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就是辽宁大学蒲河校区(原名道义校区)图书馆。我在图书馆顶楼的影像阅览室看了777部电影里面的第一部——《阿甘正传》以及之后的几十部电影。
影像阅览室是供学生观看和学习影像资料的,内设很多隔间(具体数量记不清了,应该不到50个座位),隔间与隔间之间是半隔绝的,类似于网吧的大厅。每个隔间里面有一把椅子、一个电视、一台DVD机,一副耳机。整体格局类似于办公桌的那种隔断,如下图。
图片摘自百度图片说是影像阅览室,其实已经被学生当成小型电影院或者说类似于以前的那种录像厅了,因为这个阅览室里面最主要的影像资料就是电影。
现在回忆,阅览室的DVD是不是正版,我确实不确定,不过画质非常不错,还能切换声音和字幕的语种,作为练习外语听力的材料还是可以的。
阅览室电影的更新频率也很高,新上映的热门影片,阅览室很快也有碟可以看了。经典的电影或者说被看的频率比较高的电影,在观看过程中“卡碟”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影像阅览室看碟是收费的,一个小时一元钱,办张储值卡,充值多少钱都行,储值卡上面有条形码。
在辽宁大学的四年,我看了777部电影告诉管理员你要看哪部影片然后管理员用扫码枪在你的储值卡上扫码,你就可以挑选一个中意的座位享受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光了,看完后将碟和储值卡交给管理员,再次扫码过后,结账走人。
那个时候网吧上网也是一个小时一元钱,学校大门离生活区很远,网吧在学校大门的街对面。如果你只是想看电影又不喜欢网吧乌烟瘴气的环境,那影像阅览室还是非常适合你的。
我将大学期间看的电影按学期做了记录,如下图:
图片摘自本人人人网图片是在我的人人网账号上截图的,接下来我也会另写文字按学期将这些电影介绍给大家。
那个问了:“为什么大二大三看电影的数量相比大一翻倍了呢”?
原因有三个,一个是大二的时候我把电脑从家搬到了寝室,寝室的下载速度还是非常不错的,看电影成本降低,数量自然上升。二是,大二我设立了大学四年要看777部电影的目的,因为我恋爱了,她与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我开始逃课了。
大学之前,如果有人对我说,你这辈子会爱上电影,我一定不相信。
大一新生总是会先把学校的各个建筑物、各种“风景区”逛遍的,先熟悉熟悉地形嘛。某日,我来到图书馆,一层一层的探索,来到七楼的时候,影像阅览室五个字映入眼帘。心想,究竟是什么呢,不如进去看看,明白这个阅览室是怎么回事后,好奇心驱使我决定试一试。
大学之前绝不是没看过电影,只是没有这样坐下来,静下心,细细的品味一部电影,并且没人打扰,完全沉浸其中。
给一位高中关系极好的同学发短信,让他推荐一部电影。此人高中时就特别喜欢看电影,还经常给我介绍一些经典电影的剧情,所以当他提到《阿甘正传》的时候,我并不陌生。
于是,我办了卡,充了钱,像上课一样认认真真的看了那部击败同样伟大的《低俗小说》、《肖申克的救赎》,获得199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阿甘正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相比电影学院的学生,我的阅片量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是我任性的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一段美好回忆。
为了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为了看更多经典的好电影,我随即开始在图书馆找各种跟电影有关的书籍和期刊杂志。慢慢的,我从看书里面介绍的经典电影入门,后开始看类型片,再逐渐发展到专挑某个演员和某个导演的电影看;从看电影所讲的剧情故事,发展到看电影的影像风格和镜头语言。
这777部电影,给了我777个人生体验(其实更多)。观影的代入感,让我感受了那些电影里面人物的人生,虽说不深入,但很深刻。
看《喜剧之王》里面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 ,我笑得肚子痛。看《断背山》结尾处那件袖口有血迹的衬衫,我哭的隐忍。看《低俗小说》之后,我把那段圣经内容的台词用原子笔写在了T恤的背后。看《罗马假日》后,我把赫本奉为我的女神。看《老无所依》后,我才知道原来电影没有配音也可以这样精彩。
我的大学生活并不丰富也不风光,我没有参选班干部,也没有争取加入学生会。我没有参加校内的各类比赛,也没有积极的参加社团活动。我没有年年拿奖学金最后保研,更没有自主创业勤工俭学。
我只不过认认真真的谈恋爱,爱自己喜欢的人,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读自己喜欢的书,上自己喜欢的课,交自己喜欢的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并没有像张德托夫那样在大学拍了一部片子(完美动物),这777部电影也并没有在我的事业上有什么帮助,我就是喜欢,就这么简单。
现在我也没有从事跟电影或者说影视有关的工作,看电影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不过不同于大学的是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比例越来越高。
刚刚毕业的头几年,我还极有兴致的预测预测奥斯卡,还跟那位向我推荐《阿甘正传》的朋友装了一次逼——直播预测奥斯卡,好在重要奖项基本猜对,并没有跌份儿。
人世间,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凡人,做着平凡的事,但是,每一个生命都是闪亮的,至于闪光点,就看你想怎样做了。
想了解更多大学生活请移步此文集悠然的大学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