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们每个人都是职场中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会出现。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事业的瓶颈期。那怎么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停滞不前呢。
《能力陷阱》就是向我们解说这个问题的一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就是因为我们长期使用我们的一种能力,当外在环境发生变化,需要其他的能力的时候,你就会措手不及,不知道自己往哪个方向走。有一个很鲜活的例子是一个年纪36的高速公路收费员,在高速公路收费用ETC代替,撤收费员的岗位时大哭,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只会收费,她下岗了,能干什么呢。
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岗位,都要有一种危机感。和电信竞争的,不是移动和联通,而是微信,因为微信通话免费。所以,危机感是避免能力陷阱最有利的武器。
但危机感要从何而来呢?
你要有远见,要有形势的感知力。远见的形成要依赖于“由外而内的原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实践。在实践的工作中,我们要有充分的敏感性。比如语文教育,我们一直停留在以课文为模板的讲解,但随着高考阅读量的增加,培养阅读能一定是一个硬指标,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有没有发现阅读方法,快速阅读的方法特别的重要。
避免能力陷阱,你要建立广泛联动动态的人际网络。我们还是举刚才那位大哭的高速收款员,收款员有千千万,为什么只有你在哭,你最后一个知道这个消息吗?你的同事们,有没有因为下岗而特别高兴的。有没有很多人为下岗这一天的到来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所以,是走进死胡同,还是跟着别人走出康庄大道,完全取决于你和什么人在一起。
你要选择终身的学习,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自己的能力的提升。把自己看成是动态中成长的人。而不是只会耕耘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农夫。
这本书讲的是很有道理,但真正能带来改变的是个人认知能力的提升。当你认知提升了,你来到更高的山顶看世界,你才会发现自己的能力陷阱。就像樊登老师,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就是把书讲好,其他的不用在乎。但他现在通过学习,他还发现,除了讲书之外,他还要运营团队。团队运营好了,他讲的书有更多人受益。所以,他是不是跳出陷阱,实现了自己的迭代升级。
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如果你是一个家装设计师,你也懂施工的工艺,你是不是设计会有更多的想法。如果你的朋友还有家具设计师,服装的设计师。甚至发型设计师,对于你的工作,是不是也会有一种很好的启发。甚至你的朋友是画家,带你欣赏国画,油画,你的审美会不会进步。当你和客户的沟通,是不是会有更多的话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离不开我们的社会网络关系,也离不开工作往上走的自我要求。这本书是向我们提醒,你的能力很好,通过学习,还可以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