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养鸡养鸭,喂马,种菜,下地种地。只要母亲指给我做什么,我都能做。和母亲的交流有时不靠动作,一个眼神我就懂。和我班大班的小伙伴都在上学,我和她们很少交流,因为我住校的时间很长,和她们交往不多。我和聋哑学校的几个同学有书信往来,在实际生活中,我生活在一片安静之中。
农村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落山了,把鸡和鸭赶回鸡架,把马填好饲料,就能早早的睡觉了。这样的日子每天重复着。复制一天,粘贴一年,不用修改,只需在几个节日进行微调。
到了我18岁的时候,母亲开始张罗我的婚事,动员了亲戚朋友,撒下了很大的网,为我介绍对象。相亲的时候,我只是穿好衣服,在那里被相看。我无法说话,无法提问,无法知道对方的想法。母亲和对方闲聊一些家常,让我出门送送客,就结束了。他们走后,也就结束了,没有人有回应。
我厌倦了这种相亲,我告诉母亲在聋哑学校,我认识一个男孩,比我大,我想和他一起过日子。母亲召集来亲戚,商量我的这个提议,最后商量的结果是,两个残疾人在一起生活,交流解决了,可遇到实际问题,解决起来困难就太大了。尤其是父母走后,兄弟姐妹能照顾多久呀。况且我现在还小,慢慢遇。
后来又有几次相亲,最后一次,来的那个小伙子很矮,她母亲个子更矮。那个小伙子偷偷的瞅了我很多次。我的长相漂亮,单论长相,村子里的姑娘没人比得上我,但她们会说话,很快就嫁人了。我现在的心已经很平静了,经历相亲的次数越多,我越淡定。我也在想,谁和我结婚,得先学习和我交流,要下一番决心,也是一个挑战呢。
那个男人比我大三岁,家里也是寡母,他还有个妹妹,比他小近10岁,还在念高中。家里很穷,和我家一样穷。
他们走后,过几天媒人来家过话,说对方同意,商量彩礼和订婚事宜。母亲一定要为我要9万元的彩礼。这笔钱我过门的时候,母亲会让我带一些,剩下的部分,母亲要留给弟弟。弟弟还要结婚,还要支付彩礼。彩礼商量好后,母亲带我去他办订婚礼,他家离我家村子不远,也很偏僻。过河时那根独木桥,让我腿抖了很久。在他家呆了2天,见过了他家的亲戚,彩礼也过完了,等着结婚。为了选结婚的良辰吉日,他母亲跑到镇上去找人花钱看了日子,6个月过后,在庄稼种完之后,我出嫁了。
网友评论