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十大教育畅销书本文摘要: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对“民主家庭”的含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够明白民主所包含的自由和平等,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意义。在不同的事情发生后,我们能够通过这个标准来进行自我行动的指导: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自由成长空间,但必须要在规则的约束下进行;我们要平等的对待孩子,但只是基于人格的平等。
具体的操作方式详见文中具体内容。本文分为三部分:家庭教育中的民主,自由的维护,平等的获得。
另外,文末有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请注意查收。
/ 01 /家庭教育中的民主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现代教育更追求家庭的民主,而传统教育恰恰是专政的代名词。这是本书反复强调的观点。
家庭民主的含义是:自由、平等。自由,是在规则约束下的自由,否则人人都不自由;平等,是对人格的尊重,人生而平等,但仅限于人格上的平等,因为能力的不同,所以无法体现在具体的事情上。因此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的,都是在平等交流下、共同思考后作出的选择;是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和孩子共同构件的一个家庭教育环境。
当民主的环境在家庭中搭建好后,我们便可以和孩子,在这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共同成长。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环境有助于他们顺利的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帮助孩子挖掘出自我的最大潜力;对于家长来说,这样的环境有助于我们正确应对出现在孩子身上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自我的成长。
民主并不限于对孩子的约束,他适用于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因此,孩子不能因为他要的各种自由而影响了家长;我们也不能为了维护平等,而让孩子参与到他并不具备发言权的场景。所以简单来讲,我们可以把自由,看作是对孩子约束,而平等更多的是对父母的约束。
基于民主的理念。为了更好的体现自由的环境,父母应该维护家庭的规则;为了确保平等在家庭教育的体现,父母有说“不”的权利。
/ 02 /自由的维护
用三个故事来做说明:
(1)我们总是和孩子说:饭前洗手,却似乎总解决不了问题,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我们还会继续唠叨;——告诉孩子不洗手就不和他同桌吃饭,并做出行动。
(2)孩子在玩玩具气枪,不按照规矩玩,多次说过后,仍然如此,下次他拿着枪对着别人,我们还会反复警告他,但总是还有下次。——将他的枪拿走,并告诉他“我很遗憾,你不服从规则,等你愿意时就可以把枪拿回去了”,这样如果还有反复就应该将枪彻底没收。
(3)孩子有时会因为一件事情不如意,不停的大哭大闹,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这个时候我们不停的说教常常会助长他的这种行为。——把孩子带道一个安静的场所,然后让双方都安静一下后再解决问题。
对自由的维护,建立在规则的遵守上,而对规则的遵守,最大的力度源自于做,而不是说。通常的情况是,不断的说只会降低了父母的权威,不断的说却没有任何结果,恰恰说明了父母在管教孩子时的无力,孩子能够体会到这其中的深意。所以不断的说却没有任何行动只会让孩子更加忽略你的唠叨,我想很多家长都有这个体会,这种情况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耳聋现象”——孩子对你的话产生了免疫,表面上在听,好像还挺认真,却很好的做到了听而不闻、左耳进右耳出的境界。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孩子在外面玩,这时妈妈喊其中一个孩子回家,喊了两声后那个孩子就像没听到一样继续玩自己的,其中一个就问:“哎!你妈妈叫你呢!”,“我知道,她的嗓门不是还没提高吗!”。
现实中如果总是出现:“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但问题依然重复上演,这时,我们可能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犯了光说不做的毛病。
其实这种情况何止是在孩子的世界,成人不也如此。
自己的例子:我家的餐桌在厨房门口,每次用完凳子后,我都忘记把它们推进去,老婆总是唠叨几句后把凳子复原,来回反复,这个事情总是一再出现。我的感觉(狡辩)是:我确实也忘记了,真的不是故意这么做。但实际情况是:即使我没按老婆要求的去做,凳子最后还是复原了,我可能还很享受这个过程。有一次我就把真相告诉老婆:如果,每次都有人帮我推回去,我当然不想着这事儿了,唠叨对我来说好像不存在一样。
你看,这就是人的本性,如果一件事情已经有人帮你干了,她的唠叨对你来说其实并不可怕,你反而挺享受,感觉像是她在关心你。试想,如果一个人的唠叨让对方有了这样的一种感受,有谁会选择停止自己的不当行为呢?
不过,当我把我的这个心理状态告诉老婆后,她改变了自己的策略,于是我的这个毛病就被彻底改正了!
/ 03 /平等的获得
用三个事例来做说明:
(1)对规则的破坏:因为不想看到孩子被拒绝后哭丧着脸,妈妈又一次同意她晚上出去和同学看演出,却忽略了明天还要上学;
(2)对无理取闹的妥协:因为碍于面子,不想看到孩子在公众场合下的大哭大闹,妈妈不断的向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妥协;
(3)对自我权益的保护:出去玩的很累了,孩子却不顾你的感受,继续要求这个,要求那个,非常疲惫的你断然可以拒绝。
绝对的平等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但相对的平等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呢?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是建立在不因不同的工作、职位、地位而有所歧视,仅仅是对人格的尊重上。这条规则同样适用于家庭中,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力量的弱小而不尊重他以及他的选择,同样也不能为了追求平等而给予孩子更多的选择,因为那样对于自己又是不平等的。
举例来说:买房子就没有必要和孩子商量。因为,买房子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的事情,如果孩子也想介入到这种事情中,那么暗含的前提是:孩子需要明白买房子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价格,位置,朝向,小区,周边环境….而孩子是做不到这些的。此种情况下的介入,只会让孩子仅仅考虑到自我的感受,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正确定位,同时也是对父母的不平等。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过年回家走亲戚,该走哪家、先走哪家。孩子也没有参与的必要,同样也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或者没必要去对称的情况。
关于平等的另一个解读是:和孩子做朋友要有度。你和孩子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有着不同的交际圈子,两者有交集但也有很多的不同,两者不能互相替代,否则就会出现:你依赖于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朋友的替代品,而孩子又会这种关系中失去自我的正确定位。
按照心理学家查德.韦思布尔德(Richard Weissbourd)(就职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说法:如果家长太依赖孩子,从孩子身上寻找亲密感,这可能会对孩子的道德发展有负面的影响,心里学把这个过程称为“理想化”。这会让孩子在一段时期内把家长理想化,并吸收同化家长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理想。而且,如果家长一直把孩子当做和自己同等的人对待,并且告诉孩子,他们和大人一样好了,那孩子就不会努力去变得更像个大人了。
这个理念和弗洛伊德提到的人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俄狄浦斯期,观点一致,不过弗洛伊德提到这个阶段主要发生在3~6岁。所以进一步论证了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拆书-《孩子:挑战》-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秘密》)提到的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为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而这些观点,具体来讲,就是要帮助孩子确定好自己的定位,找到他在家庭中的正确定位。
最后,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想让孩子高兴是我们的天性,我们会很自然的想满足孩子的愿望。然而,如果我们通过牺牲原则来换取孩子的高兴,或者处于害怕而对孩子妥协,这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我们并不是说要随意拒绝孩子的所有要求,而是说当孩子的欲望、要求和规则相抵触,或者不符合情势,我们必须有判断能力,以及有说“不”的勇气。
#心理学知识-12 #
你想要怎样的自传:武老师前面课程一直在讲一个事情,希望大家看到,我们以为的外在力量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做的选择。既然如此,那也就是说,我们这一生,就像活生生的给自己写自传。老师提供了三种认识自我的方法。
心理学故事:在佛教里,有一个说法,人在临死前,会像过电影一样把整个一生回忆一遍,最后会生出一个重要的心念,而这就是下一世的使命。这个说法恰恰应和了心理学中观察自我的一种方法:完整的观察一个对你来说重要的生命事件,观察它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和尾声,留意着中间的重要时刻,以及你的重要感受和心念。我们会因此发现,一份关系结束的时候,你的心念,会影响到下一次的轮回。
——来自《武志红心理学课》
网友评论
还是佩服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