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华大学杨琪教授网易公开课)

艺术就是美的创造,雕塑、美术、建筑、服装、语言文字艺术等,都是美的创造,不美的东西当然就不能称其为艺术。
艺术离不开社会生活和自然,她总是力图表现或强烈或平和悠远的心境,展现力量、线条、各种复杂情感,或者庄严、辽阔、崇高等。
所以,并不是人们说一个东西是艺术,它就真正是艺术了,有的东西就不是艺术,甚至是糟蹋了艺术,某些雕塑不伦不类,莫名所以,更有的“行为艺术”就纯粹博眼球,哗众取宠。
那么艺术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杨教授说,什么课都能胜任,只有这个课(艺术概论)不好讲;李泽厚也告诫其学生,以后谁也不能再讲美的本质问题,因为他认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也永远争论不出所以然。
艺术与美当然要讲,其本质探讨更有意义,越是有分歧越有讨论意义,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康德说是无功利、无目的、无分别,就是自然界最深处的秘密-----秩序、和谐、均衡、对称,科学目前虽然接近,却并没有完全做到,数学、物理、生物、人工智能等各门学科都远没有达到事物的核心。
中国画中画石,或者画树,总是用奇数,一、三块五块,三棵五棵九棵,高低高高低低,参差错落,都有个围绕的中心,其他象人物、房屋,安排也是如此,因为唯有如此,才充满生命感。
所以,美的东西应是向上的,向善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而不是颓废的。
纯粹的艺术美,应没有倾向性,也没有阶级性。美好的东西,无论穷人富人,都一定会认为是美的,虽然境界有别。
美也应是不分性别的,应该是中立和中性的,并不能说,男人喜欢的艺术,女人就不可以喜欢,或者相反。
科学与艺术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评价和分析艺术的方法只能是科学的,而对各门类科学的表达应用,又应该是艺术的,这样才能使普通大众快速认识科学,利用科学。
有人说美是主观的,也有人说美是客观的,而恰当的表述应该是,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连接主客观的桥梁。
科学是客观世界最高的抽象,它应该也与美有关,爱因斯坦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就揭示了宇宙深处的一个秘密。
中国书法则是线条抽象的极致,体现了曲与直,方与圆的和谐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