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手机简直可以说是人体的一部分,出门忘啥都不能忘手机。走在路上,这边排队的在看手机,坐公交车的在看手机,等个红绿灯,有的人也不由自主地掏出手机……
讯息无时无刻不在输入,按照这种勤奋的程度,理论上来说,怎么着也得多长了好多知识吧?然而,扪心自问,一天刷八个小时的手机,你获得了什么呢?僵硬的颈椎?渐长的眼纹?酸痛的腰背?
其实,碎片化信息输入,也能积沙成塔。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过一种主题式阅读法,即是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多本书的阅读,进而对这个主题有更深的理解。
在日常的花式刷手机中,尝试把主题阅读法迁移到进日常的碎片化信息输入中,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比如,你想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可以尝试订阅心理学方面的公众号,B站相关的up主,得到专栏,豆瓣群组……日常之中,再刷手机,即使在不同的APP中进行跳转,但是依旧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来看,如此一来,虽然是碎片式输入,但却能够相互启发,更容易建立不同的链接,逐渐有个大概的了解。
又比如,你对于手机特别感兴趣,日常所看,自然也大多是此类的文章以及测评,你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非他人可比,说起此道,自然也就滔滔不绝。在不知不觉之中,其实我们也常常在使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但是,我想说的是要对自己的时间有个掌控,要去回顾自己所花的时间具体在哪一方面,是在微信聊天上,还是在看各个感兴趣的专题上,亦或在跟踪热点新闻,又或者是在看搞笑视频?我们所投入的时间是不是有产生一定的价值?
在微信上的聊天,是不是获取了资讯,亦或提供了陪伴?在专题上的浏览,是不是增加了见闻,亦或产生新的想法?在跟踪热点新闻的时候,是不是分析了观点和事实亦或又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
举目望去,齐刷刷一片低头族。同样是刷手机,最怕,最后他有所获有所成,但你落得一身酸痛,却是梦一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