看,单这个标题本身,就感觉还有点意思。这可不可以说明,优秀的人不怕离别呢?
流浪,是一个人选择去远方,是去寻找一种孤独的自我 ,而孤独又算不算是心理层面的离别呢?一个敢去流浪的人,俨然已变成一种超然的自我了,这本身已经是一种优秀。一个能够主动承受心理离别的人,是不会畏惧生离死别的,因为他的心已足够强大。但我相信,流浪的人,只要稍微有点亲人爱人的消息,也会轻易感动的落泪。说不定,在流浪的路上,还时不时拿出一张最爱的人的照片,默默祝福呢。
到了机场,看着拉着行李的人,人头攒动,络绎不绝,一副副匆忙的样子。这都是回来聚与要离别的人啊,我不知道他们思考过离别的问题没有,或许没有,他们只是随着世界的趋势而变化而已。我站在机场门口,望着家的方向,我知道,离别又要好久好久,好久好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